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一图(1400—1500)1

(2025-04-10 11:47:15)
分类: 2018—2024年的游记
每日一图 1400:从茅庙集去景德寺
摄于2024年12月24日景德寺。现在的已形成的柏泉生态旅游区,区内除了有茶园、梨园、桃园、桔园规模化的绿色农业外,还有人文景观如古村落、古教堂、古遗址和保护湿地等13处市、区级保护区及文物。我们来到茅庙集旁边的公路上,在路边的茅庙集公交车站等到217路公交车,它继续前行6站就到终点站景德寺了。

每日一图 1401:景德寺
摄于2024年12月24日景德寺。景德寺位于东西湖区柏泉镇的月塘角,离柏泉镇3.2公里。据说在唐末年间,有位得道高僧来到柏泉,看中这里状如雄狮怒吼的绿山,面向月塘,灵气盈溢,便选定山坡中建起寺院,定名金台寺,到北宋景德年间,该院全面修缮,更名为景德寺。现在的景德寺在2001年由归元禅寺的昌明方丈发起并主持举行奠基仪式,历经三年时间,具有"三重五纵"式传统佛教建筑风格的大雄宝殿、钟鼓楼、四大金刚殿等建筑顺利落成。

每日一图 1402:柏泉古井
摄于2024年12月24日景德寺。寺院大门外有一口“柏泉古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现被定为"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柏泉有一百多个泉眼,景德寺高僧选了一个最大泉眼淘井,此井底的树根形如木鱼,这个木鱼能使柏泉井水永不枯竭,每晚十二点景德寺僧侣和周围居民能听到来自柏泉井下的木鱼声音,因而景德寺闻名四方,香火也更溢浓香。古井从不枯竭,而且水位目测总是高于近在咫尺的水塘的水位。古井里的井水是纯天然的优质矿泉水,水质甘甜清澈,井口放置了一个水桶,许多游客都纷纷打水以后用手捧起来喝。难怪总有远方的客人用瓶前来取水回去沏茶。

每日一图 1403:从景德寺坐公交返回汉口
摄于2024年12月24日景德寺。走过寺前水塘上面的九曲廊桥,对面是一群休闲山庄的建筑群落,只是目前没有营业。参观毕景德寺和柏泉古井,我们来到停车场上了起点站的217路公交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景德寺,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回到了金银潭车站,从这里无论是转地铁还是转公交车都是十分方便了,建议大家在方便的时候可以前往一游。

每日一图1404:武汉人过早
摄于2025年2月18日南湖街道。武汉人过早是一道风景线,因为大多数市民都会在路边的小吃摊过早,路边的小摊上有琳琅满目的早点供应,热干面、米粉、豆浆、面窝、油条、油饼、小笼包、豆皮……一应俱全,有的人边走边吃,有人则就坐在路边的小凳上津津有味地大口朵颐,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去。

每日一图1405:莲华寺
摄于2025年2月18日莲华寺。莲华寺位于江夏区五里界街汤逊湖的观音岛上,于2011年11月11日举行奠基庆典法会,至今还没有完全落成开光,参观者可以从侧门进入。莲华寺中轴线为牌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殿至观音像等,周边是环形建筑,整体风格有东南亚缅甸风格和伊斯兰建筑风韵。几座高大的鎏金佛塔习习生辉,这里完全没有中国古典建筑的飞檐翘角、红墙碧瓦的皇家建筑元素,令人眼目一新。

每日一图1406:小朱湾的梅园
摄于2025年2月18日小朱湾梅园。小朱湾位于武汉市南郊江夏区五里界,地处江夏梁子湖畔梁子湖大道上。村落以“生态智慧小镇、滨湖宜居新城、全域景区乡村”的标准为定位,打造“五里花香、七彩梁湖”的蓝图。近村的路边有一处梅园。梅园处在一个平地上。梅园范围很大,梅花也不少,几乎占有整整一大片土地。梅花开在秃枝上。没有绿叶相映,独放独立,自荣自美。秀气中有灵气,傲气中有骨气。慕名前来的市民几乎都是开车过来的,在路边停了好长一排。

每日一图1407:新农村小朱湾
摄于2025年2月18日小朱湾。小朱湾是一个隐匿在武汉江夏梁子湖区的文化艺术村落。它以“荆楚民居”为风格,保持村落自然生长的房屋、生活区域和景致,让景观自然而然的融入到环境之中,呈现当地的传统文化风格。有人说这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的独特风景,我以为就是一处适应都市市民追求的一处田园生活而已。

每日一图1408:小朱湾的村容
摄于2025年2月18日小朱湾。小朱湾是一个只有30多户、160多人的小村落,村落经过统一规划设计,建设了听雨长廊、翰林古井、荷塘小桥、茂竹修林等特色的休闲景观地。漫步在村间的小路上,巷边的房子,小道,围墙,庭院,走廊等,不仅有农村的地气,还能感受到文艺气息。

