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凤凰
潘碧秀
一切仿佛身临在这清幽的古城,徘徊复徘徊着,着一轻便的布鞋为的是和古朴的小城搭调。心不涉凡尘的庸困烦忧,极简单地信步走着,如沱江之上的一叶舟,随波缓流;世间最美的景无须与人纷争就这么自然地摆在眼前,一一入帘,让你欢愉地望。
阳光千年如一日地披洒在凤凰的老墙上、临江黑黝黝的房舍上,这老迈的屋是老者手上一杆长烟袋上飘曳出的一缕青烟,让人禁不住呛泪。这边地之城的拙朴如一首老歌穿越城市缤纷的墙,拍击着人的心扉。心逃避一段尘世的纷争和生的疲累,躲进一片古城云的影子里安歇。
边城凤凰的文字有几多?我在沈从文翠翠明眸善睐的眼里找寻着,觅得几许春的眸光,是一季青春的流放和驻留。小脚老太皱得无可比拟的脸、亘古挥抹不去的炊烟、丛林之上的雾霭……是一切实实在在的影像。这边地之城——脱离城市喧嚣节拍的古城,拥着一怀的落寞,谁觅得?谁识得?如捡拾一枝青莲细品其淡淡的芳香。
有一种古朴是岁月经久积累沉淀下来形成的,一种浑厚的拙和简单直直渗透到街巷的每一块青石板的苔藓里去的。
这独离激情节奏的古城有着自己自由的性情,携着一份与世无争的狂狷。翻透《边城》文字,心在一个独然的世界里浮沉,不愿走出。
何处去找寻苗人隐匿的情怀,我费劲力地将《边城》的文字一段一段地铺开如曝晒乡村的薯片一般,试图从断断继续的凤凰的痕里找寻。可是一段过往的历史岂是我辈几日便能窥尽的,散落的封尘往事,书籍中有几多的描摩了,那一个几近与世隔绝的城里生活的不甘的灵魂又有谁能解语了。
古城的夕阳总是如清梦一场的结局,幽幽的不失温馨,沱江的水流暮色中变得抑郁深沉,灰蒙蒙的水雾里已找寻不着对岸屋的线条。生活是一种缠绵,是如山之眷恋阳的温情,水之挂牵不即不离的舟,心闲荡在凤凰,发现缠绵原来也可用一份极简单的粗朴来表现,风花雪月的江南柔情缱绻在这里有很深的格格不入,眸光越过已毫无色泽可言的木板、有点粗的美食上……不愿收回。心去重拾一份似曾相识的场景,那份熟悉了然于胸,在过往的小城的乡村、老照片里,久远却芬芳依旧的文字里。
人的一生有多长,一生过往留下的几多痕里,有几许是爱的,又有几许是恨的,若用眸光来丈量,想应是可以越过重重的山,抵达云层里去的。这边城的日子简单反复的层叠之下,那经久留痕的脉络会是一致的么?还是和江南城市的日子一样来得缤纷。
心去找寻一种宿命的情节,十字架的挂坠幸福地陪着我东奔西走,每天附一个简单的祈祷在上边。在凤凰城里转悠,特想望的是苗人们热彻的眼里最企盼的是什么,是生活的这份看似淡无痕的简单、平安么?在翠翠淡定衿持的笑里,仿佛看见了自己的曾经,一个半隐匿的城一住就廿余年,无人能洞知心思,心在书里安歇、音乐里寻求慰藉,几撮的光阴逝去,心的劳累奔波中终于明白世事的纷扰之下淡定、自由才是真,而这份淡定自由并不是钱来衡量的。
心走出重围的山岗,终将回不到过去,也许多年前的自己未曾走出如凤凰一样幽闭的城,也许我的心情和文字会更灿烂,比之六年前的《流泪的滕王阁》、《美人伤》。冷冬的夜里看《边城》,心一直在坠落,知道自己已回复不到那个极简单的日子里去了。那个有书有音乐看世人一致的真诚、简单的女孩。
心积累一层世事的沧桑,文字的行走却极向往着简单,如在繁华的都市里偶梦呓乡村的清丽,思绪一直在不确定的高度飘。
圣贤是看穿、悟透生的真谛,简单、自由是一切繁华动荡之后的最真、最宝贵的归宿,心的门扉微微地启,从容淡定地应对。反反复复地揣摩沈从文灿烂笑容之后的沧桑,《边城》里如花的文字点点绽在清冷的夜里,让人心安。
二十岁时读佛洛伊德、读《忏悔录》,三十岁时回头再读,却找不到那时彻夜赶读的热情和渴望,想这也许是自己一直不敢将梦里的凤凰和现实的凤凰想对应的缘故。
一直没有去凤凰,因了一直坚信和一个景点的邂逅需要适时的缘,于是未成行之前,凤凰的影像便是一截一截的乌青瓦、憨厚苗人背上重重的篓筐……一切图片的拼接。
地址:浙江省1潘碧秀(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手机:1358811090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