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图(1051—1170)
标签:
试发7/4—2每日一图 |
分类: 2018—2024年的游记 |
每日一图 1051:水珠
摄于2008年4月23日郝穴镇。历史上的江陵县,县治位于当今荆州市老城区内,近20年反复改革,从荆州市与沙市各自管瞎,到合并为荆沙市—沙市—荆州市,原来在荆州城内的江陵县政府就被迫搬迁去了江陵县下面的郝穴镇。当年镇守江陵的关老爷回来时恐怕找不到家门了。2008年4月23日早上在郝穴镇的路边,我用一部小卡片机拍了一张玉米叶上的一滴水珠,算是“特写”吧。
每日一图 1052:铁牛矶铁牛
摄于2008年4月23日郝穴镇铁牛矶。铁牛矶位于湖北江陵县郝穴镇西北的荆江大堤之上。因该堤段外平台上铸有一尊铁牛,后人称其为铁牛矶。以铁牛矶为界,上段河面由宽变窄,下段河面由窄变宽,形成铁牛矶卡口,河宽仅770米,为全荆江河段最狭窄处,形势十分险要,而成为荆江大堤重要险工险段。郝穴铁牛始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距今已有140余年历史,当年为荆州知府唐际盛所铸。其形状为独角兽形,前立后蹲,高踞堤岸,俯视长江,身长3米,高1.8米,宽0.9米,重约2吨。牛背有铭文126字,其中篆、隶文各63字。
每日一图 1053:冯家会秧歌队
摄于2011年2月13日冯家会村。冯家会村位于山西临县碛口镇,是黄河边上的一个小山村。正值春节期间,红红火火过大年在黄土高坡上人们的心中就是个一个盼头,就是一个希望。讲一个热闹,图一个喜庆,盼一个团圆、祈一个吉利。过大年女人用它来成就一个永远年轻的梦,男人用它来呼唤一颗炽热的心。村里组织了秧歌队,幸福与笑容挂在每个人的脸上,洗落了一年的风尘和艰辛,处处洋溢着和谐的问候和祝福。
每日一图 1054:沿门子
摄于2011年2月13日冯家会村。情连黄河水、魂系黄土地,黄土高原孕育着灿烂的民族文化,至今仍保留着古老而浓郁的传统习俗。春节期间是黄土地民俗文化集中表现的时节。“沿门子”是指正月初一后,在黄河两岸的黄土高原大地上的一个个村庄,组织起来的秧歌队进行的挨家挨户挨门的拜年活动。他(她)们根据院子的大小,或闹大场子,或踢小场子,伞头会根据家庭情况即兴演唱各种拜年的贺喜秧歌,主人家也会赏赐一些烟酒钱币以及糖果等物品。
每日一图 1055:滥竽充数
摄于2011年2月13日冯家会村。陕北人过大年是浓烈的,似浓浓的高粱酒,如稠稠的黄米酒,美味的酒香沐浴在每个人的身上,到处都能感到红火的情意。如燃烧的烈火,把个陕北的山,陕北的川,陕北的村落烧灼得火红火红。幸福与笑容挂在每个人的脸上,此时此景,我也情不自禁地走进了秧歌队里面。
每日一图 1056:秧歌队的伞头
摄于2011年2月13日冯家会村。每支秧歌队都有几位“伞头”,伞头一般由会唱信天游的歌手担当,他(她)们左手摇响环,右手执花伞,伞和响环都是降妖捉怪的法器。伞头是一支秧歌队的统领,其主要职责是指挥全局、编派节目,带领秧歌队排街、走院、掏场子。到各家各户及各单位的院落里拜年,预祝他们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伞头会即兴演唱各种拜年的贺词,并代表秧歌队答谢致意。
每日一图 1057:陕北人物特写
摄于2011年2月13日冯家会村。黄土高原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至今仍保留着古老而浓郁的传统习俗。春节期间是黄土地民俗文化集中表现的时节,凡是有老百姓生活的地方,都可以听得到震天地的鼓声,随着那些陕北汉子随着鼓点腾起漫天黄尘,你也会被忘乎所以地包围在那片宽阔的舞台当中。这些镜头下的普通老百姓也许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大家。
每日一图 1058:布达拉宫广场上的藏羚羊
摄于2012年8月13日布达拉宫广场。布达拉宫广场位于西藏拉萨市布达拉宫正对面,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广场东西长六百米,南北宽四百米,可容纳4万人举行大型集会活动。是西藏自治区政府和拉萨市重要的活动场所,也是中外游客集中观光的旅游景点之一。广场上有一只散养的藏羚羊,无拘无束地四处游荡,对人·也不陌生。
每日一图 1059:布达拉宫
摄于2012年8月14日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郊区约两千米处的一座小山上。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民心中,这坐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四十年代松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一座融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古建筑群。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里,收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物和工艺
品,同时也珍存着独一无二的雪域文化遗产。
每日一图 1060:站在布达拉宫高处
摄于2012年8月14日布达拉宫。布达拉宫高117米,东西长360米,外观13层,实为9层,面积约12万平方米。布达拉宫的正南是布达拉宫广场,总面积1.8万平方米,广场南面矗立着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是一座融休闲、文化、集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广场。布达拉宫的正北山下是宗角禄康公园,大家俗称宗角禄康中的湖为"龙王潭"。
每日一图 1061:江陵抗战纪念园
摄于2008年4月23日郝穴镇。江陵抗战纪念园座落在铁牛矶附近荆江大堤平台上,这里是原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九军第四十三师阵亡将士埋骨之处。1941年7月25日,郝穴驻军部队英勇抗击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原浦联队1400人进犯。军民浴血奋战5昼夜,歼敌500余人,国军700余将士英勇牺牲。自1940年6月至1943年2月,以弹丸之地的郝穴,坚持抗敌2年8个月。主碑之北,立有当年广德部队部队长金德祥题写的碑文。
每日一图 1062:布达拉宫的外墙
摄于2012年8月14日布达拉宫。布达拉宫由红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迭砌,从平地直达山顶,几乎占了整座红山。殿宇巍峨,金顶辉煌,共有佛堂、经堂、灵塔殿、习经室15000多间。整个建筑系石木结构。用块块方石垒砌,高大耸立的外墙有红宫和白宫,白墙又叫牛奶墙,是用传统的糯米汁涂料加上牛奶和石灰等材料做成的涂料涂上去的,才会呈现前年不坏的白色,远远望去一片纯洁的白云的模样,充满圣洁的光芒。
每日一图 1063:南街村
摄于2024年2月12日春节期间的正月初三。南街村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关镇,距离武汉市正好400公里。进入南街村呈现在眼前的是宽阔平坦的街道、林立的楼群、设计别致的公园、赏心悦目的环境。南街村在旅游资源开发上,突出红色旅游主题,紧紧围绕“红色”二字做文章,南街村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坚持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
每日一图106# :大运河滑县段
摄于2024年2月13日春节期间的正月初四。以北京、杭州为起始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自北向南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全长2700千米。地处河南省北部的大运河滑县段,全长8240米,现存运河河道本体、码头、水闸、道口古镇的城墙、顺河街等文物遗迹。
每日一图 1065:道口古镇
