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一图(101—200)

(2022-12-03 19:06:04)
标签:

每日一图

分类: 2018—2024年的游记
每日一图  101:穿过康定城的折多河
摄于2017年8月3日康定城。康定古为羌地,三国蜀汉称"打箭炉",1939设西康省,省会设康定,1955年改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为州府。从折多山流下来的折多河穿城而过,在泸定汇入大渡河。康定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汇中心。一座跑马山名扬五洲四海;一曲《康定情歌》千古绝唱,醉了天下人。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02:走进鄂西北竹山桃花源
摄于2007年8月8日,那年我和玻璃、燕子、青梅和她的10岁女儿一起前往鄂西北竹山寻访桃花源。中午从驴头峡的松树岭渡口坐船进入武陵峡,溯溪走了2个多小时,来到峡谷中唯一的一户王定喜家,稍坐片刻后我们继续前往,他家的一条大黄狗就始终跟着我们,并且为我们带路。幽谷奇峡,峭壁对峙;宽处溪水秀林,清水环抱;窄处水流踹急,淹没大腿。当夜,我们是在山谷里面择地露营。
游记见:
鄂西北竹山寻访桃花源游记(三):走进武陵峡中的桃花源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03:九宫山石龙峡瀑降
摄于2010年8月8日九宫山石龙峡。石龙峡是九宫山的一个单独的景区,它全长有七公里,是一道神秘的大峡谷,以悬崖、奇石、古树、叠瀑、潭池等组成不同的自然景观,为跨越山溪,建有石拱桥,铁索桥、跳石、栈道等,并以石阶、石径贯通,山路上端有一个“石龙”瀑布,高达60米,宽愈20米;崖下清潭,青石碧水,适于进行”瀑降“户外活动。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04:室韦镇的河对面是俄罗斯
摄于2016年7月30日室韦镇。室韦又叫吉拉林,位于内蒙古额尔古纳市的北端的额尔古纳河畔,一河之隔是俄罗斯小镇奥洛契仅。室韦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是这里是我国两个俄罗斯族民族乡之一。我们来到镇边的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畔游览时,看到对岸的瞭望塔已经废弃,这时对岸也有一群俄罗斯人也正在看着我们这一边。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05:灿烂的野营草地上的野花
摄于2019年4月13日新洲举水河畔。在路上第十届美食炉灶山大王挑战赛在新洲东港村堤外的举水河边草地举办。走向户外,感受春天、感受户外、感受露营、感受野炊,去体会大自然的草地田野的味道。这次美食大赛的主题是挖野菜包饺子。要求现场调馅、和面、包饺子、挖土灶烧柴火煮饺子,绿莹莹的草地上红色的小花正在春天的阳光下抚摸下摇曳着一簇簇花朵。
游记点击:4月13日在路上第十届美食炉灶山大王挑战赛在新洲举水河畔举办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06:远眺黄河香炉寺
摄于2005年10月7日陕北佳县香炉寺。位于佳县古城东门外面临黄河三面绝空一石峰上,香炉寺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石峰最前端有一直径5米,高20余米巨石矗立,它与主峰间隔2米仅一石桥相连,远眺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名。置身其上,如凌绝空际,低头俯看,见黄河汹涌澎湃激流而下。而今横跨两岸的黄河高速公路大桥已经建成,照片上空空荡荡的背景再也拍不到了。
游记点击:十一徒步黄河峡谷、塞上古城、大漠草原游之六:从大漠深处到佳县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07:陕北安塞腰鼓队
摄于2011年正月十五陕北安塞街头。每一年安塞县都举行元宵腰鼓巡游。“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安塞腰鼓起源于榆林横山,是由彪悍的战争场面演绎而来,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安塞腰鼓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性格。表现了陕北人夺取胜利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堪称“中国第一鼓”。
游记见:2011年正月十五去山西陕西黄河两岸过大年、看民俗、赶庙会、闹元宵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08:装八寨的“猪八戒吃人参果”
摄于2006年6月16日装八寨。最美的东西,总是藏得最深;虽然养在深闺,但是它天生丽质终难被隐秘,这就是大悟“装八寨”。装八寨位于大悟夏店二畈村,是一条数公里长的山峦,前面是一个山谷地貌,山后是连绵的大悟山脉。装八寨的奇山怪石发布在U形的山上。这里是驴友首先踏探的户外景点,现在俨然成为户外游的打卡地了。
游记见:大悟夏店装八寨游记与攻略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09:拉卜楞寺大经堂台阶上的喇嘛
摄于2004年10月4日拉卜楞寺大经堂前。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整个寺院共有六大经堂,最大的就是这个闻思学院经堂,又称大经堂。里面有140根柱子,可容纳三四千僧人诵经。每次进大殿前,众喇嘛都提前来到大经堂前台阶上集体高声诵经,等开门后须脱鞋才能进殿。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10:车祸引起的大火现场
摄于2018年7月24日16:39,地点是在从青海省久治县进入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不久的G347国道上,一辆对向的小车几分钟前刚刚出了车祸,翻倒在路边的沟里面,我们刚到的时候准备救人,看到车里面的人都逃出来了,正在他们抢救东西的时候,车头开始着火,不大一会整个车都笼罩在烈火中,一分钟以后火势之大已经没有法靠近了。所以开车在外还是应该安全第一!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11:松鸣岩花儿会
摄于2012年5月17日,松鸣岩位于甘肃政县城南吊滩乡小峡风景区内,是甘肃三大花儿会场之一,也是河州花儿的发祥地。花儿又叫做少年,多表达爱情,是起源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的少数民族情歌,为穆斯林所独有,花儿会也称唱山、浪山场、漫花儿。每年的农历4月26日—28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花儿歌手接踵而至,身穿节日盛装开展花儿演唱。他们听着、笑着,闹着,吆喝着,欢喜着,也忧伤着,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融入了一场盛大的蓝天音乐会。
游记见:2012年5月甘南行之二:松鸣岩花儿会掠影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12:窥
