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世明的委婉让我觉得难受

(2011-09-28 08:34:25)

  早上看手机报,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谈及老人倒地无人搀扶现象表示,这绝不是中国人的道德观,扶老携幼、扶危济困是中国人不容置疑的价值判断。对于中国人“道德滑坡”一说,王世名称,中国人一直以来呈现着良好道德的风貌,道德滑坡说法不妥。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不良影响,我们必须加强诚信教育,引导人们诚信做事,诚实为人。王世明说,有的被扶老人及家属冤枉了好人,委屈了好人,导致老人跌倒无人敢扶,这是不该发生的事,是一些人在道德取向上一时之间犯了糊涂,这让我们很遗憾。

  要说不该和这个大哥讨论道德范畴的问题,因为这个人是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专门和精神文明打交道的人,可是这位大哥说出来的话,我怎么看怎么别扭,无论是口气、措辞、表达都存在问题。面上看很严肃正经,但是话里话外透着一种很过时的虚假,以为一味的维护就是热爱吗?不要把大众看的太低!

  我觉得道德滑坡是这个阶段出现的一些人和事给大众造成的一种判断感觉,要不一起起的造假事件怎么解释的过去?好多犯罪层面的行为,肯定是建立在道德底线突破的基础上,王世明说中国人一直以来呈现着良好的道德风貌,一直以来这词怎么理解?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候?说轻点这叫掩耳盗铃,说重点叫欲盖弥彰,遮遮掩掩的想表达什么?想维护什么?这样做有意思吗?我们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我们还能改正吗?

  他说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是怎么形成的?社会环境个人因素,那个不是道德滑坡的体现?我们为什么不能直观面对?在文字上的做些游戏有意思吗?不是道德水准的滑坡是什么?倒是这个有些让我们刺眼的词汇来的惊世和警示!

  他说我们必须加强诚信教育,我就觉得在胡说,现在这个社会你能教育谁?再说诚信是教育出来的吗?大众和百姓是你能教育的吗?采用什么手段和方式教育大家诚信?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阶段性预期目标是什么?实实在在的拿出些举措来,要不我就说这是句空话,依然是旧时的宣传口吻和腔调,里面的诚信含量是不是太低了?说这样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有助于道德水准的提高吗?我们还是大力倡导讲诚信吧,我觉得这样说这样做有些道理。

  还有后面那句,这是不该发生的事,是一些人在道德取向上一时之间犯了糊涂……这话说得就更离谱了,事情已经发生了,还说什么不该发生?这不是掩耳盗铃是什么?良好的愿望代替不了活生生的现实!不扶老人是一些人在道德取向上一时之间犯了糊涂,这话说得我真觉得好笑,用得着你出来做这样的解释吗?即便是个人观点我都觉得可笑?这么委婉的维护我们传统道德的形象,可谓是用心良苦,但是让我觉得虚假得要命!

  其实事情出来了,想盖住是比较愚蠢的办法,不承认更更愚蠢。那么多贪官的出现、那么多造价案例、那么多社会丑恶,你能说和道德无关吗?有人说,改正错误的第一步就是承认错误,连错误都不敢承认,你说你有诚心改正错误吗?我觉得不是因为你在位置上就让人觉得说的有道理,而是因为说的在理别人才会认可。我觉得每个中国人,每个热爱祖国的炎黄子孙,尤其是在倡导“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今天,还这样的表达和说辞,实在是让我觉得不诚信、不给力、太遗憾!

  面对大众、面对百姓、面对社会、面对世界、面对祖宗、面对过去未来,委婉和冠冕堂皇实在是没什么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