摄于2024年2月13日春节期间的正月初四。道口古镇位于河南滑县县城内,大运河从道口古镇穿城而过。它始于宋朝,距今已千余年历史。道口古镇依靠大运河,上通辉县下达天津,素有“小天津”之称。民国年间与朱仙镇、赊店、周口并称“中原四大名镇”。古镇内有原生态的古河道、古码头、古城墙、古庙宇、古民居、古商号等丰富的历史遗存,道口古镇见证了大运河的千年繁华,如今依然繁华如故。
每日一图 1066:圈套大鹅
摄于2024年2月13日春节期间的正月初四道口古镇。在道口古镇广场上有用套圈套大鹅的“游戏”,用与鹅头大小一样的塑料圈仍进去套住鹅头,几乎的不可能做到的事,这同交“智商税”无疑。我还是看到有人愿意花钱一试,但是无一例外地都是铩羽而归。
摄于2024年2月13日春节期间的正月初四道口古镇。在道口古镇广场上有用套圈套大鹅的“游戏”,用与鹅头大小一样的塑料圈仍进去套住鹅头,几乎的不可能做到的事,这同交“智商税”无疑。我还是看到有人愿意花钱一试,但是无一例外地都是铩羽而归。
每日一图
1067:淮南牛肉汤
摄于2024年2月13日春节期间的正月初四道口古镇。淮南牛肉汤源于淮南回民食品,是苏豫皖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淮南牛肉汤汤浓醇鲜,原料丰富,味足味厚,令人回味无穷,四季皆宜。
街头小巷,都可以看到淮南牛肉汤小店的身影。
一碗牛肉汤,里面加入粉丝和千张丝,有的还会有绿豆圆子,汤汁清透,味香醇美。最终迎形成一道美味悠长、闻名四方的特色美食。
每日一图
1068:道口烧鸡
摄于2024年2月13日春节期间的正月初四道口古镇。道口烧鸡创始于清顺治十八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州名馐”的道口烧鸡,号称传统名菜,中国著名特产。曾被评为全国名特优产品,与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誉满神州,名扬海外。它是用多种名贵中药,辅之陈年老汤,成品色泽鲜艳,形如元宝,口衔瑞蚨,极具食疗和保健功能,我买的是26一斤,每只近2斤重。
每日一图
1069:泥咕咕
摄于2024年2月13日春节期间的正月初四道口古镇。泥咕咕是中国泥塑的一种。因为产生发展于中国河南省浚县,所以又叫浚县泥咕咕。泥塑是中国民间的艺术奇葩,在中国各处均有。它是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的一种雕塑品。大的不足2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因其尾部有两小孔,吹时发出咕咕的声音,故称泥咕咕。
每日一图
1070:浚县庙会
摄于2024年2月13日春节期间的正月初四浚县。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卫河之畔,隶属鹤壁市。古称黎阳,县城始建于明代,现存部分城垣。是河南省八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县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庙会又称浚县正月古庙会,为河南省浚县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活动贯穿于每年的整个农历正月,一直到二月都熙熙不散,有"华北第一大古庙会"之称。
每日一图
1071:浚县文治阁
摄于2024年2月13日春节期间的正月初四浚县。文治阁屹立在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县城中心,原名中心阁,明万历四十三年移钟于阁上,又称钟楼,鼓楼。文治阁通高约20米,上下分楼、台两部分。四面券洞,相对通行。券门外嵌镶青石横额,东曰"丹流东壁",西曰"壁泻西山",南曰"清环黎水"、北曰"黛护伾岚"。阁内供福、禄、寿神像。平台上建筑为重檐四角攒尖顶。文治阁高峻壮丽,庄重典雅,为浚县古老文明的标志。
每日一图
1072:商丘古城
摄于2024年2月14日春节期间的正月初五商丘古城。商丘古城位于商丘睢阳区境内,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之一,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作为建于明代的府级城市,内方外圆,城墙、城郭、城湖三位一体,商丘古城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每日一图
1073:商丘古庙会
摄于2024年2月14日春节期间的正月初五商丘古城。每年春节,商丘最热闹的地方数火神台庙会,老商丘人称"台会"。庙会时间每天上午各有演出,以杂技为主,包括高车踢碗、大型轻气功表演、硬气功表演等。花戏楼前每天上午、下午也有演出,主要以魔术表演为主。庙会期间,还有商丘各特色小吃,传统名吃、商丘土特产等布置名吃一条街。传说农历正月初七是阏伯的生日,届时,豫、鲁、苏、皖交界处群众纷纷朝台,形成规模盛大的古庙会,延续一月有余。
每日一图
1074:阜阳卷馍
摄于2024年2月14日春节期间的正月初五商丘古城。阜阳小吃中有太和板面、格拉条、枕头馍、迎仙板鸡、卷馍、插花牛肉汤、粉鸡、嘛糊、麻叶、方集馓子等,其中我只知道枕头馍,枕头馍是一个大如枕头般大的馍,一家人甩开腮帮子都要吃几天。阜阳卷馍是用面团擀皮,平锅烫皮,皮中间加以绿豆芽、黄瓜丝、鸡蛋、肉等卤制配菜为馅、卷制包炸等道工序而成。其形卷筒状,色泽金黄,皮酥馅香。我只是远瞧,没有品尝,好不好吃只是自己瞎想的。
每日一图
1075:藏原羊
摄于2012年8月20日青海可可西里。藏原羊是学名,又叫藏黄羊,人们通常称它们为白屁股羊,很形象,便于辨认。藏原羊是典型的高山寒冷动物,体长不超过1米,体重不超过20公斤,体格矫健,四肢纤细,蹄狭窄,行动敏捷,栖息在海拔3000--5750米之间,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仅雄性有角,角细而略侧扁,四肢纤细,耳朵尖小。在藏北草原无人区生长的藏原羊还是比较多的。
每日一图
1076:藏羚羊
摄于2012年8月20日青海可可西里。藏羚羊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它与藏原羚最大的区别是:成年雄性藏羚羊脸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标记,头上长有竖琴形状的角用于御敌。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我国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藏羚羊自然保护区。
每日一图
1077:藏野驴
摄于2012年8月20日青海可可西里。藏野驴是青藏高原大型食草动物,体形与蒙古野驴、骡相似,体形和蹄子都较家驴大许多,显得特别矫健雄伟。栖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带、营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多半由5、6头组成小群,大的群体在10数头,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小群由一头雄驴率领,营游移生活。擅长奔跑,警惕性高。喜欢吃茅草、苔草和蒿类一种大型草食动物,在当地人们常常称其“野马”。
每日一图
1078:青藏公路唐古拉山口
摄于2012年8月20日青藏公路唐古拉山口。当天早上我们从西藏那曲出发,必须用一天的时间行驶825公里到达青海格尔木。来到海拔5231米的青藏公路唐古拉山口,山口处建有纪念碑及标志碑,这里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线。此地视野开阔,长年结冰,此处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六成。山口天气极不稳定,冰雹、霜雪更是常见现象。山口立有为修建青藏公路而献身的人民解放军雕像纪念碑,海拔高度碑以及“军民共建兰西拉光缆工程竣工纪念碑”。
每日一图
1079:可可西里沱沱河保护站
