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是种心理病

标签:
青少年驼背驼背治疗背背佳 |
分类: 工作 |
http://s5/mw690/001IPEWuzy73RC0vwy0c4&690
为什么孩子小时候好好的,一到窜个子的时候就驼背?
为什么家长成天提醒,成天批评,就是改不了?
为什么除了驼背,还一副没精打采,生无可恋的模样?
不得不说,驼背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中,最明显、最普遍,最困扰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深层探究中国青少年驼背的成因——
『 科普——普通驼背和难看的“驼背”』
人的脊柱本来就不是笔直的,有自然的生理弯曲。除了受过专业训练的模特、军人、舞蹈演员等,其他人的背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弯曲,但一般都能被接受。
让人觉得难看的是另一种“驼背”——
含胸缩脖,耸肩驼背、伸头仰脸、松腹塌腰。
整个人看起来,不但弯得像龙虾,而且像是被抽掉了筋,卸掉了力,懒洋洋提不起一点精神。
家长们往往以“驼背”来描述症状,其实这个,我们称之为“懈怠”更确切。
懈怠的孩子,弯腰驼背肯定是很明显的一个症状,家长们平时也爱叫孩子“直起腰来”。但是,弯腰驼背仅是懈怠的外在表现,它的症结在气息,根源在心理。这样的孩子,就算把腰背直起来,也没有我们期望看到的阳光、精神、健康感。
下文说的“驼背”,均指第二种,由“懈怠” 造成的,松散难看的驼背。
http://s14/mw690/001IPEWuzy73RC1kIvHcd&690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在青春期出现明显的驼背呢?
一、
有句话叫:人活一口气。健康的人体内外平衡,即内在的“气”能支撑起外在的“身”。除此以外,还有腹肌,腹肌薄弱的人,支撑不起上半身,也含不住“气”。
人最容易驼背的两个时期,一个是老年,老人身体和气息弱,这大家都理解;再就是青春期,孩子生长快,内在能量一时跟不上身体的快速长高,孩子自己没力量支撑起来,就会驼背。个子高,身体瘦的孩子尤为明显。
这样的孩子,提醒他一下,他也能抬头挺胸,但坚持不了多一会就累了,没法保持。
就像每只小鹰,都要经历一个丑丑的换毛阶段,才会变成美丽的雄鹰,自然界设定让绝大多数生命,经过发育和调试,进入平衡和谐的状态。青春期就是一个人体从稚嫩到成熟的过渡阶段,过程中并非一切和谐完美,内在和外在发育可能要互相等一等。
那么是不是我们只要相信自然的力量,什么也不做,孩子长大就会好了呢?
很遗憾,不行。因为,如今孩子成长的环境,已经远没有那么“自然”了。这就是我主要要讲的,是什么在干扰孩子的自我调整,什么固化了青春期驼背。
http://s6/mw690/001IPEWuzy73RC1bUXP15&690
二、 习惯:教育环境,压抑个性
相由心生。一个人做出的动作,体现的气质必然和他的内心有联系。挺拔体现着“自爱、张扬、表现“,而驼背体现着”自卑、内敛、服从“。
我们国家整体的文化和教育环境,也很遗憾,鼓励的不是张扬个性,而是顺服从众。
很多家长也发现,孩子小时候很好,出现驼背时,正好是课业开始加重,竞争开始激烈时。
有的人归因于课业太重,这不是很准确。大学教授也是长期伏案的脑力工作者,身姿却可以挺拔儒雅。虽然伏案的姿势会对肩背平展度有一定影响,但符合我们说的第一种驼背,不影响美观。
是什么使孩子既驼背,又懈怠、松散、没有生气呢?
我们都上过学,都体会过老师不在时生龙活虎,老师一进门立马收声沉默。上课时缩头缩脑生怕被看到提问, 平时力求不突出,以免被老师注意到。还有一点,孩子间的排异是很残酷的,表现太积极的,也会因“出风头”而被同学孤立。
孩子们隐约觉得,“被注意”=危险,“表现”=“被孤立”,如果向上的空间可能危险,向下则熟悉和安全,那么为什么不缩一缩呢。
每时每刻都在”缩“和”躲“,我们来模仿一下这两个动作,是不是含胸,弯背,耸肩、缩脖?
