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永远的印之韵>>潘碧秀

(2009-06-11 21:36:50)
标签:

散文.文化

文化

                 永远的印之韵                           潘碧秀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翰墨飘香的西泠印社就位于西子湖畔。
    西泠印社隐匿在这南宋时的御花园、清康熙时行宫的孤山南麓,占尽湖光山色之绝美,五亩坡地,泉相伴、奇石相依、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这人世间的至美,如支优柔的曲流淌着曼妙情境在西泠桥畔。
    带着无比崇敬、仰慕的心情漫步在孤山上,寻觅着那幽远的优秀灵魂遗落在孤山的呓语,洒脱、儒雅的,在那经年保存完好的作品上看到了“美的东西是久远的”。
    一个无限向往着完美的灵魂徘徊在孤山山径上,我找寻到了么?那“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的故事。
    艺术是疯狂的感情事业,“无所为而为”——“一切犹豫、彷徨和偶有小获的喜悦,被一种更为大气的风度淹没”,这就是经典。
    快乐永远在追求的过程中,真诚,保持心灵的单纯,灵魂追逐着美,不懈地努力着,积微成著,有了今日的奇迹。这孤山上的美的华衣,披在一个叫西泠印社的雅舍上,这世间独有的、这诸多人仰慕的“天下第一社”上。
    有些高雅的艺术只对少数人有魅力,西泠印社在这数代印学、书画大师们精心构筑中,静幽幽地隐在孤山之上,泛着熠熠的光芒,吸引着世人的眼眸前往朝圣。
     一任任的印学先贤走了,静静地走了,如孤山上飘零的叶,留给世界满满一山的财富,那有关印学、书画的。走在西泠印社,浓浓的书卷气扑面而来,那饱蕴金石艺术之韵沾袭了一身,心甘愿长久彳亍下去品味的。
    世界美的东西需要不惜代价去留存,这是生存之外的追求。生活有个想象的高度,人才会不知不觉进步,然后优雅。        
    世界有多美,就有几多灵魂甘愿为这美不惜孤独,不惜贫蹇地付出一切——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孤山不再仅仅是美丽绝纶的西子湖畔一座简简单单的山,有着幽幽景致、雅舍,因了西泠印社的存在,“湖山最胜”处已然不再是简简单单一处风景,那是印学经典的归宿和浓缩。
     孤山很寂幽,偶尔的一片音乐从谁的口袋渗出,和着六月灿烂的阳,西泠印社古老的记忆随即在视野里鲜活、生动起来,似看见乡野老屋沉睡百年苏醒的影子。音乐飞扬,柏堂里一切的陈设不再执拗地枯坐着,伴着其百余年悠长的片段柔情地在记忆里浸润、播放着。
     西泠印社,这印学和庭园艺术相结合的完美令人禁不住啧啧惊叹,目光留恋在柏堂、竹阁、四照阁上。

     岁月的久远让这雅舍的一桌一椅、一卷一印彰显着浑厚的积淀,视野逡巡在一片厚朴里,心惊起片片微澜,有关不懈追求完美的灵魂的……
     这藏龙卧虎的小小雅舍,走过一代书坛巨擘吴昌硕、有着独有“雄强”书法的沙孟海、一代儒家马一浮、潘天寿、叶浅予、启功……
    谁知晓西泠印社的高度了?这小小的园林,从伊始的“人以印集,社以地名”,走过漫长百余年时光,走过诸多的书坛、印学大家还有沈尹默、傅抱石、李苦禅、黄宾虹、赵朴初……这小小的园林惊讶了世人的眼眸,心在仰慕中几近朝圣。谁量得西泠印社的长度了?是从圆门洞到山顶的一径径石阶的长度上,还是在那一册册完美得无懈可击的书法、印学作品上,抑或是那一张张陈旧发黄老照片先贤的背影上了?
    六月的风袭过孤山,柔柔的,似不惊那些儒雅灵魂的睡梦。
    生命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一个极致,这才是生的最大享受;人生短而又短,有人说仅是一枝烟的长。西泠印社这些优雅的人儿为艺术追魂着,一生沉醉于其中,从“尚韵”到“尚势”,悠然不懈着,灵魂在艺术里得到涅槃。观这笔锋或迅捷爽利或古朴拙厚或雄而媚的作品,谁能品到他们辛苦地付出了?
    生命是幸福吹笛人吹奏出悠扬的曲,和着风轻扬灿烂地飘,生命应是婉约、细腻、柔情的,艺术的生命更甚。
    走在西泠印社旁,心怀有多深的感想了,扔在小径旁,若来年能开花、长成一株草,那诸多的游人走过应是浓荫一片,数不胜数的。
    一步一缓留,这占湖山之胜,揽金石之华的西泠印社在时光里诉说着一种经典的份量。
    年年清明、重阳前后诸多海内外知名的书画、印学大家都会在西泠印社雅集,有着悠悠百余年历史的西泠印社流淌着亘古久远的印之韵,氤氲着海内外的金石界。
    六月是生命灿烂的季节,孤山上各类的花纷繁怒放着,以盛的姿态妆点着西泠印社,淡紫的、纯白的、浅蓝的,每一朵花因沾袭了西泠印社的灵性狂然不羁地绽放着。
    夕阳的余辉似不惊饶游人沉溺在美的幻梦,斜斜地披了西泠印社一身,添加一抹一日将尽未尽的温柔情怀。

(转载,联系作者)

地址:浙江省              潘碧秀(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手机:135881109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