摄于2012年8月20日可可西里沱沱河保护站。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玉树州西北部,总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最高为6860米。保护区内有哺乳动物31种,鸟类60种,鱼类6种,爬行类1种。其中,藏羚羊是可可西里“动物王国”分布数量最多的野生动物。上个世纪90年代初,盗猎者疯狂捕杀藏羚羊,导致当时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数量降到2万只以下,一度频率灭绝,但经过守护人的执法打击和保护,从2006年以后,再没有听到盗猎枪声,藏羚羊种群得到了拯救和恢复。
每日一图
1080: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
摄于2012年8月20日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可可西里共有5个保护站,分别是索南达杰、不冻泉、沱沱河、五道梁、卓乃湖保护站,其中索南达杰保护站是建成最早的。1994年1月18日,索南达杰等队员为了抓非法盗猎分子,双方发生枪战,索南达杰中弹牺牲。为了纪念索南达杰,可可西里保护区的第一个保护站便以他的名字命名。索南达杰保护站位于海拔4479米的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区清水河畔,辖区面积600平方公里,灌木林地4.45万亩。这座保护站有一个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用已救助以藏羚羊为代表的各类野生动物。
每日一图
1081:可可西里野生动物通道
摄于2012年8月20日可可西里青藏公路野生动物通道。迁徙是部分野生动物一种十分重要的生活习性,是与野生动物的繁殖、觅食、越冬等行为相关联。考虑到野生动物穿越公路的需要,公路上设立了野生动物通道。要求野生动物通过公路时车辆必须远离野生动物,并停车让行,引导动物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该通道穿越公路,以保障野生动物迁徙行为的顺利进行。
每日一图
1082:青藏铁路
摄于2012年8月20日可可西里。青藏铁路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铁路,是内地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814千米,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格尔木市,西至拉萨市1142千米,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1956千米通车。
每日一图
1083: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
摄于2012年8月20日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青藏公路全长1160公里,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跨过三条大河:通天河、沱沱河和楚玛尔河,穿过藏北羌塘草原。行径在青藏线上,气温会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温日较差大;气候变化异常,时而大风暴雨冰雹,天昏地暗,时而晴空万里,阳光普照。海拔高容易发生“高反”,道路的弯道和凹凸不平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每日一图
1084:昆仑山下的青藏公路
摄于2012年8月20日青藏公路的昆仑山路段。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被称为万祖之山、中国第一神山。走在这里,看着眼前莽莽逶迤的昆仑群山峰峦起伏,高耸峥嵘,大自然的巍峨气势使我怦然震撼,心旌摇荡,这种震撼的感受伴随着青藏公路的不断延伸而连绵不断。
每日一图
1085:可可西里青藏公路不冻泉桥
于2012年8月20日青藏公路上的不冻泉桥。不冻泉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与昆仑山之间海拔3700米的青藏公路边有一泓优良的天然矿泉叫不冻泉,,也叫昆仑泉。一大一小相距50米,大泉在青藏公路路边。在不冻泉向北可以看到昆仑山的玉虚峰孤兀雄起,势压万山,造就了青藏公路上特有的自然景观。在这里可以看到海拔5400米昆仑山主峰周围以及周边20余座雪峰屹立在静寂的万古雪野中。
每日一图
1086:七星公园
摄于2024年2月15日七星公园。七星公园位于安徽阜南县田集镇,走进公园,迎面而立的便是一个高约20米的黄巢塑像,腰佩宝剑,直视前方。公园因有一座古桥而得名,七星桥始建于明朝,为一座七孔石桥,状如北斗七星。七星桥东二十余米处运河南岸拉鞭沟旁有一个大土谷堆,名老谷堆,高大的土堆传说是唐朝起义军领袖黄巢的墓地,人们常在此烧香求神,屡禁不止。(2005年5月曾经和添天坐火车第一次来过这里,这次是从商丘回武汉路过阜南县田集的)
每日一图
1087:竹山县城
摄于2016年4月2日竹山县城。竹山县湖北西北秦巴山区腹地,隶属湖北省十堰市。古称"上庸县",全县有大小河流656条,流经县城的堵河是汉江的最大支流,水流清澈蜿蜒,两岸峰奇多姿,更为奇特的是岩溶洞遍布。堵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取水源,已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这次是自驾前往陕南的汉阴是看油菜花而路过竹山县城的。
每日一图
1088:关垭楚长城遗址
摄于2016年4月2日关垭楚长城。关垭楚长城位于湖北竹溪县城以西21公里,陕西平利县城东20公里,是陕西与湖北两省边关,考古认为,楚长城为中国最古老长城之一,历经春秋楚文王至战国楚顷襄王,距今约2500多年历史。关垭古长城南起于鄂陕交界的竹溪县鄂坪乡梓桐垭,北至陕西省旬阳县铜钱关,沿着两省交界的崇山峻岭绵延180余公里。依山就势,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集山、寨、堡、城于一身的综合体。
每日一图
1089:明前采茶忙
摄于2016年4月2日高峰村。高峰村位于陕西安康地区平利县城以东8公里的长安镇,308省道穿境而过。这里是一块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秀色可餐的宝地,被称为女娲故里。这里生长平利女娲茶等特产,在清代就以“贡茶”享誉国内。其毛尖银毫,如绿如波。若饮之,“斗赢一水,动敌干钟,觉凉出两腋清风”,是国家级“茶叶生态旅游示范村”。“已近寒食雨翠峰,婀娜背篓采茶青。”照片为茶农正在茶园里采摘明前茶。
每日一图
1090:凤堰古梯田油菜花
摄于2016年4月3日凤堰古梯田油菜花。凤堰古梯田位于陕西汉阴县漩涡镇,漩涡镇的山区里有一处山水环绕的清代万亩梯田:凤堰古梯田。密密麻麻的梯田,犹如天梯直上云端,层层环抱着山脊,大如曲池,小似新月,形状各异,各具特色,阡陌相连,高低错落,层层叠叠。此时在三月温暖的风中,初春油菜花期已至,油菜花海中的小黄花绽放在山野,惊艳了整个春天。放养望去漫山遍野都闪着金色的光芒,美不胜收。
每日一图
1091:双河口古镇
摄于2016年4月3日双河口古镇。双河口古镇位于汉阴县城北部秦岭南麓28公里处,因地处楼房河、梨树河两河交汇处而得名。双河口始建于明朝初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过去陆路交通不发达时,双河口古镇上通西安,下达安康,是有名的山区古镇。在明、清鼎盛时期,店铺多达百余家,行业多达几十种,集镇居住千人以上,享有“日出斗金”的美誉。如今漫步在古朴静谧的古镇上,历史与现代交织,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每日一图
1092:汉阴文峰塔
摄于2016年4月3日汉阴文峰塔。汉阴文峰塔位于汉阴县城关镇东城街,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它似一支巨笔矗立在古城墙上,为国内现仅存的一座“城上塔”。塔高五层,六棱空心,高40米,全塔结构严谨、工整坚固。每层均有塔门,塔顶旁生一株常青女贞树,如同梦笔生花,久旱不枯四季常青。
每日一图
1093:两合崖
