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拿大父母也提倡超前教育

(2012-08-16 22:50:31)
标签:

加拿大

超前教育

幼儿教育

蒙特梭利

法语浸透

学字母

因材施教

育儿

分类: 海外生活见闻
    有一次带宝宝们在社区play group玩的时候,我正带着淘淘在玩数字拼图,旁边一位加拿大爸爸J看我跟孩子讲中文,就凑过来聊天,因为他2岁半的儿子S也懂中文,他希望我跟他儿子用中文交流(社区中心的老师有英语和西班牙语双语的,但是没有会中文的)。我当时很惊讶,问他孩子是那个从哪里学的中文,他说儿子刚在中国住了6个月,孩子的妈妈是中国人。他们还有一个4岁半的女儿,也是中英双语。

    当时淘淘正在把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对照的拼图和相应数目的物品卡片拼在一起,嘴里还念念有词地数着,我问他数字的英文发音,他也都能答对。J问我乐乐和淘淘的年龄,又问他们是否认识英文字母和单词,我告诉他,乐乐和淘淘能认识大多数的字母,但只能认识很少几个单词。J很自豪地告诉我,他们家S已经可以认全所有英文字母了,而且他4岁半的女儿可以自己阅读已经达2年了。我更加讶异了,因为我所接触过的加拿大父母,几乎没有愿意这么“超前”教育小孩的,大家普遍是顺其自然,而且认为孩子如果现在学太多,等上学前班的时候会觉得太无聊而影响学习兴趣和积极性。J可不这么认为,他说,孩子再学已经知道的东西,是温故而知新。不过,他也表示,他不会送女儿去公立学校的学期班(JK & SK),而是打算送女儿去上几年蒙氏学校(蒙校是混龄教学,如果孩子擅长某一方面,可以不受年级限制一直往高年级学),之后他们要带孩子们去中国,因为中国有很好的国际学校,而且中国的学习气氛更有竞争性,更加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潜能。

    这下我就更加感到惊奇了。我知道很多中国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业,而蒙氏幼儿园出来的孩子,普遍成绩比较好,在小学一年级总是拔尖的,学起来很轻松。所以有很多中国家长,让孩子上蒙氏幼儿园到6岁,然后直接上French Immersion(法语浸透式),也即用学习新语言的挑战,来弥补孩子学业上的轻松。可是推崇国内那种残酷激烈竞争的中国家长,我还没有碰到过。而我认识的加拿大人,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更是以最小限度影响自己的生活为准则,为孩子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作出极大牺牲的情况是比较罕见的。

    比如我们学校化学系的一位教授,他的妻子是医生,经济实力应该是很好的了。可是他们的2个女儿,都是上的 Home care(也即私人在家开的小托儿所),理由是离家近,接送方便,且价格便宜。老公有2位要好的同事,都是典型的family guy(爱家好男人),他们的孩子也是上的 Home care。其实私人托儿所有很多问题,除非是对那家人非常了解信任,一般中国人都不会考虑。除了私人托儿所小,空间和设施都有限以外,负责人为了自己轻松,可能让孩子一整天看电视。

    言归正传,那位加拿大爸爸J介绍完自己对孩子的未来规划,又开始跟我讨论教育孩子的小贴士。他认为孩子的大脑就象海绵一样,学习能力远远超出我们成人的想象。我认为孩子如果没有兴趣,没有必要太早让他们识字。可是他说孩子没有兴趣,是我们大人引导不够。你不能告诉他:“让我们来学习。”而是应该说:“我们来玩吧。”用做游戏的方式学习。我同意他这点看法,告诉他我把字母放在孩子们的浴缸里,让他们洗澡的时候拿出来贴到墙上,鼓励他们这样拼写自己认识的单词,比如 STOP,USA,NASA,BOY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他们对字母的兴趣,在游戏中学习。J说这是很好的方法,他家孩子都是从1岁就开始了。呵呵,我现在都想不起来,乐乐和淘淘1岁的时候能干什么了?如果给他们字母玩具,他们会放嘴里咬而不是学着去认吧。但是最近一个月给他们字母玩具,他们很快学得差不多了,而且会拼写几个简单的单词。ABC字母歌,他们已经唱的很纯熟了。有一次乐乐还在公园大声唱给两个小妹妹听呢。


    我不反对在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超龄的玩具和教具,如果孩子在某方面有天份,也没必要去压抑,非得等到上学的时候才学。对孩子因材施教没有错。但如果家长没有平常心,太急功近利,总爱跟别人家的孩子攀比,那样你的“引导”会不会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呢?   

    我的经验是,如果孩子准备好了,那时候你教他应该是一教就会,即使他比同龄孩子学得晚,最后也会学得一样好。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准备好,太早去教他,难免会有一番挣扎,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大人的耐心也是考验。再说孩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与其浪费时间在挣扎上,不如让他们痛痛快快地玩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