摄于2011年2月16日波罗堡,波罗堡位于陕西横山县无定河南岸的波罗镇波罗村,波罗镇始建于隋朝,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当年唐与突厥、宋与西夏、明与蒙古部落、清与李自成等的征战都在此地展开,“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明清时期这里最为繁盛,人口逾万,店铺林立,而现在的波罗古镇上,只有历尽风霜的小巷、断垣残壁、古寺古塔,每一处都在向我们述说历史的沧桑。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13:大西北高速公路边一瞥
摄于兰州前往西宁的高速公路上,看到公路远方的山崖中间有一藏式庙宇,不知何名?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14:宁夏石头瓜的原产地
摄于2018年10月3日,位于宁夏景泰寺滩乡前往永泰龟城的路边。这里地处干旱川区,石头冲积干旱滩地,适应于种植西瓜、籽瓜,枸杞,由于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氨基酸和锌、钙、钾、硒等微量元素,采用滴灌技术,所以这里的石头西瓜甘甜如蜜,誉满全国。
游记点击:景泰县的明代永泰古城——2018年10.1探幽访古掠陇川之二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15:湖北深山的古教堂
摄于2018年4月7日,在湖北长阳县大堰乡石滚淌村大山里面有一座百年古教堂。1725年9月意大利神甫胥孟德来此地设立担子山堂口,1891年比利时神甫黄赞臣在这里设计并主持修建了现在的石磙淌大教堂。石滚淌古教堂为哥特式教堂,外型呈十字形,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参与活动。这是当天早晨从对面的山岗上拍摄的,高山的春花才刚刚萌发。
游记点击:清太平镇、水布垭、渔峡口、清江画廊、石滚淌古教堂——2018年清明节自驾湖北清江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16:作秀
摄于2014年3月13日越南大叻旧火车站礼堂。大叻旧火车站位于大叻市中心,春香湖东侧,是当年法国人修建的窄轨铁路。现在是一个旅游景点,有一条7公里的窄轨铁路,一个老式蒸汽机车和几节全木质的怀旧车厢,终点站是一个叫做Trai Mat的小镇,沿途可以欣赏到大叻的山地风光。我们赶到车站的时候火车票已经卖完了,只好在车站里面随意参观游览。
游记见:在越南的大叻:行走在战争的边缘—泰柬越三国游之十五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17:额济纳旗胡杨林
摄于2014年10月4日,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三大原始胡杨林之一,这里的胡杨树挺拔高大,苍劲古朴,素有“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之美誉,被视为植物的活化石,系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每当深秋季节,胡杨树叶变得一片金黄,形成胡杨秋色,有的似苍龙腾越,虬蟠狂舞,令人叹为观止。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18:张飞巡街
摄于2010年4月29日阆中古城。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三国蜀汉大将张飞驻阆中达7年之久。张飞伐吴前夕,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身葬于阆中,后人为其建的"桓侯祠"即“张飞庙”。在阆中古城区,每天都有“张飞巡街”的传统仪式,只见一队差人高举着“张”的大旗,敲打着铜锣,魁梧的“张飞”一身黑袍,手持丈八蛇矛,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地坐车而行。
见游记:神仙·川北·古镇·流浪记之三:阆中古城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19:山西古长城上的一座小学校实景
摄于2006年10月1日,我们徒步时正好经过晋西北长城上的歇头场村小学。歇头场村是远离公路的一偏远山村,蜿蜒的山西古长城从村子中间穿过,把村子分成口子内、口子外两个村。我们来到这里时想要点开水喝,一位学校老师的中年妇女客气地把我迎进门,我看见这个房子是一间简陋的教室。还有一位老汉正在炕头的炉子上面烤莜面包的包子和土豆片,他还热情邀请我吃。这是当时偏远山区小学的实景。
游记点击:徒步山西古长城(四):口内外歇头场、南西口的古长城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20:宁夏贺兰山脚下的明长城
摄于2008年9月30日。我们一行8人从宁夏青铜峡市往西,在宁夏与内蒙交界的一个叫“井沟”的地方开始沿明长城徒步。长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项最为雄伟壮观的建筑工程,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标志,张显着民族气势。横亘在贺兰山脚下的长城,一边是内蒙的腾格里沙漠,一边是银川平原,它是草原和荒漠的分界线。也是两个行政区的界线。这段明长城是由黄土夯筑而成,历经几百年,依然屹立。
游记见:2008年十一环游大西北(二):从井沟口向北开始徒步长城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21:湖北来凤卯洞
摄于2018年4月29日,卯洞位于湘、鄂、渝三省交界处的来凤县境内,距百福司镇5公里的S248省道路边。卯洞是一座骑跨在酉水河上的最壮观最雄伟最奇绝的一座天然河洞,在下游不远修建水库蓄水水位上涨以后该洞还有38米高、58米宽、220米长。周边两岸山势嵯峨,悬崖如削,树林森翠,有游船可以前往游览。
游记点击:来凤卯洞、舍米湖摆手堂、鄂湘渝三省碑——2018年五一恩施来凤、湘西龙山自驾游之一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22:六一儿童节沙滩露营
摄于2013年6月1日罗田平湖镇外的巴水河滩。每一年的六一儿童节,在路上俱乐部都会组织儿童节沙滩露营活动,当年是在罗田的平湖镇南的巴水河一处清洁平整沙滩举办的。巴水河发源于大别山区,沿途经过茂密山岗和村庄,水质清澈,水深刚好漫过儿童小腿,适合儿童涉水游玩。
游记见:2013年在路上六一儿童节罗田巴河沙滩亲子露营节活动掠影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23:采的蘑菇都送人了
摄于2017年8月2日四川新龙君坝乡。新龙县位于四川甘孜州中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属雅砻江中游高山峡谷地带,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有卡瓦洛日雪山、雅砻江大峡谷、拉日马草原、措卡瑶池、格日溶洞、康巴汉子的锅庄故乡,风景独特而游人又罕至的地方。我们从新龙县城出来,沿S217省道过君坝乡不远,看到路边树林里有成片的各种各样的野生蘑菇,我们一会儿就采了几袋,虽然很诱人但是还是怕有毒,晚上到达宾馆后还是都送给当地人了。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24:今年五一节户外美食大赛的评委们
摄于今年(2021年)5月1日,第十一届美食炉灶山大王挑战赛五一期间在武汉全民健身中心与五一城市边沿草地星空音乐帐篷节同步举办,这次共有7支参赛队参加了美食大赛。组委会提供了主要食材,各参赛队要求在2个小时内,制作4菜1汤,以色香味形卫生等5个方面综合评分,优胜队获得大会1500元的奖励。这是美食大赛的评委们。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25:黄陂绿林村闹元宵,高擎龙灯上龙王尖