摄于2016年4月3日两合崖景区。两合崖位于安康汉阴县蒲溪镇北二里处,距G316国道250米。两合崖始建于汉代,是儒、释、道三教合一,集观光、休闲和传统宗教文化活动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这里山不算太高,但险峻奇特,青藤垂足,宛如仙人挂帐,山石流泉清凉,沁人心脾。景区内有观音阁、药王殿、三清宫等建筑,每逢庙会期间,游人香客众多,非常热闹。
每日一图
1094:旬阳太极城
摄于2016年4月4日旬阳太极城。地处陕西安康的旬阳县城四周叠翠,峰高谷低,沟壑分明,旬河环绕流经旬阳县城,由于旬河的下切、侵蚀、堆积,使河床呈“S”形,从高处看:汉水南流,洵河北绕,山水相依,阴阳回旋,其状如二鱼首尾相对,组成了一幅天然太极图案;人称“太极城”。故有古诗云:“满城灯火列星案,一曲旬水绕太极”。
每日一图
1095:在马来西亚坐小火车
摄于2016年5月10日马来西亚。我们是清早飞机到达了马来西亚的亚庇机场。出机场步行2公里前往丹容亚路火车站,为的是去坐从丹容亚路——吧巴镇的小火车。一天两趟,第一趟早上7:45出发,大约行驶1小时9:00到达吧巴镇,距离只有38.5公里,车票1.85马币,合3.7元·人民币。老式的小火车上基本没有多少乘客,我们边走边看,到达终点站后在餐馆吃了饭后,便坐中巴车前往亚庇市区去了。
每日一图
1096:亚庇市
摄于2016年5月10日亚庇市区。也可译作哥打京那巴鲁市,是马来西亚沙巴州的首府。位于婆罗洲西北方的海岸区,朝向南中国海。是一座拥有50万居民的发展中城市,市内有很多宾馆、饭店,而且招牌很多都是中文。沙巴的官方语言是马来西亚语,被广泛使用的还有英语和中文。因此在马来西亚旅行时,语言并不是什么障碍。
每日一图
1097:京那巴鲁公园松鼠
摄于2016年5月10日京那巴鲁公园。京那巴鲁公园是马来西亚沙巴州的名胜之一。距离哥打京那巴鲁市83公里,俗称神山公园,最高海拔4095米。山上有多种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从热带植物到寒带植物都有,风景宜人,山下分布的雨林拥有数不胜数的植物和动物种类,。进门登山是需要买门票的。我们在大门处看到一群松鼠,它们与我们中国看到的松鼠不一样的是,都没有毛绒绒的大尾巴,可能是因为这里地处热带气候吧。
每日一图
1098:波令温泉
摄于2016年5月11日波令温泉。波令温泉位于京那巴鲁神山的一处山脚下,有很多大小不同的池子。温泉水有很重的硫磺味,水温极高,在出水泉眼处还不停地冒着水气,为了防止意外烫伤,温泉眼附近用栅栏围了起来。泉水经过长长的水渠,把温泉水送往各处的水池。我们在远处的洗脚池泡脚,水温还是高得烫脚。波令温泉门票与神山门票通用,我们不需要再买门票。欧洲的游客穿着比基尼到处晃,而当地穆斯林妇女都是穿着蒙头的长袍来泡温泉。
每日一图
1099:波令温泉园的热带植物
摄于2016年5月10日波令温泉。波令温泉园坐落在葱郁茂密的原始热带雨林中间,密林、山涧、溪流、瀑布、热带雨林孕育出形态各异的热带花卉和植物,各式各样的花朵应有尽有,有的还是我从来都没有见过。
每日一图
1100:在马来西亚租车
摄于2016年5月11日马来西亚。我们是在亚庇办的租车,手续也十分便捷,车上还自带了一台中文的导航仪。马来西亚的汽油也挺便宜,一箱油50元(人民币)可以加满。马来西亚的道路也很好,平整且风景如画。一路上没有看到路上有警察也没有电子眼。只是与我国的交通规则不同的是欧美体系的右方向舵,一不小心就习惯地跑到右边车道去了。
每日一图
1101:兰瑙客家美食中心
摄于2016年5月12日马来西亚兰瑙客家美食中心。兰瑙客家美食中心位于波令温泉园附近兰瑙县的公路边,里面有一处很大的停车广场,美食中心是一座很大的铁架钢篷,里面就是一处吃饭的“美食城”,其实它是由很多美食店组合而成的,各自经营各自特色的食品,主要是饭煲、面食、汤、饮料等。每份3—8马币不等。买了票就各自去你想吃的摊位点餐即可。
每日一图
1102:湄潭茶
从3月30日——昨天(4月20日),我自驾去了一趟云南,是为参加原铁道兵二师七团汽车连组织的老兵联谊会。为充分利用清明国家高速免费的福利,我提前五天上了高速,在清明当天早上才在云南的瑞丽下高速,在之后三天高速免费期间里,游览了瑞丽、芒市、腾冲、洱海、沙溪古镇,8—11日在大理报到参会。12日—20日会毕再从国道慢慢返回,边走边看,历时22天历程大约5000余公里返回汉口。
路过湄潭服务区是3月31日中午,湄潭是中国古老茶区之一,西南著名茶乡,贵州省最大的茶叶种植县。其生产、科研、品牌、数量、质量在全省均名列前茅,占有优势地位。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湄潭翠芽"曾连续获得多次金奖。
每日一图
1103:云南的第一印象
摄于2024年4月2日和3日云南的鸡街、地索坪、拉相等服务区。进入云南境内少数民族风情愈加强烈,热带植物也越来越多,云南小吃米线也到处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当年红军长征时经过云南的昭通、曲靖、楚雄和丽江。1935年2月初在有“鸡鸣三省”美誉的昭通市威信县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1936年4月23日,红一方面军分5路从富源县第二次进入云南。4月24日,一、三、五军团全部进入云南境内,直逼昆明。4月25日,留在乌江北岸担负牵制敌人任务的红九军团经过昆明市的东川、富民、禄劝和官渡、西山两区,以及楚雄州的武定、元谋等地,于5月上旬渡金沙江,胜利地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每日一图
1104:边寨喊沙
摄于2024年4月4日边寨喊沙。位于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西南方向8公里左右,距中缅边境线2.4公里。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村寨。“喊沙”是傣语,意为“黄金休憩地”,据傣文史籍记载,在勐卯古国时曾一度为其京都,也传闻它最早是鸳鸯栖歇之地。荣获2015年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荣誉称号。村内的喊沙奘寺建于清末,香火鼎盛,喊沙奘寺、泼水广场及大部分民居保持着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建筑,集中展示了傣家民族建筑之精华,与村寨浓厚的民族文化。
每日一图
1105:一寨两国
摄于2024年4月4日一寨两国景区。“一寨两国”是一处景点,门票39元。距离瑞丽市区约10余公里,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是典型的“一个寨子两个国家”地理奇观。在1960年勘测国界时,在银井村中间树立起了一块中国71号界碑,将村子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寨中的国境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一荡两国”秋千坐落于国境线旁,对面就是缅方的芒秀村,坐上去轻轻一荡,便可瞬间“出国”。
每日一图
1106:老同学聚会
摄于昨天(2024年4月24日)武昌卓刀泉。为送别汪义谦同学回到生活工作了一辈子的老河口市新居安度晚年,曾经在一起度过无猜的豆蔻之岁,青涩的志学之年,值志学之年,恰遇山呼海啸的我们,都是当年华师一附中老三届中67届高三(三)班高中生,随着六十年的沉淀,回头看不管是风云如何变幻,可以欣慰的是所以同学这辈子都没有把路走歪,我们为国家、为民族、为事业、为家庭都做到了问心无愧。愿远去的同学慢走,愿仗朝之年的同学依然保存“风华正茂”的本心,期待下一个鲐背之年。
每日一图
1107:布岛族长脖女
摄于2024年4月4日一寨两国景区。布岛族也称长脖族,主要居住在缅甸北部地区,总人口不到1000人。这是一个以务农耕种、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人数极少的一种少数民族。布岛族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观,觉得女子颈越长便越美。女孩子从5岁起就要戴上铜项圈,将其看成是美丽与财富的象征。
每日一图
1108:瑞丽口岸
