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山寨锅农村广电总局封杀杂谈 |
分类: 社会见闻 |
“记者昨天从主管部门得到证实,“中星9号”直播卫星终端将通过卫星传输方式,进行软件空中升级。届时,盗版直播卫星设备——即市场上购买的非发山寨“小锅盖”,将无法正常收看电视节目,直至完全黑屏。”
———————————————————————————————————
国家广电总局正在对中星9号卫星进行软件空中升级,不过到现在为止,48套节目全部正常接收,但到了元旦以后,大约在3000-4000万套“黑盒”将成为“砖头”。换句话说,他们家的电视机将成为摆设了。
广电总局这是在干什么呢?没事做?这也是民生工程么?岁末年初的,快要过年了,搞什么升级,封杀“山寨锅”,这不是剥夺了3000多万的用户看电视的权利?今年这个年怎么过呢?
虽然从法律角度来看,广电总局做法并无过错,因为在1993年,国务院已经发布《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也就是129号文的文件,《规定》严令禁止个人安装卫星电视接收机顶盒。但现在环境变了,已经是21世纪了,数字电视已经是得到迅速普及,此项规定显然已经损害了众多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既然国家严令禁止,那为什么不采取有效措施打击生产“山寨锅”的制造厂商呢?而睁只眼闭只眼,纵然他们在市场上的各种行为呢?又为什么不将 3000多万的用户绳之以法呢?实际上,政府对129号文已持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但为什么现在又重新提出来呢?
中国这么个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3.78%,而当今的现状是有线电视在农村的覆盖率极低,在我的家乡,安徽安庆,只有极其少数的村里才通了有线电视,绝大多数人们还是使用最基本的、最老土的半波偶极天线,但这种天线只能接受寥寥无几的地方台,而且信号质量很差、不稳定,每逢周二下午就没台了,受天气和时间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伙不约而同地直接购买用“山寨锅”,也就100多块人民币,一次性买来就可以了,节目也不比有线电视少,这相对来说,“锅”备受老百姓的青睐,满足了他们的有需求就有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山寨锅”在农村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甚至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再说,“山寨锅”的电视节目也都是免费节目,这些不用“山寨锅”也可以看到的,付费的节目是加密的,也看不了,这损害了国家什么利益呢?要知道,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国家更应该重视农村地区的电视网络建设。
要知道,在农村地区,电视仍然是老百姓了解和沟通外面世界的主要也是重要渠道,新闻、天气预报、相声、小品、电视剧等等,所有信息都是通过电视传达到偏僻的山村的。晚饭后,家人一起看电视似乎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片段。国家广电总局这样一升级,掐断了所有“山寨锅”,这无疑是掐断了3000多万老百姓的生活,伤透他们的心。不就是看个电视嘛,国家有必要这样搞吗?现在农村合作医疗都搞的如火如荼的,难道农村人口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值得国家关注吗?国家不是天天喊着提高国民素质,这电视没的看了,老百姓空余时间干什么呢?素质如何提高?再说,这都快过年了,没电视看了,也就没春晚看了,春晚在农村人心中的地位及其重要,年夜饭后家人齐齐围在一起看春晚已是演变成一种习俗了,一种过年必不可少的氛围,广电总局就这么一句话,这年还怎么过呢?你们倒好,在家里翘着二郎腿,嗑着瓜子,看着电视,上着网,尽情享受着,就没有想过农村地区人们是怎么过年的?
为什么“山寨锅”如此盛行呢?我看原因有以下:一、有线电视网不能有效覆盖农村,“山寨锅” 之所以能够在一年不到时间普及至中国超过一亿人口的3000多万家庭,根本原因在于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电视看或者说没有高质量、高清晰电视信号可看的处境。二、有线电视费用比较高。除了开户缴纳几百块,以后每个月都要上交一定费用,这有些让人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