神仙摄于2009年2月7日黄陂绿林村的龙王尖。黄陂长岭镇绿林村地处龙王尖山下,龙王尖是这一带山脉的最高峰,海拔385.6米,主峰顶巅有一座古庙,名曰龙王庙。龙王庙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秋,龙王尖北坡突发山火,龙王庙几成灰烬。正月十三下午我们来到绿林村,下午在众人的簇拥下,龙灯在前两个狮子在中间,锣鼓队在后,众村民手持一只灯笼随后,一百多人的队伍沿着村后面的一条小路,向着高高的龙王尖前往。
游记点击:己丑牛年正月十五元宵看龙灯之二——绿林村篇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26:树上的窥者
摄于2007年3月24日黄陂大余湾。大余湾地处黄陂研子岗镇双泉村,现存50多户石砌屋,大部分至今仍保持较完好,是典型的明末清初时期徽派建筑。村内有若干院落用石条干沏而成,村后面的群山是木兰山余脉,依山傍水,宁静如画。有好奇者攀上高树,隔着高墙,窥视院内。现在该村已经开发成为“景区”了。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27:大别山九峰尖山顶的太师椅
摄于2007年10月1日鄂豫皖大别山九峰尖主峰,它位于于河南商城县最南端的黄柏山,是山体呈东南西北走向的连续九座山峰,主峰为九峰尖,海拔1352.6米,山势险峻,崖壑林立,登高远眺,千峰万壑,尽收眼底。 奇怪的是峰巅上堆叠有几块巨石,而最高处竟然是一太师椅状的石椅,栩栩如生,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块巨石是怎样弄上去的?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28:酉水河边戏水的儿童
摄于2009年5月16日重庆秀山县石堤镇酉水河边,酉水发源于湖北省宣恩县,流经重庆酉阳的大溪镇、酉酬镇、后溪镇,再经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辗转注入湖南沅江,最后流入洞庭湖。清清的酉水河,它是土家族的母亲河,更是游玩的胜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独特的土家民族文化,在这里,可以触摸历史的痕迹,可以聆听远古的天籁之音。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29:移民前瑶族村寨的粮仓
摄于2008年8月21日荔波县瑶山瑶族乡菇类村。这里是贵州历史上最穷的“三山”地区白裤瑶,照片上我们当时所看到的村寨的情况:为了防止野兽的侵害,每家的粮仓都搭在陶罐上面。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启动之后,瑶山乡实施开发式扶贫和生态移民工程,2017年至2019年,瑶山迎来史上力度最大的搬迁。政府总投入6000余万元,安排居住在深山里的最后246户1045名瑶族同胞当中的206户住进县城的兴旺社区,40户安置在小七孔景区门口的梦柳小镇。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30: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处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上,海拔在650~700米之间,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总面积1126万公顷。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每一年的7—8月,是呼伦贝尔大草原最美的季节:美丽的大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蓝天白云、碧草绿浪、湖水涟漪、牛羊成群、点点毡房、袅袅炊烟,整个草原清新宁静。牛羊群在山坡上吃草。远远望去好似粒粒珍珠撒落在草原上,好似一片绿色的海洋。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31:一脚跨两省
摄于2010年3月19日在前往河南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途中,要从湖北麻城福田河镇双庙关村沿Y042县道进入河南商城长竹园镇时,在两省交界处立有一块路牌,牌两边分别为两省名。大家站在两省公路交界处合影留念。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32:远眺亚青寺
摄于2009年8月3日亚青寺的山坡上。我们几位驴友是第一次从西宁绕玉树,翻过雀儿山沿金沙江到达亚青寺的。亚青寺位于四川白玉县昌台区阿察乡境内,建在偏僻深山一处由昌曲河围成一个半岛,半岛上是世界最大的觉姆(女僧)区,半岛外是扎巴(男僧)区。常年有两万多僧尼在此修炼,以觉姆为主,是藏区很有影响的大寺庙,也是最大的“佛学院”。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33:黄河老牛湾
摄于2006年10月5日,我们几位驴友徒步山西古长城以后来到地处内蒙古清水河县单台子镇的老牛湾。以黄河为界,对面是山西的偏关县万家寨的老牛湾,这里是黄河晋陕大峡谷的开端;也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黄河与长城在这里第一次握手。建成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的老牛湾长城古堡坐落在大峡谷的悬崖峭壁上,是明朝边关防御系统的屯兵城堡,下游不远就是万家寨水库大坝,老牛湾现在已经属于库区范围里面了。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34:端午节上赛龙舟
摄于2012年6月22日崇阳县城的隽水河上,当天是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除了吃粽子之外,最具有激情的当然是赛龙舟了。每年崇阳县各乡镇都要组织大型龙舟比赛,龙舟竞渡,健儿挥桨,两岸欢呼,热血沸腾!一派浓浓的节目气氛。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35:我要飞
摄于2008年12月6日黄陂大顶山。2008年在路上第四届冬季野生存挑战赛在这里举办,50名选手报名参加这次生存大赛,他(她)们只带少许的生活物质,在山区生存两昼两夜,这次活动有四支队伍完成比赛,一支队伍经救援后放弃。照片为另外一群驴友在山上登山游玩途中所摄。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36:满山乌桕红叶时
摄于2012年11月5日湖北大悟青松岭。金秋好时节,大悟赏红叶。地处鄂东北大别山脉西段的大悟县,被誉为"乌桕之乡",春天虬枝沧桑、夏天浓绿欲滴、秋天红叶灿烂、冬天银花闪烁。每年"金秋赏乌桕红叶"已成为大悟的旅游亮点。随着冬日逐步加深,乌桕树中许多黄叶、橙红和明黄的色彩会逐步红艳起来,成为奏响生命最绚丽的华章。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37:大山的泉眼
摄于2012年5月21日我和玻璃徒步穿越甘南光雾山途中。从卓尼县的卡车沟穿越到迭部县扎尕那,必须强过迭山的九天石门垭口,沿途路程艰难,风景壮丽。卡车沟为洮迭古道的咽喉要地,唐宋时与吐蕃的许多战争也发生在这一带,但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当年我们两人重装徒步穿越时,来到海拔3374米的高山无人区,看到前方巍峨恢弘的山壁上有一条瀑布挂在半山腰,后来听当地村民说,这是九龙泉溶洞的喷泉瀑布,据说只会在每月初一、十五两天才会喷发,这种间歇性泉水瀑布有时由于内部巨大的压力冲击而往外喷射数十米之远,形成抛物线形射流。