摄于2024年4月4日瑞丽口岸。瑞丽口岸位于瑞丽市南4公里,东、南、北三面和缅国的木姐镇相连。瑞丽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门户,瑞丽口岸是中缅边境出入境流量最大的国家级口岸。有很多缅国边民从中国境内购买方便面,清洁液等日用生活品运回缅国,整个口岸看起来和平安详。
每日一图
1109:傣族古镇
摄于2024年4月4日傣族古镇。傣族古镇位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是一个现代由人工打造的人造景点,由伟光汇通集团2018年开工建设,总规划占地面积约为2500亩,总投资约36亿元。它坐落半山,拥揽山水之美,山缠水绕,集居住、康养、休闲度假于一体,构成芒市唯一新傣建筑群。通过深入挖掘傣族历史文化,以古傣文化为统领,打造出一座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旅游服务和生态居住为一体的古傣文化体验地。
每日一图
1110:龙江大桥
摄于2024年4月4日龙江大桥头。龙江大桥是云南省境内特大桥,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南段,龙江中游河段,跨越保山市与腾冲县之间的龙川江河谷,为单跨简支钢箱梁悬索桥。
大桥总长2470米,双向四车道设计,其中保山岸桥塔总高169米,腾冲岸桥塔总高129米。现在在大桥两端各修建了观景区供来往游客停车休息观赏。
每日一图
1111:下倚罗村文昌宫
摄于2024年4月5日下倚罗村。下倚罗村北距腾冲县城约4公里,是一个风光秀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民风淳朴的著名侨乡。下绮罗村有“一宫、二寺、五宗祠”之说,多属明清建筑。村内居民稠密,巷道纵横,似有小城镇之感。这里的居民,自成巷道,多数巷道,都用石板铺路。村南的文昌宫为明代建筑,文昌殿左右以魁星阁和至圣楼对称排列。是研究本土明清木构建筑珍贵的实物例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日一图
1112:下倚罗村集市
摄于2024年4月5日下倚罗村。腾冲市隶属云南省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下倚罗村地处腾冲市东南一偶。而今日之腾冲。是以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而来的,已有千年,因此叫做千年的边贸集市。下倚罗村的早上的集市,也反映了当地老百姓真实的生活。在近一里长的石板长街上,摆满了日用生活物品和新鲜的蔬菜肉类食品,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随意地挑选商品,一片和谐安详的气氛。
每日一图
1113:腾冲热海
摄于2024年4月5日腾冲热海。腾冲热海腾冲热海位于腾冲县城西南20公里处,面积约为
9平方公里,较大的气泉、温泉群共有80余处,其中10个温泉群的水温达90以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热泉在呼呼喷涌。这些温泉、汽泉,按化学万分来分,又可分为碳酸泉、硫磺泉、硫酸泉等,温泉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其中以大滚锅最为有名。
每日一图
1114:腾冲驼峰航线雕像
摄于2024年4月5日飞虎公园。耸立在腾冲飞虎公园的驼峰航线雕像是纪念抗战时期美国陆军航空兵和中国航空公司共同创造的世界航空史上的英雄壮举,当时执行驼峰航线飞行任务的飞机主要是C-53、C-47和C-46等机型,驼峰航线主要起自印度的汀江和杜姆杜玛等地,在中国的主要目的地则包括昆明、叙府(宜宾)、泸州和重庆等地。驼峰航线是二战期间中美两国飞行人员为打败日本军国主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美两国飞行员的丰功伟绩将会永载史册!
每日一图 1115:沙溪古镇
摄于2024年4月6日沙溪古镇。沙溪古镇位于云南大理州剑川县西南部,处于大理与丽江之间,它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坝子,居民以白族为主,汉、彝、傈傈族共居。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一个集寺庙、古戏台、商铺、马店的骡马古道驿站。有开阔的红砂石板街面,百年古树、古巷道、寨门于一身、是功能齐备的千年古集市。寺登街是沙溪古镇的一条主要商业步行街。
每日一图 1116:欧阳大院
摄于2024年4月7日沙溪古镇欧阳大院。欧阳大院老宅坐落在寺登四方街西北侧,是“三家巷”中最西的一家。它是白族典型建筑方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附带一座马店,两个花园,占地约1300平米。它就是当地大户欧阳家的祖先欧阳佑忠在清末民国初建盖完成的欧阳大院,距今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
每日一图 1117:沙溪镇古戏台
摄于2024年4月7日沙溪古镇。沙溪镇是一个被人们誉为“山美、水美、坝子美、姑娘更美的鱼米之乡和歌舞之乡”的地方。寺登四方街是沙溪的灵魂与核心,是沙溪商贸交易的地方。古戏台是四方街上最有特色的建筑,它位于四方街东面建筑临街的位置,将古四方街平分为南北两半。
每日一图
1118:沙溪镇兴教寺
摄于2024年4月7日沙溪古镇。兴教寺坐落在沙溪寺登四方街北侧,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与古戏台隔街相对。山门前有大狮子一对,现存大殿、二殿。大殿内有明代佛教壁画12铺。
寺区周旁存合抱之古槐、古黄连木数株,是国内现仅存的明代白族"阿托力"佛教寺院。
每日一图
1119:沙溪镇玉津桥
摄于2024年4月7日沙溪古镇东寨门外。东寨门外有一条属于澜沧江水系的黑潓江,江上有一座石拱桥,叫玉津桥。玉津桥始建于明末清初,跨空12米,高6米,桥长35.4米,宽5米,石柱石板护栏。拱顶上有石雕鳖头,现在所看到的玉津桥是后来重建的。玉津桥为沙溪镇南连大理的第一桥,是所有南来北往马帮的必经之路。
每日一图
1120:原铁道兵二师七团汽车连战友联谊会在大理举办
摄于2024年4月8日大理风花雪月大酒店。原铁道兵二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诞生于激战的东北战场,参加了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1965年又奉命二次出国,参加了激烈的抗美援越战争,1970年才奉命回国投身三线建设,参加襄渝铁路的修建。1984年奉中央命令,集体转业为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七团汽车连的老兵曾经先后举办过三次战友联谊会,这是第四次也许是最后一次了。老兵不死,只是逐渐离去!这就是现实。
每日一图
1121:船游洱海
摄于2024年4月9日大理洱海。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湖水面积约250平方千米,南北长40公里,平均湖宽6公里,平均湖深10.2米,海拔1972米。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优美。战友联谊会的第一天就是乘船游览大理洱海。踏上豪华的游船,沐浴和煦的春风,欣赏洱海绝美的风光,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每日一图
1122:游南昭岛
摄于2024年4月9日大理南昭岛。南昭岛位于洱海东北部的双廊村对面,是洱海三岛之一,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
,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美誉。该岛四面环水,西对苍山洱海,风光旖旎,海天一色,四围水清沙白,千年古榕枝繁叶茂,百里洱海壮景尽收眼底,这里据说是六百年前大理南诏国的皇都。登上小岛一入眼便是一组巨大的石雕,叫做沙壹母群雕。这是根据大理当地的一则神话雕刻而成的。
每日一图
1123:白族歌舞
摄于2024年4月9日大理洱海游船上。白族是中国第14大少数民族,起源于秦汉时期洱海地区的原住民,属于氐羌系统的一支,主要分布于云南、
