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会议也就是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G20可能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但因核心发达经济体的严重危机而登上全球治理的中心舞台的G20,现在却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焦点。G20峰会后,整个国际经济的格局会不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变?20国集团的央行行长和财长这次召开论坛的目的是什么?嘉宾们在本期《财经5连发》节目中进行了深度的剖析。
一、对于G20
峰会的期望并不乐观
嘉宾们对于G20峰会所引起的货币格局的变化并不抱有太大期望。因为自1945年以来就是美国人当世界银行的行长,欧洲人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席,直到今天这个地位仍然如此,股权结构不会有较大的变化,自然世界利益的格局就不会有大的转变。而且各国关注的焦点有所不同,议题太多,此次会议很难达成一个实质性的协议。
二、金砖四国希望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在G20峰会上,西方七国占有绝对的主导权。金砖四国,即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希望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他们的话语能够受到更多的重视。金砖四国希望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保护主义,二是希望汇率能够稳定,三是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三、IMF需要改革,美国应该放弃一票否决权
拉美的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结果是不同的。在拉美出现危机时,美国会出钱,西方发达国家都会出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会出钱,而且这些都是无条件的。可是到亚洲的金融危机出现时,美国不出钱,发达国家都不出钱,而基金出钱还是带有很多附加条件的。这就明显的显示了待遇的不同。IMF在各国之间并没有起到一个良好的平衡作用,只是充当一个以强欺弱的裁判官。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救援机构,扶贫就困是不是才应该是IMF的职责所在?美国在IMF是有一票否决权的,所以对其他国家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导致很多国家其实并不希望IMF的存在。
四、中国在G20峰会上扮演的角色
在4月2日即将召开的G20峰会上,嘉宾认为中国希望达成三个目标。一是解决谁来为这次危机负责的问题,希望各国能够达成共识,消除分歧。二是消除保护主义,避免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三是能够稳定汇率,中国因为汇率的升值损失了不少,我国不应该单独承担这份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