游记见:2012年5月甘南行之四:风雨卡车沟、穿越九天石门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38:板桥小镇上的熏肉
摄于2006年8月25日恩施板桥镇。当年我们前往当时还没有“开发”的沐抚大峡谷,现在改称恩施大峡谷了。游览完毕以后我们前往30公里的板桥镇住宿。第二天早上镇集市上,看见山里面的村民拿来自家的熏肉摆着卖。我问:“多少钱一斤?”,答:“5元!”,问:“少点?”,答:“四元八!”。因太肥没有买。当地顾客挑选好腊肉后,摊主就会先把客人挑的肉放到煤炉上去烧,烧得滋滋流油,然后扔到放了碱的水里去泡,再拿清洁球在肉的表面拼命擦,不一会儿,一块皮黄肉鲜的腊肉就加工完了。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39:石船
摄于河南信阳商城县达权店镇吴上湾村,距县城25公里,216省道从村边经过。村以内有一酷似船型的天然石状景观,故名“石船”。附近还有石鼓、石椅、石人、石狗、石鸡、石蛙等景观,故当地有"石鸡啼、石狗咬,石人撑着石船跑"的民谣。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40:恩施宣恩富硒茶园
摄于2017年4月30日恩施宣恩洗草坝途中的茶园。该地种茶历史悠久,富硒。其味甘,汤色清绿明亮,似熟板栗香。泡头杯水,汤清色绿,甘醇初露;二杯水,汤色浑绿中透淡黄,熟栗香郁;三杯水,汤碧泛青,芳香横溢。此茶若密封在坛子里,第二年饮用,其色、香、味、形不变,并有新茶之特色,故有“甲子翠绿留乙丑,贡茶一杯香满堂”之说。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41:玉树格萨尔王铜像
摄于2009年7月28日,此时距离玉树7.1级大地震之前不到一年。据说地震发生时,满城废墟中惟有格萨尔王铜像仍然高高地矗立在广场中间,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信心与希望,藏民们说格萨尔王铜像不到,玉树就不会倒。在蜚声中外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王被塑成为神龙三合一的英雄。他身躯魁梧如山,心胸宽阔如大海,智谋犹如空中闪电,被誉为藏族的英雄。他以惊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抑强扶弱造福人民,英雄气概威震天地,传承万古。在玉树结古镇格萨尔广场上,威严的格萨尔在坐骑宝马上的帅气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42:甘南拉卜楞寺卖虫草
摄于2012年5月23日夏河县拉卜楞寺大街上。正值冬虫夏草收购旺季,有藏民拿来刚刚收购的新鲜冬虫出售、他们用小毛刷小心地刷除虫草上的土,露出黄色的虫体本色。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种植物。是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虫草蝠娥等幼虫尸体的复合物,药材为虫体与菌座相连而成。当时售卖是30—40元一根。至于有没有药效?天知道!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43:准备外出的塔尔寺喇嘛
摄于2012年10月6日青海塔尔寺。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始建于公元1379年。寺院依山势建筑,由众多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等组成,布局严谨,建筑巍峨,金碧辉煌,气势恢宏,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塔尔寺是青海省佛学院的最高学府和黄教的圣地,现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明四大学院。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44:在路上第六届城市边沿金秋户外音乐帐篷节
摄于2013年10月26日的【2013年第六届城市边沿金秋户外音乐帐篷节】。本届帐篷节是由东西湖区政府支持,农业银行冠名,在路上户外运动资讯网、楚天音乐广播主办,地点在东西湖府河外滩。这届帐篷节参加人数超5万人次。车辆超6千台,是武汉市至今算起规模最大的户外嘉年华活动。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45:搭梯上笼
摄于2017年元月27日陕北横山县农贸市场。中国北方以面食为主,馒头就是主食了。市场上卖馒头的商铺都是大批量地制作蒸馍,他们用一台小型煤锅炉生产蒸汽,用一层层摞起来的蒸笼加工馒头,蔚为壮观,自成一景。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46:黄河皮划艇漂流
摄于2015年6月22日黄河从陕西佳县到山西碛口的河道上。这段黄河河道地处黄河晋陕峡谷中段,黄河从内蒙河口镇至山西禹门口,构成了黄河干流上最长的连续峡谷——晋陕大峡谷,它长达725公里,黄河在峡谷里面深涧腾蛟,浊浪排空,峡谷的典型风貌尽集于此,其中又以碛口的“黄河二碛”犹为壮观。当年,在路上皮划艇漂流了乾坤湾及黄河二碛等黄河险段。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47:野火烧不尽
摄于2017年2月6日陕北横山县响水堡镇外的无定河边。无定河是黄河支流全长491公里,也是陕北最大的河流,它也是中国历史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传统分界线,万里长城就修建在无定河边的南岸。历史上沿无定河曾经发生过无数场战争。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到: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当我来到无定河边的时候,河滩上正燃起了熊熊野火,耳边似乎响起了金戈铁马的嘶鸣。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48:山西碛口李家山村
摄于2011年2月12日山西碛口李家山村李建新家。李家山村外形似凤凰,山体与建筑结合之完美,人居环境自然之美叹为观止,古老讲究的窑洞层层叠置错落有致,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它是一座具有文化底蕴的古老村落。正值春节期间我们十一位驴友来到这里,住窑洞、睡热炕、包饺子、吃小米糊,这是早上大家围在一起吃早餐的情景。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49:吴哥窟圣剑寺接受洗礼
摄于2014年2月27日吴哥窟圣剑寺。柬埔寨有举世闻名的“吴哥窟”,它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筑群,它以高棉独特的建筑风格,一直默默地矗立在这块炎热潮湿的土地上,滋养着这里一代又一代高棉人,当地高棉人虔诚地信奉佛教,他(她)们来到寺庙前接受僧人圣水的洗礼。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50:青海门源油菜花