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云南省人口最多。在游船上有白族歌舞表演,比较有代表性的歌舞有《掐新娘》:在白族人的结婚期间,流行着一个十分有趣的传统习俗——掐新娘,所有来的宾客都要去掐一下新娘,而且掐的越狠越好,掐疼了新娘也不能生气,因为这是表达对新娘的祝福。
每日一图
1124:白族三道茶
摄于2024年4月9日大理洱海游船上。三道茶是白族接待友人,欢庆迎宾的一种礼仪方式,“头苦、二甜、三回味”构成了这一名称。是主人抒发感情,表达美好愿望,且富于美好的表达方式。斟上的第一道茶即苦茶,然后的第二道茶是甜茶,最后奉上第三道茶,即回味茶,或许这三道茶分别代表了生命之苦,爱情之甜和清风之淡,在白族文化中定有其不一样的寓意,只由各人自己体会了。
每日一图
1125:双廊古镇
摄于2024年4月9日大理洱海边的双廊古镇。双廊古镇位于大理市东北端,洱海东北岸,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苍海风光第一镇"。双廊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民居、寺庙遗址保存基本完好。现在成为洱海旅游的集散地。这里餐馆宾馆云集,白族建筑保存完整,新建民居延续了白族传统风格,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属典型的依山傍水、街巷纵横的白族渔村村落。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盛誉。
每日一图
1126:蝴蝶泉
摄于2024年4月9日大理蝴蝶泉。蝴蝶泉因电影“五朵金花”而扬名,类似这样因为一部电影而造出的“景点”还有不少。蝴蝶泉位于苍山第一峰云弄峰神摩山下,南距大理古城27公里。它像一颗透明的宝石,镶嵌在绿荫之中。相传每年阳春三月到五月间,这里的蝴蝶大的大如巴掌,小的小如蜜蜂,成串悬挂于泉边的合欢树上五彩缤纷。所以4月15日这一天被白族人民定为蝴蝶会日。
每日一图
1127:喜州古镇一瞥
摄于2024年4月9日大理喜州镇。喜洲镇位于大理市北部,西倚苍山,东临洱海,隋唐时期称"大厘城",也是云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和重点侨乡,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全镇共有明代、清代、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上百院白族民居建筑,虽历经千年的岁月,依旧保存着自己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气息。这里还有着一个备受大家喜欢的美食,那就是喜洲破酥粑粑。在喜洲古镇的外围,有一大片人工种植的大片植物,可以在田野感受浓浓的田园气息。
每日一图
1128:参观中国银器第一村
摄于2024年4月10日新华村。位于大理州鹤庆县草海镇的新华村,又称“中国银器第一村”。村口的银牌坊高6.8米,宽12.8米,除石雕基座外,立柱、横梁、斗_、飞檐、盖瓦等均用手工银雕作品包覆,用纯银2.8吨,历时17个月完成,创国内足银建筑耗银体量之最。村内银店众多,是路过丽江时途中的一处商业景点,但导游不导购,大家随意参观。整个村子环境典雅、风景众多,村民富足,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日一图
1129:丽江四方街
摄于2024年4月10日丽江四方街。丽江四方街位于丽江古城中央大约400平方米的一片小广场,四方街街面宽广,主街有四条,向四周辐射,每条街道又分出许多小街小巷,街巷相连,四通八达。每条巷道,均由五彩花石铺就,身着五颜六色民族服装的各族人民在此交易商品,是丽江最热闹喧哗的地方。大家都认为丽江古城是在四方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古镇,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代名词。
每日一图
1130:崇圣寺三塔
摄于2024年4月11日崇圣寺三塔。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1公里的苍山应乐峰下,原为崇圣寺建筑的一部分,寺庙早已毁,仅存三塔。三座砖塔鼎足矗立于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气势雄伟。大塔方形,中空,始建于唐代,高69.13米,共16层,为密檐式建筑。南北两小塔各距大塔70米,建于宋代,为密檐式的八角形的空心砖塔,高42.19米,各10层,现为大理的标志地标。
每日一图
1131:大理古城
摄于2024年4月11日大理古城。大理古城位于风光秀丽的苍山脚下,东临洱海,如今的大理城是1382年在南诏、大理国时代修建的,已有1200年的历史年。城内为棋盘式的建筑,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卵石与石板镶砌的路面,青瓦坡顶的白族民居,琳琅满目的商铺遍布古城。古城内还有不少的寺庙、书院、教堂等古建筑点缀其间,更显得古意盎然。
每日一图
1132:大理五华楼
摄于2024年4月11日大理古城。现存的大理古城呈方形,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部分城墙保存完整。大理五华楼最早修建于唐代,是南诏王宴请贵宾的地方。五华楼历经千年沧桑,数次重建,现在是一座高二十多米的四层建筑,第一层为台座,上面三层为楼。五华楼现在为大理之标志建筑。
每日一图
1133:大合影
摄于2024年4月11日崇圣寺三塔。原铁道兵二师七团汽车连联谊会几位战友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汽车连第四次联谊会即将圆满结束了,全体参加这次联谊会的战友在崇圣寺三塔前留下了这张合影。让苍山为证,让古塔为凭,让它永恒地记录下此刻大家的笑容,愿我们在战火中凝固的战斗友谊如同这座崇圣三塔一样永远矗立于天地之间。
每日一图
1134:欢送晚宴
摄于2024年4月11日欢送晚宴。常言道:每次分手都是下次再聚的开始,而我们这次分手也许是最后一次了。汽车连·战友联谊会长杜云凯宣布联谊会已经完成历史的使命将正式解散,本届联谊会会长丁思勤发言感谢各位战友大力支持。“我们平凡像一粒尘埃,我们伟大像高山大海。”我代表老兵发言,祝愿战友们身体健康,全家幸福!我夫人作为家属代表清唱了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寄托了她对大家美好的祝愿。“老兵不死,只是逐渐离去”,喝了这杯分别酒,愿战友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各自安好!
每日一图
1135:九龙瀑布
摄于2024年4月13日九龙瀑布景区。4月12日我们离开大理开始了返回路程,当天自驾沿G320国道过楚雄进入昆明,13日从昆明前往九龙瀑布景区。九龙瀑布位于云南曲靖罗平县城东22公里的九龙河上,由于当地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水流的千年侵蚀,在此河道上形成了十级高低宽窄不等,形态各异的瀑布群。或雄伟、或险峻、或秀美、或舒缓,无以伦比美不胜收。当地布依族群众称之为"大叠水",人们习惯称之为"九龙瀑布"。
每日一图
1136:罗平三月三泼水节
摄于2024年4月13日九龙瀑布景区。九龙瀑布群因其瀑布众多,景点密集而形成其独有的观赏特点,一年四季美景不断,素有"九龙十瀑,南国一绝"的美誉。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当地布衣族的泼水节,是布依人祭祀山神、水神和全民欢乐的日子。节日期间布依族的男女老幼全都身着盛装聚集河边路旁、打水枪、赛竹筏、玩水车、对山歌、泼圣水、所有布依村寨汇聚成欢乐的海洋。
每日一图
1137:下纳灰村
摄于2024年4月14日下纳灰村。下纳灰村坐落贵州兴义市万峰林景区中,有上、中、下三个纳灰行政村。“纳灰”布依族语为“美丽的田园”之意。三村之间的距离不到2公里,下纳灰村最远,村口有一个免费的停车场。纳灰村是布依族聚居地
,村里有很多客栈民宿和餐馆。该村巳有300多年的历史,纳灰河穿寨而过,村寨依水而布,具有独特的山水环境,和美丽的田园风光。
每日一图
1138:万佛寺
