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之上的孤单
潘碧秀
在西湖畔的一份孤单里行走,脚步是缓缓的,思绪是浅浅的被一份孤单轻拽着往前。
这“孤山”的“孤”字,坠在谁的眼眸里了,凝成细细的淡蓝色忧伤,飘过一片玛瑙坡,如一线纸鸢缚在放鹤亭上了?近六月的夏,蝉已开始不知疲累地一声长一声短地伏在枝头啼叫,这一寸一寸水岸之上的孤单在这繁密的蝉鸣声中是不是一寸一寸地给其吞噬了,孤单不复为孤单?
孤山夏的来临,也许就是在庭前石阶下一寸一寸阳的日渐炽烈里,在游人如花纷绽开的伞上了。谁轻轻走近,用心捡拾一段孤屿遥远的印痕放入记忆中了?站在“孤”旁留影,是要把这水岸之上的孤单携带走的。
有谁站在这夏的炽热里细细品味这“孤”的韵味了?谁在漫长的孤单里,静静地把一份孤单演绎成了一种别致的风情,让心的莲缓缓地开?
这位于西湖外湖和北里湖之间的岛屿,在风中独诉着别样的情致,这份水岸之上的孤单日日洇染着西湖的山色,成了纷至沓来的游人一大向往去处。
心去寻觅一份孤单,这浪漫杭城一隅隐匿着的独然风情。
这份水岸之上的孤单,很幽深,如宗泉缓缓地流淌着,萦在游人心头,形寂寂时,如笛吹奏起,带给人无尽的幽想和感怀。这徘徊于南山路畔的孤单如首轻音幽幽响起,敲击着人的心扉,让心上的孤单与之相和。
人的一生如首澌澌然的歌愉悦地唱起,却逃不了时不时的孤单,孤单的份量有几多,只有心自知。强颜欢笑罢,阿Q般快乐着罢,孤单依然是孤单,如孤山石壁之上极醒目的红色大“孤”字一样。
有人说,孤单只是一种情绪隐匿的产物,即便外面环境多喧嚣,那份独然忧伤依然存在。
心的孤单因了谁优雅、从容的存在,忙碌中似有了一份优雅、从容的依靠?
西湖的滟滟水波,有着纷繁喧嚣的点染:优雅闲闲悠游着的天鹅、游人拥趸的画舫、高调激昂的乐音……独有这份水岸之上的孤单是躺在静幽幽氛围里的,如一饱蕴学识的老者睿智地沉溺于自己的独想和幽思里,一介“孤”字是拒绝喧嚣尘音的门。
夏的阳极热烈地披洒在孤山这海拔仅34米的矮山上,“点缀西湖久已无,老坡重现在西湖。玲珑杰阁生蓬岛,掩映长堤到画图”。
我反复品味着这孤山脚下的“孤”字,生如一株夏花,惆怅伤怀挂满痕。心的孤单历经几重花瓣的细数,檐前阶下尽尽是缤纷落红。生的愉悦伴着孤单成长,开出了细碎的花,点缀着每一个日子。
孤单的边缘想起曾经过往的不孤单,心在怀想中沉坠。不孤单是一种适应,孤单亦是一种适应,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许生的零总多变注定一部分人要长久地属于孤单,何不携着这份孤单从容、快乐地走下去?
有人的地方就有孤单,孤单有多幽长,这幽长的孤单该用幽怨的眸光来盛量还是用惆怅的行文来计数,抑或是箧中戒指积的尘埃来点数?
这似独滞水中的岛屿孤山,朝着北里湖一面是拥挤的情意绻缱的情人桥西泠桥,靠近西湖这边则是孤山路,一侧的喧嚣一侧的孤单,如两朵截然不同的风情花绽放在孤山的山麓,惹人凝思。我从西泠桥并肩走过的情侣身上似看到了这份水岸之上孤单的长度。
孤山上绿荫颇浓,风柔柔的,从西湖上涉过来,扑在脸上,一派的心旷神怡。
这份水岸之上的孤单,如水晶,闪亮地点在万般风情的西子湖畔,那是浪漫之都别有的韵味。
走过这缤纷的浪漫之城,心藏起了一份孤单的情节,在那水岸之上、阳光之下。
心从容地上路,那份孤单的情节如陌上开的黄花,浅浅地摇曳在心的那片田野上,极明亮、闪耀的。
(转载,联系作者)
地址:浙江省潘碧秀(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手机:1358811090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