摄于2017年7月22日青海门源。门源县是全国最大的油菜种植区,西起青石嘴,东到玉隆滩,北到冷龙岭,南至大坂山,绵延数十公里,种植面积达50万亩。每年七月中旬,门源的油菜花竞相怒放,花景与当地的蓝天白云、高山流水、和独有的少数民族建筑交相辉映,变幻出一道道独具特色的迷人风光。门源连续举办的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已成为省内外颇有影响力的节日。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51:鹤峰溇水峡谷
摄于2015年5月2日鹤峰溇水峡谷。溇水峡谷位于鹤峰走马镇西27公里的拓坪村,与湖南省桑植县交界,溇水峡谷全长30公里,两边是高耸入云的大山,峡谷高度有500米,峡谷底下的溇水河床狭窄,水流湍急,险滩深潭密布,峡谷属无人区,虽然风光旖旎,但充满着原始、古朴、神秘、幽邃、险峻之美。是湖北游人罕至的原始峡谷之一。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52:溇水峡谷的渔山索道
摄于2015年5月2日鹤峰溇水峡谷的渔山索道。鹤峰边陲的溇水峡谷穿行于高山深谷之中,渔山索道位于鹤峰铁炉白族自治乡鱼山村境内,另一端设在鹤峰走马镇拓坪村,跨越溇水河大峡谷,索道长1300米,单跨长740,,距峡谷底高417米。索道修建于1997年,村民全靠这条索道的“铁篮子”才能走出偏远山村。2015年当地政府终于修建的一条长8公里的村村通公路,才艰难地进入了渔山村的后山村。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53:鹤峰江坪河石拱桥
摄于2015年5月2日鹤峰走马镇。鹤峰溇江是澧水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鹤峰下坪乡,再沿湘鄂两省边界进入湖南桑植县,于湖南慈利县城汇入澧水。溇江长约250公里,有近百公里的河段基本上是无人区。从走马镇沿走桑公路10公里来到山谷下的江坪河边,在这里有一座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湖北之最大单孔公路石拱桥,它建于1989年,单孔净跨106米,宛如一道长虹,把两边的大山连接在一起。大桥北岸有石壁上有一眼山泉,每日寅、午、戌三时涌泉三次,故名三潮水。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54:青海玉树新寨玛尼城
摄于2017年7月22日青海玉树新寨玛尼城。它位于玉树新寨村的新寨玛尼城是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玛尼堆,是于公元1700年前由藏传佛教高僧嘉那活佛创建。新寨玛尼堆的经石据说已达20亿之多,这些经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大的如同桌面,小的仅如鸡蛋。上面均镌刻着佛像或经文,最常见的是藏文六字箴言。虔诚的藏传教徒们认为,念一遍六字真言就相当于念了一卷经,除了口念外,藏人还把这六字真言凿刻在石头上,堆起或送到玛尼堆,就算圆满了一件功德。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55:热云洞奇观
摄于2006年8月25日恩施板桥镇热云洞。热云洞位于板桥镇东南8公里的穿洞村外公路拐弯处,路边有一洞穴。这个洞穴下面还有两个黑黢黢的洞口,明显感到左边冒冷气,右边冒热气。两股冷热气体在特定条件下在洞穴中间形成一层白雾状的分界层,我们当时有幸观察到这种自然奇观。我注意到网络上所有介绍热云洞的资料里,都没有能够记录下这种奇观的真实照片呈现。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56:乌桕红叶红
摄于2012年11月5日大悟青松岭。乌桕俗称木梓,每年秋天大悟的山丘岗地上乌桕树由青转黄、由黄染红,整片树叶似缓缓燃烧的炭火。由山脚蔓延至山岗,红叶随着秋风摇曳,放出熠熠的红辉,红得耀眼夺目。每年秋天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上旬为乌桕红叶最佳观赏期。此时五彩斑斓,绚丽的红叶与蓝天、白云、山川、河流、农舍构成一幅幅金秋画卷,似锦如缎,嫣红烂漫,令人心旷神怡。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57:江孜宗山抗英遗址
摄于2012年8月18日江孜宗山广场。位于西藏日喀则江孜县的宗山上 。宗山周围地势平坦,虽然只有100多米但显得鹤立鸡群,很有军事意义。孜结拉康殿位于宗山顶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英军由亚东入侵西藏,沿途遭西藏人民的抵抗。当英军推进到江孜时,中国守山军民坚守阵地达3月之久,打退了英军多次进攻,终因弹尽援绝,寡不敌众宗山失守。宗山还是西藏旧政府江孜宗所在地,清朝乾隆年间大臣巡边的四块石碑保存完好。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58:卓尼禅定寺
摄于2012年5月19日卓尼禅定寺。禅定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城北的平台上。藏语称“噶丹雪珠林”,始建于1269年,1459年由萨迦派寺院改为格鲁派寺院。1713年康熙帝敕赐“禅定寺”匾额。从此,卓尼寺称“禅定寺”,禅定寺的历史比拉卜楞寺还要早。现在寺内有五大活佛,有三大学院,四大囊钦、五幢佛殿、还有寺门楼和僧舍,约80多幢建筑群;现有僧人200多人。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59:地震前的玉树当卡寺
摄于2009年7月29日。当卡寺位于玉树市南13公里的214国道边的山坡上,海拔3600米。当卡寺由第一世都穆曲杰1190年创建,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是玉树地区最具规模的噶玛噶举寺院之一。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地震,全市2698人遇难,24.6万人受灾,受地质灾害和地震的双重影响,当卡寺被毁,2010年6月20日,政府投资,寺院自筹一部分资金,在玉树北15公里的东风村重建当卡寺。照片为地震前的当卡寺远眺。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60:偷拍
摄于2012年5月24日兰州火车站外路边。我和玻璃两人结束了一次背包户外旅行准备返汉,已买好火车票,离上车时间尚早就在路边台阶上休息,玻璃把帽子随手放在脚下,我在远方正在对他拍照,此时正好有人可能注意到了我俩,恶作剧似地往帽子里面扔了一硬币,玻璃一脸愕然。而此景正好被我偷拍了下来。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61:玉树萨格尔广场上的锅庄舞
摄于2009年7月19日玉树萨格尔广场。为庆祝即将在8月1日通航的玉树机场,当地政府正在组织在通航仪式上的大型锅庄舞,这是在格萨尔广场上排演的现场。几个月以后的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了7.1级大地震,全市2698人遇难,24.6万人受灾。刚刚通航的玉树机场在抢险救灾中起了的重要关键作用。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62:冰沟丹霞
摄于2014年10月5日冰沟丹霞景区,冰沟丹霞景区位于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在213省道上距离张掖市区52公里,距离张掖七彩丹霞10公里,是以赤红的宫殿型丹霞地貌为主的自然风景区。这里的山体经过了多少亿年的风蚀,形成了奇特的宫殿状的丹霞地貌。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63:张掖七彩丹霞原片