摄于2024年4月14日万佛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曾经两次来过万峰林,写下“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的诗句。出下纳灰村南行5公里,来到一处隐匿于山体之中的万佛寺,因在此地一处天然洞穴中存放着万尊佛像而得名。是云、桂、黔三省区主要佛教活动场所,历来香火繁盛,是著名的寺院道场。
每日一图
1139:马岭河峡谷
摄于2024年4月14日G324国道马岭河峡谷大桥。马岭河峡谷位于兴义市东北4公里处,此处幽深河谷,以雄、奇、险、秀而独具特色。峡谷内上百条形态各异的瀑布构成了闻名遐迩的马岭河瀑布群。我驾车来到已经封闭的马岭河大桥桥头,可以步行走上马岭河大桥,桥上是一处观赏马岭河峡谷非常好的一个地方,在那里不但能够看到数条垂直的瀑布,还能够看到千沟万壑的峡谷。现在马岭河峡谷正在修建一座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是汕昆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气势壮观。
每日一图
1140:景观大道关兴公路
摄于2024年4月14日关兴公路。我是走关兴公路从云南进入贵州的。关兴公路起于安顺关岭县,终点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全长160公里,其中桥梁88座,隧道13座,穿梭在贵州崇山峻岭中,秀美而壮丽,虽是省级公路,但建设得非常好,与高速没有什么区别,而且不收费。它一路串起了许多世界级风景,是一条被称为人类奇迹之一的绝美自驾公路。
每日一图
1141:北盘江大桥
摄于2024年4月14日北盘江大桥。关兴公路最令人震撼的景色就是北盘江大桥了,北盘江景美得震撼,北盘江大桥工程更是震撼。它横跨在地势险峻的花江大峡谷。这座主跨388米的特大桥,是贵州省目前已建特大桥中单跨最大的悬索桥,桥面垂直落差高达486米,桥下是北盘江大峡谷,这是近千米高、几公里长的斧削绝壁,犹如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巨幅长廊壁画。
每日一图
1142:滴水滩瀑布
摄于2024年4月14日滴水滩瀑布。滴水滩瀑布位于关岭县境内一条深达700米的霸陵河峡谷西岸悬崖上,现在是一处免费的野景点,穿过霸陵河特大桥下面有一条村村通公路可以到达。瀑布由几个大瀑布和几十个中小瀑布组成,总高410米,是黄果树瀑布的6倍。是一处集高、大、美、秀著称的瀑布群。我去的时候正是枯水期,整个瀑布水流比较小,只看到仅有几处涓涓细流挂在悬崖上。我在网上寻找到一张丰水期的照片,其气势不输黄果树瀑布。
每日一图
1143:买枇杷
摄于2024年4月14日关兴公路上。贵州黔西南盛产枇杷,枇杷果柔软多汁,风味酸甜,肉质细腻,每年四月份为盛产的季节,沿关兴公路的路两边的村庄生长着一片片的枇杷树,上面结满密密麻麻的枇杷。枇杷不易运输和存储,故大多数只得就地摆摊卖。我们在路边摊位上买了一些。10元5斤,第一次实现了吃枇杷的自由。
每日一图
1144:旧州古镇
摄于2024年4月15日旧州古镇。在中国叫旧州古镇有两处,一处在广西百色靖西县,一处在贵州黔东南州黄平县。黄平县旧州镇距黄平县城23公里。自古为贵州东部粮食基地,商业重镇,文化大镇。古镇的街区与建筑群多形成于明清时期,文物古迹众多,曾有"九宫、八庙、三阉、四堂"之谓,现保存完好的有西上古街、文昌宫、仁寿宫、万寿宫、天后宫、朱氏宅院、天主教堂等文物古迹。其中居民以本地少数民族为主,外地来的游客很少。
每日一图
1145:荒废的屯堡古城
摄于2024年4月15日屯堡古城。朱元璋在征服西南之后,
为了"永固江山",采取"屯田戍边"的政策,建立"卫所制度",在滇黔古驿道两侧产粮区和关隘广设"屯堡",派军士屯垦驻防。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有600年的悠久历史,被称为"明代生活的活化石"。而我眼前的“屯堡古城”是路过时看到的,完全是一座人造的景点,现在看上去已经荒废多时了。
每日一图
1146:高楼森林中的福泉市
摄于2024年4月15日进福泉市的路上。福泉市为贵州省中部黔南州的一个县级市。当我们驱车进入福泉市的路上时,被眼前一栋栋高楼建筑所震撼,犹如走进高楼森林一般。查资料得知全市入口只有32.8万人,市内人口才6.2万人,不知建这么多楼房谁来住?
每日一图
1147:福泉太极宫
摄于2024年4月16日福泉太极宫。福泉太极宫位于贵州省福泉市金山区,坐南朝北,一条中轴线贯穿山门,朝拜殿和大殿,建筑面积2万平米,是新建的一处景点。从始建到基本竣工用时10个月,耗资2亿元。现建有朝拜殿,道院,御碑亭,配房1,钟楼、鼓楼、大殿、父母殿、三清阁一应俱全。宫殿为木质与砖瓦结构,铜铸烫金、木构建筑,重檐叠脊,翼角飞翘,太极宫内时鲜见有游客。
每日一图
1148:太极武术
摄于2024年4月16日福泉太极宫。据说福泉太极宫是张三丰布道成仙的地方,张三丰在这里结茅为庐,建高贞观,修礼斗亭,朝拜北斗,修行八年,候诏飞升。从此就有了仙人张三丰“武当山得道,福泉山成仙”的道家说法。“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自从张三丰在福泉山成仙以后,福泉山便名扬天下,有许多太极爱好者前来学习太极武术。
每日一图
1149:路过镇远市区
摄于2024年4月16日镇远。出福泉,过黄平、经施秉沿S306省道进入了镇远市。在市内经盘龙桥过舞阳河走市内才能穿过市区。镇远是一座位于贵州东部的历史文化名城,舞阳河蜿蜒贯穿整个镇远古城,四周则是连绵不断的青山,古镇内的建筑沿山依水排列,有民居也有寺庙,有宫观也有祠堂,有亭台也有码头,如此种种,足以说明历史上的镇远是个多文化交融之地。
每日一图
1150:玉屏侗寨风情园
摄于2024年4月17日玉屏侗寨风情园。玉屏侗寨风情园位于贵州铜仁玉屏县田坪镇,是我们正好路过该地。玉屏是侗族之乡,玉屏举全县之力于2016年建成这座人造的侗乡风情园,并获得4A称号。雄心虽很大,但我看到的是偌大的景区内空空荡荡。走进风情园抬头望去,鼓楼雄伟壮观,还有一座现代仿古建筑的乡愁馆是由堂屋、厢房、书房、卧房、厨房等七个厅构成,展示了侗族的农耕文明、码头文化、火塘文化、婚嫁文化等历史文化。我一个人徘徊其中时,一阵乡愁涌上心头无以言表。
每日一图
1151:默戎夯吾苗寨
摄于2024年4月17日默戎夯吾苗寨。黔南有许多“苗寨”,如朗德苗寨、千户苗寨等。湘西也有很多“苗寨”,如墨戎苗寨在古丈县墨戎镇旁,而这次路过的“默戎夯吾苗寨”,听起来与墨戎苗寨读音一样,但是的确是两个不同的“苗寨”。它们都同属墨戎镇,但是相距10公里。夯吾为苗语,即:"峡谷溪边美丽的苗寨"。默戎夯吾苗寨显然不如墨戎苗寨的热度,游客稀少,我没有进寨,想想大同小异,故打打卡而已。
每日一图
1152:人造景点
摄于2024年4月17日凤凰城外公路上。近年游走神州大地,人造景点我是一般不进去的。我还有“三不进”,即:一般寺庙、普通溶洞、墓地和陵园我是不进的。这次回汉时路过湖南凤凰县城时,路边闪过一栋“古怪”建筑,好像是一处人造风景点的大门,没有细看,估计是“游乐园”之类。公路上还有一段人造的“南长城”,且作为途中的点缀吧。
每日一图
1153:古丈河西服务区
摄于2024年4月17日古丈河西服务区。这次我没有进凤凰古城,是因为以前曾经来过几次。凤凰古城经过进城收费到取消收费,经过这么一顿折腾,来凤凰旅游的人顿时少了许多,我也就没有进城的兴趣。出县城过吉首,在快到古丈县芙蓉镇不远的酉水河边的一段峡谷中,看到路边有一个“古丈河西服务区”,建在酉水河岸边,面对碧绿的水面,背靠青山,环境幽静,风景秀丽,前方还有一座跨河的铁路桥。服务区有一条长廊,还有水源和卫生间。在床车里面休息过夜,也十分舒适惬意。
每日一图
1154:途中野炊
摄于2024年4月17日G242国道上。返回途中我们进餐馆吃饭的时候很少,大多数是自己做。车上自备了自热饭、饼干点心、八宝粥、罐头、火腿肠、鸡蛋等外,也在方便时在路边乡镇集市上购买排骨、瘦肉、蔬菜等煨汤或者烧着吃。这天中午我们就在公路边的一个休息区,用小煤气炉下筒子面,辅以牛肉罐头。又可口又简单又节省又卫生。
每日一图
1155:路过芙蓉镇
摄于2024年4月18日G352国道上。芙蓉镇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永顺县,是湘西四大名镇之一。去年底我专门来过这里,这次是路过也就没有再进镇游览了。芙蓉镇四周是青山绿水,镇区内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有众多土家吊脚木楼,使芙蓉镇处处都透析着淳厚古朴的土家族民风民俗。
