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风吹过,采石矶有叶凋零>>(原创)潘碧秀

(2009-03-30 14:21:27)
标签:

散文

文化

                           风吹过,采石矶有叶凋零 (原创)          潘碧秀 

 

    站在采石矶上,江面风猎猎,心沉溺在诗人李白一脉豪放的情境里,寻找一个狂狷灵魂的独语。
    采石矶占据了气势磅礴江水岸的绝佳位置,“绝壁临江川,连峰势相向。乱石流汱间,回波自成浪”一派江水的妩媚、豪迈至及全偎依在眼前,江山如此多娇,山水婀娜入梦来。长江的美、长江的风情万种,在眼前一览无余。想诗人泛舟江上,漫漫阳光洒泄过来,披了一身和暖,一江水,携着灵性、悟性,烟云空溕中怎不生幻的奇境?想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也是情理中的事了。
    站在李白的影里,再曼妙的词也变得逊色,天才的幻想、天才的情思,氤氲着采石矶。我倚着三台阁,漫天的江风幻化成了诗的篇章纷拥过来,心沉溺其间,陶陶然欲作一番美的沉醉。我几近痴迷于诗人分行的句子里,不愿醒来、离开。
    大自然有一枝梦幻的笔,圈圈点点间,无数梦幻似的美就这般零零总总地站在人世间千年万年风流;诗人李白也有一枝堪比自然的笔,曼妙地、毫无羁绊地挥洒着,笔的一起一落间,令人心生仰慕美的篇章就这样应运而生。天才的演绎到了一定程度,便是一种极美的纯了,让人禁不住仰着头望,永远地、不知疲累的。
   “艺术是追魂的活”诗的精灵为其附上了曼妙想象的翅膀,他无视生的艰、困厄,如只蝶悠游于山水间。一个被逐出宫庭的天才,用一种不懈追魂似的写作,更改着一个朝代的形象,让后世的人们无怨无悔地仰慕。一江春水,过往有几多留痕附在上边,如诗仙李白的?应不多矣。这滚滚长江水应更加自豪了,因了诗人不慎间坠落的无数美的诗篇;这一条经年不停歇往前的河流,想必是其它河流要心生艳羡的,因了江的浑厚、江的沉淀,想谁也不能与之比肩的。
    诗人极洒脱地游走于无数的山川,许是一种注定的缘吧,他如只倦了的鸟停歇在了采石矶旁,过着余生的每一个日子。激情的长江水,日日将狂涌而起的江花推至诗人面前,点染着诗人的才情无数。
    站在离盛唐远而又远的采石矶旁,一声叹息有几多沉重了?带着对李白困顿的晚年凄凉,如片羽是被丝缕江风瞬间扯远,不经留的。长江上浩荡的风吹过心的褶皱,抚平,抚平。熙来攘往的采石矶上,不见诗人儒雅倜傥的身影;天际处一抹游云,远远地点缀着滚滚长江水。谁知心中的愁怨,点滴聚成溪,欲汇入江中一同奔涌往前的。
   “古来万事东流水”曾经的长安,那盛的影可以浮幻人思维的都城远而又远矣,不堪提、无须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别意与之谁短长”诗人的感叹极苍茫地扔在时间的河里,让人怀想至今。
    在采旁石矶只打个停顿的长江水有无仔细倾听诗人的独语,那豪迈里藏掩不住悲怆的?江波的褶皱里记录了诗人几多感慨了?掬一捧长江水,冰凉的水从指缝间纷然坠落,徒留一点水的痕在手中,那是诗人孤独的梦呓么?
    天才的勤奋是让人喟叹不及的,一杆笔、一片纸描摩旷世的美;灵魂追求着完美,心向往着完美,已无关其它了,生的艰苦又奈我何?
    江面千帆过尽,找不到悲怆豪情的诗人,那份追求美的情节已深深地烙在我灵魂深处,那诗人日日怀拥、梦呓着、耽于其中,固执地守着的情节。
    世间真有完美之物么?想应是有的,诗人就是。对美的追求是其灵魂坚而实的依偎,谁都不能将之摧毁。有人说,庄生梦蝶是因了他斜躺在春痕无边的草地里;诗人呢?诗人如梦呓般美的诗篇是因了他的行走么?坐在采石矶旁,好想从滚滚江水中打捞诗人且吟且行遗落在江水中的诗句,那曾经诗人反复斟酌的精华。