摄于2008年10月8日,这是我坐火车第一次前往额济纳胡杨林,返程时前往张掖看丹霞,住在附近当地一位农民家里。正是这位农民首先对外宣传丹霞,使全国消息灵通驴友慕名前往,他开车送我们进到自然状态下的无人山里面看原始的丹霞,在鲜为人知的一处山谷,我们看到了迥然不同的丹霞地貌。此照片为卡片相机原片,尺寸色彩均未作任何调整。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64:驴友进村
摄于2005年9月30日,我们23人从武汉来到黄河边的陕西吴堡,从吴堡古县城徒步前往碛口,经过黄河陡峭河岸边的羊肠小道来到李家沟村,引起村民的好奇:从来没有外地人能够从吴堡县城方向走过来。而如今一条宽广的“沿黄公路”沿黄河两岸贯通南北,成为当地的幸福路、致富路、旅游路。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65: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碑
摄于2018年10月4日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纪念馆位于甘肃陇南市宕昌县的哈达铺镇,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一、三、四三个方面军先后于1935年9月、1936年9月两次到达哈达铺,党中央在这里制定了挥师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战略决策,为中国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哈达铺是红军长征北上的里程碑,万里长征即将胜利完成的转折点,是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66:川西阿察草原
摄于2017年8月1日川西阿察草原。阿察草原位于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区的白玉县阿察镇,海拔3900米,甘白公路穿过这片草原。夏天这里绿草如茵,鲜花满地,许多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整个草原,小雏菊、薰衣草,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儿,在风中微微摆动。在蓝天白云下,花海一望无际、色彩斑斓,令人心旷神怡。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67:香港的正能量无处不在
摄于2014年10月20日香港市中心弥敦大道。当年,在内外乱港势力的操纵下,香港发生了占中乱港事件,一时乌烟瘴气。

每日一图(101—200)

香港警方以最大的克制维护着香港社会的秩序。

每日一图(101—200)

隔着围障,有几位老人正气凛然地大声说道对面的乱港份子。

每日一图(101—200)

我打心里佩服这几位老人,他们才真正懂得要珍惜来之不易的香港安定繁荣。

每日一图(101—200)

我想:有党的正确领导,有伟大祖国作为靠山,有充满正能量的香港广大人民,乱港的跳梁小丑等着哭去吧!果然,历史已经再次证明了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68:草原上的“下马酒”
摄于2016年7月28日呼伦贝尔大草原。到草原上的蒙古包做客,您一定会受到蒙古人热情的欢迎,所以,您还没下车就会看见热情好客的内蒙古人手捧洁白的哈达,举着斟满美酒的银杯,唱着敬酒歌的“下马歌”,在恭候远方的客人,这就是具有蒙古族传统特色的下马酒仪式。主人敬酒时,客人要用双手接过银碗,用无名指轻轻的沾碗中的酒,向上、下、前弹三下,表示敬天、敬地、敬祖宗,然后再一饮而尽。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69:五位老汉在黄河边晒太阳
摄于2017年元月27日陕北佳县荷叶坪村。荷叶坪村坐落在黄河滩上,壮阔的山势,波澜的河水与苍茫的黄土高原相互呼应浑然一体,是古佳州九大渡口之一。上个世纪20年代,荷叶坪村的船夫李思命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一唱,一首感天地泣鬼神的惊世之作就此诞生了。正值冬日,照片上的五位老汉正在村口的石墩上暖洋洋晒太阳,后面就是滔滔的黄河水。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70:迭部扎尕那
摄于2012年8月4日扎尕那。扎尕那位于甘南迭部益哇乡境内,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俊俏岩壁、耸峙壁立、凌空入云、景色优美。随着游人的增多,小村逐渐失去往日的平静,商业的气息开始弥漫起来了。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71:在陕西看壶口瀑布
摄于秋天十月初的黄河壶口瀑布陕西景区观景台。黄河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一般游人在东岸的陕西宜川县壶口乡的壶口瀑布观看,也可以在西岸的陕西宜川县壶口乡观看。而从顺光的角度建议:上午在山西,下午在陕西,在陕西的角度可以看到瀑布在沟底咆哮  看到磅礴的侧瀑。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72:帐篷旁边冒出一朵羊肚菌
摄于2012年5月18日松鸣岩。松鸣岩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山色陡峭秀丽,山间树木茂密,流水穿行其间,古刹、神泉、奇松为松鸣岩三绝。森林覆盖率达37%,海拔2200米。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九,在松鸣岩举行的盛大的“松鸣岩花儿会”。2012年花儿会期间,我和玻璃来到这里,晚上就在树林里面扎营,第二天早上起来,竟发现帐篷门旁边冒出一朵羊肚菌。羊肚菌为世界四大名菌之首、为山珍极品,香味非常独特,据说口感也脆嫩细致回味无穷。可惜随身带了几天放焉了。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73:甘肃莲花山的梯田
摄于2009年7月23日莲花山上。莲花山位于甘肃临夏康乐县八角乡,是佛教与道教共有的圣地,海拔1300米,是旅游避暑的胜地。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当地各族人民在莲花山上举办临夏一带最大的花儿会。这是我们乘车上山途中,看到窗外的山谷里梯田的情景。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74:五峰白溢寨的盘山路
摄于2020年5月3日白溢寨。五峰白溢寨位于湖北五峰老县城五峰镇北10公里处,为四面绝壁的高山古寨,总面积20平方公里,山体险峻雄伟。主峰黑峰尖2320米。白溢寨古来为土家先民抵抗外来侵袭的兵家要塞,寨上自古有东南西北四关扼守绝壁四周入口,仅有一条公路从进白溢寨路口的白渔桥开始,这条大约3公里的盘山路直到坡度有80度的第一级台阶时。然后是四个回型折弯开凿在几乎垂直的险绝峭拨的岩壁上,极为险峻。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75:锡林郭勒平顶山石像
摄于2010年7月17日锡林郭勒平顶山,平顶山坐落在锡林郭勒贝勒克牧场,距离锡林浩特市只有46公里的G207国道路边,它是国家级地质公园。从路边远远的望去,平坦的草原上冒出了10几座山顶犹如刀削般平整的群山,排列有序且悬崖陡立。这是耸立在一处山顶的成吉思汗双面石像。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76:大悟装八寨的“中国猿人”石像
