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万里过大漠己丑月夕赏胡杨(之二):统万城
标签:
统万城 |
分类: 2009年的游记 |
从壶口瀑布前往延安的路上,有一溜烟的窑洞式的农家乐小院,看来以后可以考虑在这里过夜了。而且这里一带是盛产苹果的地方,苹果树上果实累累,压满枝头,红彤彤,晶莹剔透 , 煞是诱人。
到达延安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时时分了,我们边走边玩,有的景点刚刚关门了。
晚上到达靖边县城。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地区西南部,地处毛乌苏沙漠南缘。当年毛主席、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时曾在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生活战斗了四十六个日夜,可惜我们这次没有时间前往了。
10月2日一大早,我们车队出县城,一路向北,前往48公里处的著名的大夏国统万城遗址。
这里地处陕蒙边界,地貌以风沙滩地为主,路边的柳树每年会被截去枝条,来年又会长出新的枝条。
统万城,位于城东北58公里处无定河北岸的统万城,为1500年前北朝十六国时期的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复国”国都,俗称“白城子”,是中国重要的古代都城遗址,虽经战乱人为破坏和1500年的风雨剥蚀,但战部分城垣保存完好,已被国家、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5年前我曾经组织过一次徒步穿越晋陕黄河大峡谷的活动,有23人参加,当时就来到过统万城。
感到不可理解的是5年前还有人管理,每人收20元的门票;而现在竟然无人管理了。
满地的陶片瓦砾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远古的信息似乎都凝固在其中。
在进统万城高台之前的一处谷沟处,一条小得不能再小的水溪在谷底静静地流淌,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无定河。无定河发端于陕西省白宇山,途经毛乌素沙漠南缘,在陕北高原上画了一道弯弯的曲线,最后注入了澎湃的黄河。
其实更令我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是一句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意深挚,情景凄惨,因而也更能使后人一洒同情之泪。
下午旋而即到了宁夏的银川,城内路边的不知名的树开着不知名的花,煞是漂亮。
晚上大家来到有名的“老毛手抓”餐馆,吃了一顿正宗的“手抓羊肉”。
10月3日早上,所以车辆与人员集中在银川郊外的“西夏王陵”路边,大家在一起合影留念。
三关口位于贺兰山中部,距银川约40公里,银川至巴彦浩特的公路正由三关口而过。
三关即从东向西,设头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后人称之为三道关。这里山脉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险峻,十分陡峭,但到三关口处陡然平缓下来,关口地势十分开阔,此关自古即为阿拉善高原进入宁夏平原的重要通道,明王朝十分注意三关口的防务。据载:仅一次修关就派了4000多名军夫。平常这里驻守一名游击将军,统千军以防之。
三关口做为内蒙古阿拉善高原通往宁夏平原主要通道,历史上曾有很多战事发生在这里。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西夏时,就是把三关口做为突破口的。当时三关口称克夷门,是西夏重要屯兵之地,在这里,蒙古军同西夏军展开大战,最后骁勇善战的蒙古军攻占此关,兵锋直指西夏都城中兴府。明代这里更是烽火不断。到了清朝同治年间,在遍及西北的回民反清斗争中,三关口也是回民军与清军屡次争夺的战场。
这是阿拉善左旗的“奇石一条街”。
明路在细细鉴定一块奇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