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悠悠楠溪江村落》潘碧秀

(2011-05-27 10:35:54)
标签:

潘碧秀

文化

                               悠悠楠溪江村落                               潘碧秀

 

引子:都市的窗外/是乡间/在虫的视线里/扭曲成城/我在边缘/以站立的语言/看村落的云


    乡野有村落。那里有稽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苍茫的村庄,“长淮望断”空旷无比的村庄,还有“家住苍烟落照间”胜似天堂的村庄......乡野有村落,村落中有“三径就荒,松竹犹存”爱植菊的陶渊明,有被曾封为东陵侯,后种五色瓜的卲平,还有那“春天,遂想起江南,多湖、多菱的江南”乡愁浓到脚跟的余光中。
    楠溪江的村落依山傍水,有人说:楠溪江若比之皖南民居少了一分精致,比之晋中大院少了一份豪华,但有着江南独有的清纯灵秀,不无道理。
    谢翁的山水情怀仍在江面舟筏间回荡着,山光云影呈悠然之姿闲散地搁置着,层叠的山峦、如黛的滩林、古村落......处在一种无我的氛围中。在这里,山和水得到了最完美的和谐,楠溪江的博大、宽容和温柔,使旅人禁不住前来和着同样的音律与之对话,聆听大自然的琴瑟之音。
    是黄昏的阳,我走近村落,作一番心的叩问。
    如莲的村落,闲然地立在视野里,感觉自己悠长的目光正贴近那蛮石垒筑的寨墙和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上。
    苍坡村,以“文笔蘸墨”闻名,过往的山僧都知道这个典故:村子的西边有一座山,三个尖尖的山峰齐齐地并肩而立,是笔架;西池宽阔,是砚池,笔架山倒映在砚池中,便是文笔蘸墨。走近古村落,发觉村落很美,村落里的故事多多,有关牌坊、溪门、过街门,还有路亭的。村落里的小巷纵横,鹅卵石铺就的小径经几朝人屐履过处,尽是圆润的痕迹。粉壁、原木、蛮石、翘曲的檐......“山川秀丽,必有俊彦”古村落里“翰墨流芳百世衣冠开砚沼,诗书继美千秋胤巽文章”文风极盛,文风之盛又有着“锄园种花,凿池开园”的隐士风范。村落里走过东晋王羲之,中国第一位山水诗人谢灵运和“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丘迟,还有一代诗人和学者张九成、王十朋......村落的故事和村落中老屋历史一样悠长。
    楠溪江悠悠的村落,有着太深厚的沉淀,我们行走的每一步仿佛都在与其作心灵的叩问,生疏罢、熟悉罢,无不为之动容、动情。每个人都愿如片羽似的归附依存于其上,盈盈落一身灵性的感悟。
    世上少有纯粹的东西,我以为找到了一种纯粹:纯粹的幽,纯粹的静。一切近在咫尺,任心去飞翔。听到一种声音飘至乡间,远离城市日渐麻木、粗糙的心得到灌溉和洗涤,带着灵魂飞升的歌宛如清泉般的幽深飘在旷野的上空,和着轻淡的炊烟一道洇染了村庄的风景。村庄沉淀过历史,也孕育着未开启的希望,乡野的村口走过一拨外流民的脚印,间歇地,又踩过无数前来的旅人的足迹。乡野的村落是个未泯的传说,是沉没的落叶?还是无声而过的瘦马车?/一羽鸽蹒跚而过   回头......村落如一位阅尽世事芜杂的老人守着村口,深邃的眼里尽是“看穿,看透”再也荡不起生命的激情。这楠溪江的精灵,曾一度显赫,如今却变得万般静谧,守着山湾,让人心生寂寥,感到孤单。斜阳里的村落有些忧伤,似一只迟疑不肯行文的笔,立在余晖中。走过了楠溪江的村落,我陷入了沉思:生命是一种淡泊,这沧桑的村落便是——参透苦厄、厉练、豁达。老子说:淡兮其若海。生命若能至始至终保持着一种静,该何其难?
    我想着楠溪江的村落,那些古老的屋、乘凉石和沧桑的夕阳,这一切都构成了无法诉说的存在。
    看村落,在山那边。
    看村落,还在笔尖之外。


地址:浙江省  潘碧秀(中国散文学会会员:200677)         手机:135881109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