再来模仿一下,压抑个性,不愿突出,逃避竞争,是不是萎靡不振,吊儿郎当,生无可恋的样子。
高个子再次中枪,他们尤其觉得自己竖在人堆里显得突兀和傻,从而俯身屈就得最厉害。我们的模特学生,刚来时很多都有比较明显的驼背,他们在没学模特时,本该令人羡慕的身高优势反而是个负担。
这种心理,可以参考安徒生童话《丑小鸭》。
成人后,因为有了更具体的目标和责任心、以及必须竞争而生存的压力,驼背+懈怠变得不那么明显了。然而我们很多成人还是有肩背圆厚、穿衣服不好看的问题,这是少年时驼背的后遗症。
”枪打出头鸟“的论点,已经植根在我们的文化、社会中。不论你是否曾给孩子灌输,他(她)都会在学校的大环境里受到影响。这种强大的背景,不是以孩子个人意志能够抗衡的。孩子都很聪明,你看到的驼背,以及他们脸上和年龄不符的麻木、冷淡,是他们本能趋利避害的结果。
无意诟病什么,只是说,我们所要求的挺拔向上,孩子执行起来会遇到阻力,一个驼背惯了的孩子试着自己去挺直身板,一开始(因为他不能一下就做到很娴熟)很可能是同学们奇怪的眼光和议论。如果家长不站在他的角度着想,一味要求他挺拔突出,他又做不到,徒增焦虑。
要想突破这种阻力,他需要在形象、成绩这些同龄人比较的焦点上,有绝对的自信,而自信来源于实力。很多孩子,来到我们的课堂后,遇见了优秀的同类,被鼓励自由表现、张扬个性,也确实有了艺术特长,人变得漂亮,才使他们能发自内心的接受自己的形象。
http://s1/mw690/001IPEWuzy73RC17ihy60&690
三、负面评价,反复加深
哪个驼背的孩子不是每天要被念叨N遍?没办法,太显眼,家长一看就头疼,就忍不住想说。最后不但背没直起来,孩子最后还一说就烦,叛逆了。
每一个严重驼背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焦虑、挑剔、爱评价的家长。
这些家长们有一个共同的误解:孩子驼背,说说就能好。因为看上去使劲直直腰就好了嘛。
那么,请试试收起中年发福的肚子,保持平坦一整天,能做到吗?不能?为什么呢,看上去吸口气就好了嘛。
家长需要明白一点:驼背没法凭自己意志克服,这是病,得治! 很多家长不明白,或不重视,每天在嘴上和孩子毫无意义的拉锯战,把本来轻微的驼背,变成了顽固性,严重的驼背。
驼背,本就不是单纯的形体问题,而是心态→气息→形体的循环,这个循环是良性还是恶性,就看初始点——心态。
模拟一下,当我们受表扬时,是不是意气风发,昂首挺胸,每一个细胞都是”向上、张扬“的?挨批评时,是不是收声屏气,蔫头耷脑,每一个细胞都是”向下、收缩“的?
家长一说:“看你那个样子,快直起腰来!”,孩子也许会直一下腰,但是,此时他的每一个细胞,接到的都是被批评挑剔的信号,他全身感到的是向下的压力,他要收缩身体,做出防卫的姿态。这是人对恶性环境本能的反应。每挑剔他一次,相当于给他做一个完美的驼背加深练习。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舒展,挺拔。
任何对别人形象的评价,都要慎之又慎,因为这关乎别人的自尊。自尊即是一个人的脊梁,剥夺了自尊又如何挺直腰板。家长们觉得自己的孩子说说没什么,殊不知孩子最初就是从家长的评价中找到自我、自信和自尊的。
要相信,没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不在乎外貌,逼他(她)表现出不在乎的,是日复一日提醒他(她)有多难看,却给不出解决方法。
单纯由于气息不足导致的驼背或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善,而青春期对形象的自卑,是一辈子的阴影。也会反映在神态的萎靡,呆板,甚至骨骼的畸形发育,因为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展示着你在想什么,你怎样看待自己,欣赏还是嫌弃。
家长不要只看孩子的背,要思考一下孩子的性格,以及你们之间的相处模式。自卑也并非全表现为内向胆怯,有一种自卑看上去还很自信,强硬地抵触批评,拒绝改变。
我们收治的最严重的变形驼背(驼背导致锁骨、胸腔变形),往往是家长孩子彼此一肚子气,关系紧张。家长想给报班,孩子都叛逆的表示不肯学。总之你让我往东我偏往西。尽量不要搞到这种局面吧。
没有一个驼背是靠嘴说好的,只有越说越驼。你能做的,是给他报班专门去纠正,如果暂时没条件,请在生活中,多鼓励,少打击,多欣赏,少评判。大环境我们改不了,至少请您在家里,给孩子一片宁静、温暖,让他放松、舒展。
* * *
以上就是青少年驼背的成因,影响由浅到深可以归结为生理→习惯→性格心态。治疗的话,也是分别从这三方面着手,按这个比重去设置课程。治疗的具体原理方法,我会再开一篇详细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