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徐家汇的记忆 》                      潘碧秀

(2011-12-31 16:32:44)
标签:

散文

文化

                               徐家汇的记忆                       潘碧秀

 

    一座城邂逅一段美丽的历史记忆。
    一介科学家、农学者、天文历算者徐光启翩翩飘过这个世界,积留纷繁无数、奇迹无数,其子孙后代汇集于一地,成“徐家汇”。
    20岁时中秀才,36岁中举人,考中进士时已是43岁,为科举功名共用去了23年时间……
    绽放在明朝旧时光里的花,依然鲜活点在游人额际。一座城拥在暖阳边缘,静静诉说着往昔。
    去寻找,寻找一介传奇,在明朝的一段往事里——繁华的上海滩,那藏掩在奢华帘之后的淡定。
    这放眼望世界的先行者,“西学东传”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徐光启翻译了《几何原本》、《大测》等书,编著了我国古代一部比较完整的农业科学巨著《农政全书》......
    引进圆形地球的概念,明晰介绍地球经、纬度;为中国天文界引进了星等的概念;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
    不懈追逐的尽头便是奇迹。
    时间点滴成河,汇成记忆的璀璨。谁站在繁华街头遥想往昔的人儿,一脸的艳羡?
    中国废科举、兴学校,以《几何原本》内容为主要内容的初等几何学方才成为中等学校必修科目,实现了300年前徐光启“无一人不当学”的预言。
    谁也悟不到人生最辉煌的刹那在哪一刻幸运来临。也许是在极偶然的一念之下极平凡的付出里。
    结果很美,过程繁而艰涩。这跨越边界的奇迹注定是惹人禁不住凝眸。
    走进明往事的深处,看执著奔游的人儿不懈的追求,不拘泥一介领域的逡巡。
    跨越的美丽——一帘的惊喜。
    军事上徐光启“日求精,曰责实。……苟求其精,则远略巧心之士相于讲求,经岁而未尽;苟责其实,则忠公忧国之臣所为太息流涕者,十倍于贾谊而未已也”。其是中国军事技术史上提出火炮在战争中应用理论的第一个人。
    时间在笔尖之下,文字奋力追逐着优秀的方向里。
    生,书几何?徐光启的著作,纷繁的文字似朵儿绽的花,一树灿烂。
    文字之上的蝶,自翩跹,独成风景。
    灵魂很轻,轻的可以淹没在世俗的生存挣扎里;灵魂也可以超脱负累,飞过沧海……
    徐家汇,上海的繁华地。也许智者的明眸正在大隐隐于市的背景里向外窥透世事的轻,回归心之上的一份纯粹。
    边界是用来跨越的——说得多好。一册书的左边是传统,右边是拓新。\
    流年里邂逅无数优秀的灵魂———与意大利人利玛窦研讨学问。四十年,充历书纂修官,与传教士熊三拔共制天、地盘等观象仪——比肩着、切磋着、超越着。
    一朵金盏菊,两朵金盏菊……游者的心里擎着满满的惦念。
    一角屋檐下,怀念的笛声清脆地唤,记忆那头是古上海的阁楼、几案、辛勤写作着的身影。
    最后的老先生,执著依然,已是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位极人臣的人儿。病危中仍奋力写作“力疾依榻,犹矻矻捉管了历书”。
    记忆一点点绽现,如空白纸页上画笔的一线线描摹,渐清晰、渐丰腴。明朝的往事属于一个人何其盛的内容,阳光下写意着纷繁。
    找寻一个人的故事,记忆是是醉。
    徜徉在一条街、一个公园(光启公园,南丹路)、一介纪念馆(徐光启纪念馆),心是自在、满足。
    一个人的存在,在上海滩,恰似白玉兰香香地开。“文宜得气之先,造理之极,方足炳辉千古”。(徐光启语)

 

(注)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10日),字子先,号玄扈,教名保禄,汉族,明朝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中国明末数学和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少保,谥文定。徐光启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徒,被称为“圣教三柱石”之首。
 
地址:浙江  潘碧秀(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手机:135881109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