每日一图
1156: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摄于2024年4月18日G352国道上。1934年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领导下在大庸建立了中共湘鄂川黔临时省委、开创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由贺龙任主席,夏曦、朱长清任副主席。红军二、六军团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几次“围剿”,有力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的长征。1935年9月,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红二、六军团于11月19日撤离根据地,进行长征。
每日一图
1157:走进桑植
摄于2024年4月18日G233国道上。桑植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北麓,桑植县在1928年初发动贺龙领导的“桑植农民起义”,先后创建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贺龙元帅就出生在桑植县洪家关乡。
每日一图
1158:桑植烈士陵园
摄于2024年4月18日桑植烈士陵园。桑植烈士陵园位于贺龙故里洪家关罗家台山上,山有数峰,惟此峰突出,松柏层林,郁郁葱葱。纪念塔高15米,钢筋水泥结构,塔顶状若攒尖,直指苍穹。桑植是红色革命老区,是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大革命期间,不到10万人的桑植,先后有2万多人参加红军和游击队,1万多人英勇牺牲。园内有红军烈士墓2971座。
每日一图
1159:贺龙故居
摄于2024年4月18日贺龙故居。贺龙故居位于湖南省张家界桑植县洪家关村,故居是一栋坐北朝南、四扇三间的普通木房,现在在同院内新建了贺龙生平事迹陈列室。贺龙是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奋斗,出生入死,为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丰功伟绩,为祖国的建设和国防的强大作出了卓越贡献。
每日一图
1160:贺龙桥
摄于2024年4月18日贺龙桥。贺龙桥坐落于贺龙故居对面的玉泉河的河道上。它是一座由石墩、木梁、骑廊组成的风雨桥,原名永安桥,是贺龙曾祖父贺廷宰首倡修建的,后来,贺龙的祖父贺良仕子代父劳,费尽心血,终于在1915年修建成功,深获远近乡邻称颂。如今的贺龙故居一片安详宁静。贺龙桥上,聚集着聊天纳凉的老人和孩子,桥下清可见底的河水还像时光一样流淌不息。
每日一图
1161:贺龙纪念馆
摄于2024年4月18日贺龙纪念馆。贺龙纪念馆坐落在洪家关贺龙故居东侧,三面环水,玉泉河、天在溪、鱼鳞溪绕馆而过。纪念馆是一座融现代建材,仿古工艺和民族风格为一体的四合院式建筑。大门上首的墨色大理石匾额上,是“贺龙纪念馆”几个烫金大字。馆内共展出贺龙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337幅,文物文献138件。
每日一图
1162:湘西大山深处的白族乡
摄于2024年4月18日梭子丘白族风情街。梭子丘白族风情老街位于桑植县马合口白族乡,是仅次于云南大理的全国第二大白族聚居区,有白族人口13万人。有六个白族乡,700年前,白族先民“溯长江、渡洞庭,漫津澧、布慈阳”,到这里落地生根。700多年过去,他乡已成故乡,他们努力融入当地,又坚守着自己民族的文化。他们房子外墙统一涂成白色,墙上是“风花雪月”、“苍山洱海”的彩绘,这里的风情街,玉石坊、根雕坊、茶庄、酒坊、豆浆铺都有了大理的味道。
每日一图
1163:湖南屋脊壶瓶山镇
摄于2024年4月19日壶瓶山镇。壶瓶山镇位于湖南常德石门西北部,是湘鄂两省分界山,壶瓶山主峰高达2098.7米,为湖南第二高峰。唐乾元二年(759年),诗人李白路经此地,为壶瓶南麓千丈飞瀑而惊叹,遂写下了“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诗句,壶瓶山山顶四周高,中间低,形如壶口,故名壶瓶山。
每日一图
116*:壶瓶山宜沙老街
摄于2024年4月19日壶瓶山镇。壶瓶山镇原名宜沙镇,又名泥沙镇。当地人觉得泥沙镇有点太俗,就改称为宜沙镇。宜沙镇的老街沿江而建,全长798米,宽3米,清一色的由青石铺成的岩板路,街道两旁住宅和店家鳞次栉比,多为双层或多层砖木结构,统一的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沿街的若干座老宅也有几十年的历史。透溢出一股浓郁的古风神韵。泰和合茶庄门前有码头,制好的红茶装船后沿江而下,销往各地。
每日一图
1165:宜红茶庄泰和阁
摄于2024年4月19日壶瓶山镇。泥沙镇于明洪武二年改土归流后开始形成,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清光绪十八年间,祖籍广东的民族资本家卢次伦在这里创建了“泰和合”茶号,他还出资修筑道路,使老街呈现出经济繁荣、人气鼎盛的局面。当年泰和号茶庄所出产的优质茶叶在此装船,扬帆起航,下澧水、入洞庭、经长江入海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使之有“小津市”之称。
每日一图
1166:壶瓶山集市
摄于2024年4月19日壶瓶山镇。当天壶瓶山镇逢集,集市在河对面的人民广场。由于下雨,今天赶集的人不太多。走在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及各种小吃还是不少,时令蔬菜青翠欲滴,价格平易近人,反映了当地人们生活富足安康。
每日一图
1167:镇安寺铁牛
摄于2024年4月19日郝穴镇。历史上的江陵县一分为三,原县城改名为荆州市荆州区,中部部分乡镇改名为荆州市沙市区,东部改名为荆州市江陵县。镇安寺铁牛就位于现在的江陵县郝穴镇荆江大堤铁牛矶。铁牛始建于清代1859年,造型古朴,长3米,高2米,重3.5吨。历史上经受了多次洪水冲击,是荆江防汛的重要历史见证。
2024年4月20日,早上从江陵的普济镇出发,经过湖北的潜江、沔阳,沿G318国道下午顺利回到了江城。到此,历时22天的云南自驾之行正式落下帷幕。
每日一图
1168:河南大烩菜
摄于2024年4月29日周口东服务区。2024年的五一期间,全国高速免费5天,我计划去山东一带的农村去赶山东的大集。4月28日上午,我坐上老朋友老汪的车,开始了8天的山东之行。提前3天上高速是为了在高速上能够跑到最远处,然后在高速实行免费的第一天早上下高速,再留出5天的高速免费时间边走边玩,可以节省全程的高速费用。我们是经河南再进入山东,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美食众多。河南大烩菜是用五花肉、大白菜、肉丸、老豆腐、粉条为主料,辅以葱姜八角花椒酱油料酒一锅炖烩而成。鲜香醇厚,飘香八方。
每日一图
1169:济宁五大圣人塑像
摄于2024年4月29日济宁服务区。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接地带,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在此交接。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便出生于济宁曲阜的尼山夫子洞,其它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大圣人之亚圣孟子、复圣颜子、曾子、思子都诞生在这里。济宁服务区广场上的五大圣人塑像就源于此渊源。
每日一图
1170:青州南服务区
摄于2024年4月30日青州南服务区。济潍高速上的青州南服务区,济潍高速主线路线长162.5公里,均为新建,是济南至青岛的第三条交通大动脉。走进位于济潍高速的昌乐南服务区,仿佛来到了一座童话城堡,这里借鉴俄式建筑风格,设置了异彩纷呈的景观广场,到处布满了套娃、芭蕾舞等俄式元素,吸引了我们前往休憩驻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