摄于2007年6月10日装八寨。装八寨位于大悟夏店镇二畈村,当时还是“藏在深山人未知”,我和雪山两人骑摩托车千问万寻找到了这里,这个山坡上的“中国猿人”石像当时上面还爬满了藤蔓,天赋神造般的造型令人叹为观止。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77:巴肯山远眺吴哥寺
摄于2014年2月27日柬埔寨吴哥窟。巴肯山是位于吴哥寺西北1.5公里处高67米的一处制高点,是观看吴哥寺的极佳观景点。吴哥寺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为“毗湿奴的神殿”,是12世纪由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兴建的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花了大约35年建造。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78:龙王尖上杜鹃红
摄于2009年4月11日黄陂李集龙王尖。龙王尖古寨位于黄陂李集珍珠岭,海拔385.6米,为大别山余脉。主峰顶巅有一座明代古庙,名曰龙王庙,后被山火烧毁。现山顶有一古寨遗址,断墙残埂犹存,寨内存大小石板屋百余间,龙王尖古寨为湖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春天满山杜鹃花开放的时候,古寨春意盎然。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79:老挝光西瀑布
摄于2018年2月9日老挝琅勃拉邦。琅勃拉邦省位于老挝上寮地区中部,湄公河穿城而过,光西瀑布在琅勃拉邦市西南29公里,是由一个大瀑布和山下多个小瀑布组成的瀑布群。瀑布总高100米,从石灰石山峰倾泻而下,在山下汇集成一个个水池,池水呈仙境般的碧蓝色,如梦如幻,有台阶路可以顺瀑布爬到山顶。光西瀑布的门票是20000kip,折合人民币16元。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80:琅勃拉邦的早市
摄于2018年2月10日老挝琅勃拉邦。对于一位旅游者来说,诳早市是了解当地人们民俗生活的一处好场所,可以贴近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琅勃拉邦是座原始自然的小城,没有高楼大厦,保留着淳朴的民风,这里的早市夜市相当接地气。在湄公河旁边的小巷里,来往的熙熙攘攘的人群。路边紧挨着售卖商品的摊位,人们在摊位上挑拣物美价廉的商品,好不热闹。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81:吃西瓜装样子
摄于2016年5月12日马来西亚的亚庇。亚庇是马来西亚沙巴州首府。也是马来西亚以华人为主的地方,全称哥打京那巴鲁,我们租车前往距离亚庇138 公里的京拿峇鲁国家公园,一个号称是“神山”的地方去玩,在路上的一篷户买了一个西瓜,5马币一个,切开看起来还是蛮漂亮的,可是吃起来一点不甜。不过为了照相,他(她)们还是装作十分满足幸福的样子。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82:黄花涝野炊
摄于2010年3月13日府河黄花涝。黄花涝地处武汉东西湖柏泉农场府河外滩,到了早春时节,河滩上开满了小黄花,当时这里还是不为人知的处女地。在路上第一届美食炉灶王大赛就在这里举行。至今年为止,在路上一共举办了十届美食炉灶王大赛。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83:玉树新寨玛尼石堆
摄于2017年7月26日玉树新寨玛尼石堆。新寨玛尼石堆是世界上最大的玛尼石堆,拥有25亿块玛尼石,形成了一面东西长近300米、南北宽80米、高3米的宏伟石经墙。相传,该玛尼石堆由藏传佛教高僧第一世嘉那活佛多德松却帕旺创建,历经三百多年历史,成为藏传佛教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84:通城黄袍山
摄于2010年5月15日通城黄袍山。黄袍山地处鄂赣二省交界的幕阜山脉中段,位于咸宁通城县塘湖镇荻田村。旧时有仙晒黄袍于此,故称"黄袍山"。山上幽泉怪石众多,白水岩百丈瀑布十分壮观。1927年,罗荣桓领导通城、崇阳农民暴动,黄袍山成为革命根据地之一。所以黄袍山是一座古色文人的山,一座英雄红色的山,一座绿色生态的山。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85:徒步山西古长城
摄于2006年10月1日山西利民堡至歇头场的一段古长城上。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洪武至万历间,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长城。而从山西利民堡向东南方向经歇头厂、西南沟、马头山、大水口至阳方口的明长城大约有70华里。照片上我们看到的是从利民堡至歇头场的一段古长城。昔日的古长城的城墙、垛口、濠沟依稀可见,有的成为立在苍莽地上的几堆黄土,茫然而孤独地立于荒山上。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86:三峡蓄水前的神农溪上游的沿渡河镇风光
沿渡河镇位于巴东县北美丽的神农溪中上游,是前往神农架途中的一座原生态小镇。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第一次下闸蓄水145米时,水位到达距离沿渡河镇还有6公里的罗坪,罗坪以上依然为自然河流的河段,如照片所示。2008年启动175米蓄水以后,照片是所示的沿渡河镇河段已成为库区了。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87:徒步穿越神农顶
摄于2009年5月3日神农架。这是一次徒步穿越了神农顶下山来的公路上,神农顶海拔3106.2米,为华中地区最高的山峰,号称"华中第一峰"。为国家级自然核心保护区,区内以原始洪荒特点著称,高山草甸绵延千里,箭竹林遮天蔽日,高山石林突兀阴森,冷杉刺破苍天,杜鹃争艳夺目,更有众多珍禽猛兽出没其间。这是有人不堪徒步劳累,需要别人架着才能下山的情景。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88:恩施宣恩清水塘石拱桥
摄于2017年4月29日恩施宣恩清水塘。清水塘村是高罗镇山间的一块平地,四面青山环绕,一汪清澈透亮的河水是从源头的地下河涌出,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河水都始终保持清澈,从来没有变浑过,故而得名——清水塘。架在清水塘河渠上的石拱桥正好一十八座,年代最近的有六七十年,年代久远的则已有几百年历史。这座石拱桥名叫永兴桥,石条上长满荒草仍然完好挺立,已经孤独地渡过了漫漫岁月。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89:恩施山村的早晨
摄于2018年4月29日来凤百福司镇。百福司镇位于恩施来凤县西南,地处鄂、湘、渝交界之地。来凤百福司镇舍米湖村地处湘鄂渝三省交界的群山中,土家族先民古称巴人。后迁至恩施、湘西、渝水等地,这里是土家族祖居地,世代事农,民风淳朴,好摆手舞。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90:沙滩上踩气球游戏
摄于2015年5月30日罗田平湖镇巴水河沙滩。巴水河沙滩位于罗田平湖镇,河水清澈,河沙细腻,是城市的儿童玩水玩沙的好地方。之前的每一年六一期间,在路上俱乐部都会在这里举办“六一儿童泼水沙滩节”,开展“捉泥鳅”“沙雕”“踩气球”“水上拔河”“沙滩足球”等有趣的儿童趣味活动。已经举办过九届了。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91:江津中山古镇老街