每日一图1409:小朱湾的民宿
摄于2025年2月18日小朱湾。在这个有着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小村里,有着以荆楚风韵为主流打造成田园风味的古色古香民居。每一幢房屋形态都不尽相同,每家院落都各有特色,村中路径全部由灰砖青石铺设,每条小路交错,但又各式各样。漫步在小朱湾,真可谓曲径通幽,一步一景。如果想住宿,这里有几家民宿可供选择。据知情者介绍,这里的几家民宿各具特色,价格是不是亲民,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会知道。

每日一图1410:小朱湾的农家乐
摄于2025年2月18日小朱湾。来到这里的市民可以度假,可以赏花、可以摄影、可以采摘、可以垂钓、可以骑行,可以感受城市之外的慢生活,也可以在这里品尝农家菜。村里面有许多农家乐,村头还有土鸡蛋,白菜,菜薹等特色农产品销售。在这里吃的是地地道道的农家菜,有农家烧土鸡、五里界粉蒸肉、土鸡汤、鱼丸火锅、干锅黄骨鱼、香煎大白刁等,我看了一下菜单,又了解了一下菜品,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就不敢在此恭维了。

每日一图1411:小朱湾的户外露营地
摄于2025年2月18日小朱湾。围绕小朱湾村周围,建设了不少采摘园及户外露营地、游乐园等设施,想必会吸引一些市民带领孩子们前往采摘、露营、野炊、烧烤、戏水、划船、拍摄梁子湖的湖光山色。人们的生活是多彩的,离开大都市、亲近大自然是孩子们的天性,就好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也渴望着自由的天地放飞自由的心情。

每日一图1412:坐公交去黄陂木兰花谷
摄于2025年2月27日黄陂木兰花谷。我们是坐地铁7号线在黄陂的百泰路站A出口出站,直行100米即是“百泰路地铁口站”。这里有6条线路的公交车前往黄陂各地,我们等的是P80路公交车,这是开往木兰乡的公交车,大约20分钟一班。从黄陂上车票价5元,扫码4.5元,武汉老年乘车卡、老兵优待卡无效。后半段(长轩岭—木兰乡)票价2元,扫码1.8元,车上有两个扫码器,司机不会提醒你,刷错了扫码器自认倒霉。经过近40分钟时间和31公里的路程,我们在“木兰花谷”公交站下了车。

每日一图1413:木兰花谷
摄于2025年2月27日木兰花谷。木兰花谷景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木兰大道,占地3000亩,距离木兰乡还有4.7公里。木兰花谷景区是集山谷赏花观景、度假商务会议、健身拓展培训、人民防空防震科普展览体验、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目前不收门票,自驾车可以开进景区内,出大门才收“停车费”,每小时5元。我们是徒步进入,进门处有大缓坡,由于木兰花谷是黄陂的新景区,再加上初春二月春寒料峭,景区内一派残枝败叶,游人不多。

每日一图1414:木兰花谷的梅花山
摄于2025年2月27日木兰花谷。木兰花谷有座梅花山,在一大片山坡上,梅花开得浪漫多姿,在春风的吹拂中,初春的梅花绽放,阵阵梅香醉人,传递着春天的气息。我喜欢陆游的《梅花》一诗:“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每日一图1415:木兰乡
摄于2025年2月27日木兰乡。出木兰花谷复上P80路公交车,在终点站“木兰乡”下车,这里就是木兰乡政府的所在地。木兰乡隶属于武汉市黄陂区,地处黄陂区的东北部。花木兰是一个历史虚拟的人物,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民歌《木兰辞》,只是文人写写玩玩的一个虚构人物,竟至如今全国好几个地方都争称为“木兰故里”。黄陂也一直号称为木兰故里,声称花木兰衣锦还乡后在家颐养天年,最后葬于木兰山。这是地方上为了旅游收益制造的噱头而已,不必当真。

每日一图1416:木兰湖风景区
摄于2025年2月27日木兰湖风景区。位于木兰乡的木兰湖的湖区面积4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57公里,有23个岛屿。湖水清澈,风景纯美,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是游客垂钓、游泳、观鸟、避暑、度假的理想胜地,这里服务设施齐备,气候宜人,是武汉市民的休闲后花园。

每日一图1417:木兰湖明清园
摄于2025年2月27日木兰湖明清园。在距离木兰乡1.5公里的木兰湖畔演武路1号,有一座明清古建筑群,叫明清园古建筑博物馆。可以从黄陂乘坐P801路公交车,终点站即是【木兰湖明清园】站。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占地160亩,不收门票。建有明藩王馆和明清古建筑馆共13幢,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它是采用搬迁复建而形成的原生态古民居文物建筑,雕梁画栋,藏风聚气,尽显民间古建筑的艺术魅力。为我们保护古建筑、了解古建筑,提供了一个最直接的实景场所。

