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梦了无痕
潘碧秀
翻开〈〈红楼梦〉〉,似听见诸多灵魂的对语,那温柔的,那风刀霜剑的,残忍的,悲哀的…….这所有的灵魂只归属一个人,曹雪芹的。世界的极端变异、生无定数便如这了:曾经的“饮甘餍肥”的灵魂死在了泛泛无边文字的海里,一个“举家食粥”孤寂的灵魂心不甘执拗地游走在残忍和凄美的边缘,用手中的笔追逐那曾经“金窗玉槛,珠玉乾坤”的大观园。
这里有一个世界,很梦幻的世界,笏满床、金满箱、银满箱,无奈暴风雨后万卉净凋零,空缱绻,说风流。
窗外寒风冷瑟依旧,饥饿迫人依然,心在金陵旧梦的豪华里徜徉。
关上粗陋的门扉,灵魂和文字伴舞,心的泣血是残烛旁肆意飘飞的蝶,撩拨着疯狂…… 日子似没有明天,全部的记忆、念想已沉醉在一场梦幻奢华的旧日盛宴里,那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上演,永不停歇。
“一别西风又一年”眼睛倦了么?看着厚厚一叠文字,心缘何累了,因了曾经的富贵闲人,品味咂到的尽是梦残余之后徒有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苦涩么?一场盛宴终要散去,“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一地的落叶萧萧。
一个人寂寞地往前走,往前走,看到了什么?朝阳、晨露、闪耀的辉煌…….只是路太幽长,看不到尽头。回头望,来时的路已走成仄仄长长,这是一个人的路,已走了十余年。为着这奢华盛宴中的一颦一笑一惊一恼,耗费心机,心已如被束枝的纸鸢无力逃离,无意逃离。
人生有几个十年,曹雪芹人生最后的十年净耗在“红楼”庞大楼阁的构建中,心早已如泣血的杜鹃依附在阁的檐下凄凉地叫了。阁的将建未建时,谁听见风中曹雪芹凄凉、空心的笑了?
失意人逢失意事,浩浩一卷长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谁会“几回掩卷哭曹侯”?
打开〈〈红楼梦〉〉,打开一段亘古忧伤的时光,盛筵中的富贵闲人转眼似“悠悠三更梦”散去,散去,留无尽的寂寥让人徒生悲怀。
人的一生究竟几成是真生活,几成是梦幻,是真生活挤兑了梦幻,还是梦幻占据了真生活?曹雪芹余生的十年是在真生活的贫蹇里捱过了,还是在金陵旧梦的沉醉中走到尽头?真的是应了“假中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豪华的歌舞场、雕梁画栋,这一切都是五彩缤纷“红楼”梦的余痕,曹雪芹心中柔软的记忆,是黛玉的“花谢花飞花满天”,是宝玉的“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烟”曼妙文字温柔尽情绽放,是才华美妙绝伦的灿烂。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只是盛宴散去,繁华散去,飞花已逐水流,徒留幻灭后的悲哀。柳枝枯后又再荣的时候,可生的匆匆,荣、枯能经历几个轮回?生的喜悦看尽,生的悲哀览遍,欲拍栏杆,栏杆倾颓处唯见苍茫。
哭泣的泪掠过贫瘠,掠过生的困厄,就这么似漫不经心地停歇在一叠文字上面,凄凉的世界被关在伤痕累累的心扉之外,守着这被视为珍宝的城,看着残烛悲情地燃烧,梦幻的蝶已欲欲而飞。
谁在你万般寂寥间给你一个微弱的鼓励,让你毫不迟疑地坚持下去,将生的十余载年华悉数放进这“梦”的波澜里?“能解者方有辛酸泪,哭成此书”。
有谁为你十余年的付出发出悲悯的感怀?谁会在掩卷时恸哭,为了一个不甘的灵魂,一个无望的灵魂?谁会把你瘦长的名字淹没在滂沱般的泪水里?
夜越深,读书的意味越浓,心沉浸在一片红楼梦的波澜里,看梦的富丽堂皇,看梦的凄凉,视野里悠悠挤进一点想象,有关曹雪芹伏案疾书的,只是一片模糊。
晚风轻掀着书页,看到一叠书页的影纷纷扬扬,大观园,那因元春才有贾府繁华的大观园,不存在了,“草枯场,曾为歌舞场”——生,仅仅是一场梦而已。
曹雪芹用余生十年的执著等待着一个奇迹,但奇迹没有出现,“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生的莫大悲哀就如这了。形寂寂一人狂书时,尚且有残烛温馨的焰陪伴着,有一梦幻的“楼阁”支撑着,只是灵魂离去后,所有的陪伴都不再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执拗地回荡着,让人禁不住泪泣。
(转载,联系作者)
地址:浙江省潘碧秀(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手机:1358811090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