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在会展现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中国杉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永刚和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做客BTV财经频道《财经5连发》,就纺织品行业最新的一个政策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3月21日,我们听到出口退税从15%调到17%,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对于目前整个纺织品业的环境的改善有多大的作用?这样一个支柱型产业能否继续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步?杉杉集团作为服装企业的标杆性企业与日本伊藤忠的合作,是否代表了纺织服装产业的进一步迈进?行业由OEM向ODM转型的路程能否顺利?敬请关注4月30日(星期四21:20)《财经5连发》。

杜钰洲:1985年任防治部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纺织局局长,
现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兼任中国服装协会会长,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纺织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
出口退税政策还未确定,纺织产业潜力巨大
杜钰洲首先澄清国务院还没有确定出口退税这个政策,现在到底是17%,还是16%,还要等正式公布。如果没有公布,对外就说是17%,外商就要开始跟你讨价还价了,结果企业反而吃亏。我们现在70%的企业到去年底的平均利润率只有百分之零点几了。
杜钰洲表示,中国目前是三个最大。第一个是中国的消费是最大的,因为我们现在人均的消费已经达到每年15公斤纤维。第二个最大是我们的产业最大。加工的纤维总量现在已经占到世界的40%。第三个是出口最大,出口占全世界出口的30%。所以纺织工业是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中国的产业在提升,一方面我们的加工质量可以达到世界的水平。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品牌的增长。

郑永刚:1994年任中国杉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兼任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常务副部长
抓好国际市场机遇,建立品牌价值核心
纺织行业竞争国际市场,要逐渐建立自己的品牌。品牌价值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品质要好,这是你对服务最基本的态度。第二个是创新,不管大众消费还是高端消费,都要表现人家的生活,人家的文化。第三个叫做快速反应,反应个性化消费,所有的人都要表现个体,个性。这牵扯到信息化营销渠道等方面。第四个是社会责任,如果品牌没有社会责任,这个品牌是大众不了的。现在我们缺两个,一个缺品牌,就是我们的创造性,第二个缺自己的供应链,就是营销体系。
杉杉集团在进一步规划已有的商业渠道以外,下一步开始考虑形成自己的网络体系或者开专卖店、步行街等。但是金岩石认为这仅仅是一种投资。杜钰洲说,如果没有产业实业,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投资也是一事无成。
企业正在完成由OEM向ODM的转型
郑永刚认为今年一季度的出口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主要还是看美国、欧洲的市场,因为消费信心的萎缩,使服装出口下降25%。高档的产品这次受到的冲击比较大,但是中档的、低档的、大众的冲击还是比较小。我们的企业正在完成由OEM向ODM的转型。过去最早的时候,我们是给别人做贴牌加工。现在,我们自己带一些创意、设计的成分在里面。也就是说,样品由对方选择,在价格谈判过程中,我们也参与自己的知识产权。所以这样就不局限于过去纯粹的贴牌加工(OEM)。现在我们通过合资运营了整个品牌,大家所购买到的高档服装品牌的制作、设计,都是我们参与的。

金岩石: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被海内外媒体誉为“索罗斯的中国门徒”“纳斯达克市场的活字典”
全球经济萎缩,关注产能过剩
金岩石换了一个角度看待中国纺织业的三个产业。第一个产业是品牌、生产、设计、销售,这讲得是服装业。第二个产业是中国最大的就业产业之一。第三个产业是当年我们讲的创汇产业。全球经济一萎缩,创汇产业至少去掉一半,现在要解决的就是去掉这一半产能过盛的问题。无非就是四个词,死一批,转一批,跑一批,然后升一批。对于那些既没有品牌,又没有营销渠道的企业,要想马上转型,困难很大。
企业弯道超车,当机立断
吕本富认为,当国内最著名的品牌和国际品牌的价格差距在两倍左右时,这样的国内品牌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有的企业可以弯道超车,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在金融危机的时候都要采用保守疗法,凡是具有弯道超车机会的时候,一定要做。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收看4月30日(星期四21:20)《财经5连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