每日一图1418:明清园庐家老宅
摄于2025年2月27日木兰湖明清园。明清园“收藏”了许多具有湖北特色的明清古建筑 ,园内共搬迁和复建了十多栋名人故居、富商豪宅、百姓民居、宗祠、会馆等古建筑。史书记载,明代共有220余名藩王,湖北是藩王重地。朱元璋始封藩王,武昌即为楚王的府第所在,前后共44位藩王均受封,藩王数量仅次于河南。这座庐家老宅是从武汉市区整体搬迁过来的,老宅采用了典型的四合院布局,四周房屋围绕一个中心庭院而建,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美学。

每日一图1419:明清园的梅花
摄于2025年2月27日木兰湖明清园。园子里面的广场边生长着一排梅花。有黄梅、红梅、白梅,在春风的吹拂中,初春的梅花绽放,阵阵梅香醉人,传递着春天的气息。王安石有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每日一图1420:坐黄陂游的最佳公交车
摄于2025年2月27日木兰湖。坐公交车去黄陂各风景区游玩的最佳线路是乘“钓台大道黄陂客运中心”公交站始发的P801路公交车。该车从起点站发车时间是:08:00 09:00 10:00 13:00 14:00 15:00,途径:地铁7号线黄陂广场站、 木兰草原景区、木兰水镇景区、三台山景区、玫瑰花园景区、胜天农庄景区、 野村谷景区,终点站是木兰湖明清园博物馆。全程46公里,用时1.5小时。在终点站木兰湖明清园博物馆返程的时间是:09:40 10:40 11:40 14:40 15:40 16:40。车票3元,扫码2.7元,武汉老年乘车卡、老兵优待卡无效。这样大家可以计算好时间,从容地去各景点放心游玩了。


每日一图1421:来到守口堡
摄于2014年4月24日守口堡。守口堡位于山西大同市阳高县城西北七八公里,地处晋蒙边界的猴儿山口的沟豁中,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筑长城,建成的城堡取名守口堡,为大同镇边五堡之一,隶属于九边大同镇,也是座因官府建有马市而闻名的长城边上的古堡。曾经繁华的茶马互市,演译过金戈铁马的悲壮,上演过民族融合的喜剧。经历近千年的风霜雨雪,守口堡依然是一幅原始古朴,苍凉雄厚的面貌。

每日一图1422:一座在长城脚下的村庄
摄于2014年4月24日守口堡。我是从武汉坐火车经太原、大同来到阳高县守口堡的。这里是曾经是“山西之肩背,神京之屏障”,也是曾经是明长城重要关口和屯兵之所,远远看去,一条用黄土堆砌的古堡沿着山峦蜿蜒排开,山上的烽火台、蜿蜒的长城、山下的土屋,在阳光的照射下,有着浓厚而神秘的沧桑和浪漫情调。

每日一图1423:守口堡的村庄
摄于2014年4月24日守口堡。一踏入这个位于山西北端、长城脚下的小村,村内保留着明代长城守口堡的北堡墙遗迹,墙体上的青砖因风化呈现斑驳质感,部分院墙上散落着明代遗留的青砖,砖体表面留有石灰粘合剂和碎瓷片痕迹。这些材料工艺反映了明代边防建筑的特色。古老的村子正在努力改变着,以适应当地旅游的发展需要。

每日一图1424:荒芜的村庄
摄于2014年4月24日守口堡。明隆庆年间,蒙古族俺答汗部曾由守口堡入侵,使大同全镇告急。后来,俺答汗之孙把汉那吉投降明朝,再后随着“隆庆议和”的达成,开辟了得胜堡、新平堡、守口堡三处互市地点。守口堡作为中原和内蒙古游牧地区最大的“茶马交易”市场之一,曾有过“北来牛羊骆驼马,南来烟酒糖布茶”的繁盛。随着时代的更迭,守口堡必定落于荒芜,残存的土墙、凋谢的窗棂、倒塌的院子、掩门的荒草,无不向我们叙述历史的风雨和永恒的记忆。

每日一图1425:守口堡杏花节
摄于2014年4月24日守口堡。每年的四月是守口堡杏花盛开的时节,“人间四月芳菲尽,守口长城花正浓。”每一年的4月中旬,杏花节将在守口堡村举行。这里有着四百多年的杏树栽植史,被誉为“三晋杏乡”。守口堡村东有大片杏林,春天杏花一开,朵朵杏花尽情绽放,杏花吐奇争艳,洁白似雪,开的正浓,彰显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特别是杏花与古长城同框,更增加了“赏杏花、游古堡、观长城”的韵味。可惜我来的时候已经晚了一周,花已经谢了不少。

