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鹏——创业板的质量是关键,不要一再追求规模
水
皮——严格控制道德风险,高度重视信息披露
经过十年的准备,7月26日(周日)证监会开始受理创业板申请,首日就有108家企业递交了上市申请。一方面,创业板企业如火如荼地申请上市,另一方面,创业板开户的投资者却冷冷清清。创业板能成为摇钱树吗?要怎么做才能真的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摇钱树?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
创业板的质量是关键
创业板的特点是上市门槛比主板和中小板低,所以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刘纪鹏说:“建立一个摇钱树,蛋糕就要做大,真的有钱可摇才行,上市公司创业板的质量是关键。只有做大了,第一批、第二批才都能分到一块蛋糕。但如果企业本身是建立在零和游戏上,创业者的创业风险都给了股民,没有门槛,刚一成立就上市圈钱,圈完钱就套现,那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风险就大了。所以,是在蛋糕不断做大、增量的基础上,大家才能盈利。”
不要一味追求规模
虽然改版后的创业板被广大股民所接受,但是刘纪鹏提醒我们,开通创业板要掌握谨慎的原则,重在开通,不在追求规模。规模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虽然我们的资源比较丰富,中小企业已经达到900多万个,但是不能一下上来几百家企业。另一个方面,单个企业的融资规模一定要限制。
进行道德风险控制,高度重视信息披露
水皮认为现在社会处在转型期,整个社会的道德风险仍然存在。2000年出现的大多数创业板块都存在造假现象。虽然改版后的创业板和以前的不一样了,但是还是要严格控制。另外,中小企业的风险很大,70%以上可能活不过5年,本来就有一个存活期的危险。它一个概念出来,可能红火一、两年,到第三年可能市场就发生变化了,它的抗风险能力又很弱,可能就破产了。所以即便上市了也要给市场一个观察期,避免创业者在市场上圈完钱就跑。而且最重要的是上市公司的发起人,如果要进行减持,一定要进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受害者必定是二级市场。
避免过于理想化
水皮提出,形成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折扣要打。现在的资本市场很脆弱,如果企业在开盘价上没有一定的控制,上来就爆炒,爆炒完之后拉高突破,大家会对管理层的能力再一次提出质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