摄于2016年2月8日重庆中山古镇老街。中山古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原名龙洞场,连绵700米古街上有100多间店铺,明朝时期的老屋夹道的古街,是当年商贾云集、繁华的明证。古街本身就是古镇的一部浓缩的历史。流露出其昔日的风华,是保留不多的明清时代的历史建筑,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景区。可惜就在今年一个月前的6月4日11许,中山古镇老街发生火灾,熊熊大火在古镇街道上蔓延,大量木结构房屋被烧毁了。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92:瓦窑堡革命旧址
摄于2017年10月1日瓦窑堡。瓦窑堡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是土地革命后期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瓦窑堡革命旧址位于陕西子长县城内二道街田家院内,为一排五孔砖窑。1935年12月13日,毛泽东率部长征后到达瓦窑堡,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里举行,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瓦窑堡会议"。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93:陕北的钟山石窟
摄于2017年10月1日钟山石窟。钟山石窟位于子长县城以西15公里的安定古堡,为了纪念谢子长,安定县改名子长县。县城由安定镇迁到了瓦窑堡。安定古堡外有一座被誉为“第二敦煌”的钟山石窟,始建于西晋太和年间,比中国的四大石窟还早,是中国最早、世界罕见的石窟群,共有洞窟18个,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3号窟内有大小佛像一万多尊,人称万佛岩。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94:小河会议旧址
摄于2017年10月1日小河会议旧址。小河会议旧址位于陕西靖边县小河乡小河村,距离县城40公里。1947年7月21日至23日党中央在靖边县小河村召开了扩大会议,毛泽东主持会议,出席者有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杨尚昆、彭德怀、习仲勋、马明方、贾拓夫、张宗逊、王震、贺龙、张经武、陈赓等人。会议主要讨论了战争形势、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部署和各个战场的作战配合等问题,对于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迅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95:天镇县李二口长城
摄于2017年10月5日山西大同~天镇的高速公路上。李二口长城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修筑于明嘉靖年间。长城依山势起伏,因山脉蜿蜒,是典型的夯土长城。嘉靖年间,起初明长城主张放弃山后新平至西洋河等地面,从李二口、瓦窑口直修到永嘉堡。后来认为不妥,重新划定长城走向,将山后的也纳入长城之内,才往山上修到新平堡,这样成为全国除八达岭长城外唯一的一段“错”长城。李二口长城是明代的外长城,是保卫国家的第一关口,曾是抵御日寇入晋的门户壁垒。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96:平型关主战场乔沟
摄于2017年10月5日平型关主战场乔沟。乔沟位于内长城平型关东侧,东北--西南走向,沟长5公里,当年在没有公路的情况下,乔沟自秦汉以来即为京冀通往平型关的交通要道。沟底宽度仅能容下一辆车,走在沟底,从头到尾两侧都是三五十米的陡崖,要想攀到崖顶根本不可能。在这里打伏击整个就是瓮中捉鳖。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林彪的115师在平型关的乔沟伏击了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后续部队及一个辎重车队。经过6个多小时的殊死血战,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取得了八路军出师抗日的首战大捷。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97:咸丰唐崖土司城址石牌坊   
摄于2016年2月7日咸丰唐崖土司城址。咸丰唐崖土司城址位于鄂西南边陲,距县城28公里。主要遗存为明代中后期至清初土家族唐崖覃氏土司治所,占地规模约80公顷。“荆南雄镇”牌坊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是明廷为表彰土司覃鼎的战功而立。为唐崖土司城遗址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遗存,横额中两面分别书写“荆南雄镇”和“楚蜀屏翰”八个大字。唐崖土司城是土司制度的典型例证,是土家族与汉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珍贵文化遗存。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98:骑马打仗
摄于2019年6月1日罗田平湖沙滩。每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期间,都会组织一次亲子沙滩露营泼水节活动,这一年是第九届了。其中在亲子游戏环节中有一项是“骑马打仗”,大人和小孩都玩得不亦乐乎。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199:信仰的力量
摄于川西甘孜石渠色须寺。雪域名刹色须寺位于中国四川最偏远的石渠县城瓦土乡,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创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是康区唯一有能力授“格西”学位资格的格鲁派寺院,每天有很多信徒前来朝拜。藏民族是个全民信教的民族,他们把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来生的憧憬,都寄托在这个无限遐想的转经筒上;他(她)们念诵着六字真言,表示对佛的虔诚,边推动着转经筒,以期望可得脱轮六道轮回之苦。
每日一图 (可看全部200图片)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0443&fromuid=145881

每日一图(101—200)

每日一图   200:横山腰鼓巡游
摄于2017年元月27日横山赵石窑村。赵石窑村地处陕西榆林地区横山县白界乡,正值春节期间,各乡各村都有载歌载舞的秧歌巡游。横山老腰鼓在横山流行甚广,是当地人人熟悉、老少皆爱的一种世代相传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动作矫健有力,威武豪放,步法多变,舞姿优美,鼓点清晰,打法交替穿插,与吹打乐配合,生动活跃,看了使人振奋,给人以力量。

每日一图(101—2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