每日一图1426:守口堡古长城
摄于2014年4月24日守口堡。站在古长城下,举目四望,一片苍茫,明长城宛如沉睡大山之巅的巨龙,斑驳残缺的土城墙墙身支离破碎,似乎向游人倾诉着它经历过的沧桑岁月。矗立于土城墙之上的一个个烽火台,像一个个擎天守卫的大将,经历数百年的风雨磨难仍倔强高傲地抬着头颅,默默注视着脚下这片苍茫的大地。

每日一图1427:守口堡的长城土墙
摄于2014年4月24日守口堡。阳高县境内长城全长约46公里。有关隘4处,由东至西为正门堡、守口堡、正宏堡、正边堡。各堡间共有墩台138座,正方体,较完整的底宽15米,顶宽7米,高15米,夯层13—20厘米。据史载守口堡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设,隆庆六年(1572)砖包。城周“一里二百二十步,高三丈五尺”。只城东有一门。可惜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只有断垣残壁了。

每日一图1428:守口堡的牧羊人
摄于2014年4月24日守口堡。春暮四月,春风起乍暖还寒,草木泛起新绿,虽然村周围的杏树林的杏花吐奇争艳,洁白似雪,开的正浓,彰显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而我看到的另外一处顽强的生命是山上的一位牧羊人。他孤独地放养着山坡上的几十只羊,身边伴随着古长城之峥嵘而崔嵬,令人不禁思绪万千,感慨良多。

每日一图1429:我在守口堡等你
摄于2014年4月24日守口堡。我从白云黄鹤的长江之畔来到古朴沧桑的古长城边,是想在春天里与长城杏花来一场浪漫的约会,只有在这里才可以看到古长城的壮美与漫山怒放的杏花共同勾勒出一幅春日特有的美景。我曾经徒步过几段山西古长城,体会漫漫雄关的豪气,仿佛可以听到当年金戈铁马、战鼓齐擂的声音,感受到异样沧桑和英雄侠肝义胆的豪迈气势。我在守口堡等你!

每日一图1430:2025年新洲旧街花朝节
摄于2025年3月14日新洲旧街。新洲旧街花朝节至今已传承了800多年。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前后几日,由最初的庙会逐步发展成民间物资交易、民俗文艺表演、鄂东文化交流的盛大集会。会场上农资、农具、木器、耕牛、药材、花卉苗木、土特产、农副产品、日用百货、手工艺品、小吃等无数种商品现场交易。现在从武汉市前往新洲旧街参加花朝节除了自驾以外,还可以乘坐公交车。我们是坐1号地铁在滕子岗D出口处坐新洲公交279路直达新洲客运站,在客运站出站口坐上Z212路公交车,开往旧街的停车场后,再步行或者坐麻木前往1.5公里的主会场。

每日一图1431:花朝节旧街主会场
摄于2025年3月14日新洲旧街。新洲花朝节第一站农历二月初七、八、九在新洲区潘塘街,第二站农历二月初十、十一、十二在新洲区徐古街;第三站农历二月十三到十七在新洲区旧街街(主会场);第四站农历二月十八、十九、二十在新洲区李集街张店社区。当天我们乘公交车来到新洲区旧街的主会场。

每日一图1432: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摄于2025年3月14日新洲旧街。旧街花朝节以前一直在河滩上举行,现在的河滩经过改造已经成为蓄水的河道,,还修建了跳墩和栈道。八方游客密布旧街三庙河两岸、花朝大道和四吴公路,人流绵延10多公里,场面壮观而热闹,堪称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每日一图 1433:香港街景
摄于2014年10月19日香港街景。总的看来香港的城市道路都比较窄,一些著名的大道也只是两车道的单行线,好在香港的车不多,司机也比较守规矩,行人也很守交通规矩。其次街道两边的店铺都比较老旧,长长的街道两边都是各种小店铺。居民楼大都使用老旧的窗机空调,也有穷人在翻垃圾箱。

每日一图 1434:在香港过早
摄于2014年10月19日香港。香港人口味都偏淡,不喜爱吃辣的。早餐他们喜欢吃一些粉,比如河粉,米粉,肠粉。经典早餐一般有煎双蛋、通粉、餐包,也有速食面或者三明治,附送咖啡或茶。 香港收入比内地高,所以餐饮费用也比内地高。

每日一图 1435:香港小摊众像
摄于2014年10月19日香港。香港的小摊经济非常丰富多样,包括街市水果蔬菜档口、路边港味小吃、富豪雪糕车、地摊衣服和鞋子、玩具以及地摊电子产品等。这些小摊不仅提供了便利,也为香港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每日一图 1436:香港曾经的乱港乱象
摄于2014年10月20日香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1346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