    一片月,那长安的一片月,今夜很清晰地照着采石矶,朦胧的江水、朦胧的山峦,一切似在梦幻中摇曳。
    帕斯卡尔语:人们必须生存到想要哭泣的心境——必须到这样的心灵深度,才能真正感到绝望——或振作起来。想,在诗人的身上应有痕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长安在遥而又遥的青山白云外了,心不去怀想,唯有醉去,醉去之后,诗百篇。
    心是美的,于是笔下的诗词亦是美仑美奂的——因心向往之,追求着,于是一切变成了可能。
    斜倚着三台阁,心似这虚空在崖上的阁,极空灵的,望江面上帆来船往间,江波一浪簇拥着一浪,聚集、散开,又相拥过来,心似江水空茫然。
    诗人李白如一片凋零于深秋的叶,安静地走了,没有惊醒唐的天空任何一片云。有谁会伤心恸哭,为一个天才灵魂的逝去?一束焰火激情燃烧过后只剩一星余烬微弱地亮着,不倦创作着的李白累了,长安的月依旧升起、落下,以一种见怪不怪的神情,采石矶的今夜却成了风华绝代诗人的今生和明世了。
    一阵风袭过,撩起人的衣襟轻轻地摆,春的落红飘了一地,粉粉的,一个瓣一个瓣地点在绿草丛中,让人心生怜——这是温柔的情境,诗人是看不到了。春的婉约只能在其诗中找寻了,往昔就这样纷拥着走入记忆。
    这因了李白遐尔闻名的采石矶,似乎永远定格在了那个唐的瑟瑟的深秋,如诗人的美文,永不老去。
    采石矶旁,遥远年代的栈道依然,“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诗人的悲语似穿透时光清晰可闻,只是知你、懂你的伯乐茫茫人海中能有几人?
    采石矶的深秋应是四季中风趣独特的一季,可诗人却无法寻觅了,泊在冷冷江水畔的舟再也承载不了诗人儒雅的身姿,江中的鱼依然闲闲地游着。诗人一生都在寻找那条懂他的鱼,可是这幸运在生的最后一刹那才降临,诗人临终前托付当涂县令李阳冰编辑作序,李阳冰一诺千金,将诗文集辑成《草堂集》10卷。世界很大,但对于两个灵魂的邂逅,世界变得很小。经行无数处的李白许会没想到毕生的知己竟是李阳冰,“事事皆有可能”这句话放在很多年前的夜依然是经典。
    一颗沧桑孤独的心在温暖的怀抱中栖息着,忘记了世间的冷。人世间有了爱的日子,悲哀的日子就此打住。爱是拯救一切的神,世界不会绝望。诗人困顿的晚年因了李阳冰变得温馨无比,一份信赖让诗人近千余美文得以存于世。
    有谁独具慧眼识你、读你、懂你?谁会是今世最爱你的一个人?谁会是你舍不得走牵挂的那个人?一份信赖,一个轻轻的允诺,让你倍觉幸福,释放余生最后的沉重。时光就定格在761年那个深秋了。
    深秋,一阵风,采石矶满目凋零,世界从此在此划上句号,有关于一个天才灵魂的。诗人如一片叶凋零而去,留给采石矶和人们一个漫长的跨不过去的秋,采石矶从此选择了沉默。
    一生狂傲不羁的李白,纵酒放歌,想诗人不在的日子里,行吟桥上的石板已浅生青苔了吧?
    原本采石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矶,因了诗人李白的存在,沾袭了其灵性,变得神奇。这个春,赴一场采石矶之约,在一片豪放诗文的天空下,和天才共语。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              潘碧秀   手机:135881109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