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
被美国大学开除又法院败诉案例
陈航
半年前一个家长因为儿子被开除找到我们。她的儿子成绩很好,在一所很有名很贵族的文理学院读大二。学生参加学校划艇队,一次练习以后,队友们一起喝酒。酒后,学生和一个美国女同学发生性关系。一个月以后,女孩说当时是被强迫发生关系,上告学校。男生说是两厢情愿。学校经过调查,把学生开除,学生的妈妈亲自到学校上诉,也失败了。
学生妈妈找到我们,我的建议是,不要和学校纠缠了,尽快转学,不要中断学业,走入正轨。
学生的妈妈不甘心,执意上法庭。
后来真的出庭了,学校当然请了最好的律师。后来美国一家报纸在网上发了一则公开的详细报道,登出了家长去法院告学校,然后败诉的过程。因为出庭,所有案件信息马上成为公共数据,报纸把学生的姓名,犯错的过程等等,都登得一清二楚。
这个家长,在经受美国的大学开除,法庭败诉以后,认为美国对她儿子收到歧视,带着学生回国了。学生的学业,在美国已经中断了半年,回国以后,学业至少要再中断半年到一年。
我们分析一下这个案例,这个家长没有搞清楚,学生的学籍,是学校的私产。学校可以给学生,也可以收回。如果学校认为学生不能够达到学校的行为规范要求或者是学术规范要求,就会开除学生。美国的大学,不是中国的居委会,必须接受学生的申诉。一般问题报到学校,系主任或者学院可以做出关于学籍处分的决定。学生可能还有一次申诉机会,一般是在副校长办公室进行。副校长的决定,唯一而最终。学校只需要经过判断,就可以处置学生的学籍,而不需要有100%确凿的证据。学校不是法院,不需要法庭级别的证据。
这个案子,我的分析,学校的处置一定是要开除学生的。原因很简单,学校不愿意惹事。在学校的活动后,女生报告发生强迫性关系,这个事情本身就够学校丢脸的了。如果学校不处置男生,那么女生可能要对男生提出刑事诉讼,同时把学校告上法庭。而男生是有错在先,被开除以后,即使上诉,学校顶多是判决不公。而法官知道,学籍是学校的私产,这好比一个公司开除人,法院不能强制让那个经理再把犯错员工雇佣回去。这个案子,学校是选择对自己风险最小的处理方式。
家长非要赌这口气,结果打击加重,开除了又加上法院败诉。
美国虽然是谁都可以状告谁,但是,法律成本很高。打官司,不一定能赢,也不是有钱就能赢。所以很多的情况,都是双方协商解决,不走到法庭这一步。尤其是关于学籍,开除这类事情。我们的律师已经建议家长,这个案件,家长并没有十足证据证明自己被诬陷,很难赢。可是家长还是要在自己并不熟悉的美国打官司。结果不仅官司输了,还耽误的学业,再次造成对学生的心理伤害,这个很让人痛心。
当时我和家长说,即便是要上法庭,还是由我们先给学生转学,一边读书一边从长计议。家长执意认为,如果官司打不赢,就说明美国太不公平,不可以忍受。我只好苦笑,美国给了你可以打官司的权利,但是更给了你能够第二次继续学业的权利。美国还是比较讲规则的,关键是你如何能做有益的事情,这个大概需要专家的辅导,不能乱闯。
陈航
作于纽瓦克回北京飞机上
(版权所有,欢迎全文转载,必须注明出处:陈航的博客。如果有任何改动,请得到作者书面许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学生妈妈找到我们,我的建议是,不要和学校纠缠了,尽快转学,不要中断学业,走入正轨。
学生的妈妈不甘心,执意上法庭。
后来真的出庭了,学校当然请了最好的律师。后来美国一家报纸在网上发了一则公开的详细报道,登出了家长去法院告学校,然后败诉的过程。因为出庭,所有案件信息马上成为公共数据,报纸把学生的姓名,犯错的过程等等,都登得一清二楚。
这个家长,在经受美国的大学开除,法庭败诉以后,认为美国对她儿子收到歧视,带着学生回国了。学生的学业,在美国已经中断了半年,回国以后,学业至少要再中断半年到一年。
我们分析一下这个案例,这个家长没有搞清楚,学生的学籍,是学校的私产。学校可以给学生,也可以收回。如果学校认为学生不能够达到学校的行为规范要求或者是学术规范要求,就会开除学生。美国的大学,不是中国的居委会,必须接受学生的申诉。一般问题报到学校,系主任或者学院可以做出关于学籍处分的决定。学生可能还有一次申诉机会,一般是在副校长办公室进行。副校长的决定,唯一而最终。学校只需要经过判断,就可以处置学生的学籍,而不需要有100%确凿的证据。学校不是法院,不需要法庭级别的证据。
这个案子,我的分析,学校的处置一定是要开除学生的。原因很简单,学校不愿意惹事。在学校的活动后,女生报告发生强迫性关系,这个事情本身就够学校丢脸的了。如果学校不处置男生,那么女生可能要对男生提出刑事诉讼,同时把学校告上法庭。而男生是有错在先,被开除以后,即使上诉,学校顶多是判决不公。而法官知道,学籍是学校的私产,这好比一个公司开除人,法院不能强制让那个经理再把犯错员工雇佣回去。这个案子,学校是选择对自己风险最小的处理方式。
家长非要赌这口气,结果打击加重,开除了又加上法院败诉。
美国虽然是谁都可以状告谁,但是,法律成本很高。打官司,不一定能赢,也不是有钱就能赢。所以很多的情况,都是双方协商解决,不走到法庭这一步。尤其是关于学籍,开除这类事情。我们的律师已经建议家长,这个案件,家长并没有十足证据证明自己被诬陷,很难赢。可是家长还是要在自己并不熟悉的美国打官司。结果不仅官司输了,还耽误的学业,再次造成对学生的心理伤害,这个很让人痛心。
当时我和家长说,即便是要上法庭,还是由我们先给学生转学,一边读书一边从长计议。家长执意认为,如果官司打不赢,就说明美国太不公平,不可以忍受。我只好苦笑,美国给了你可以打官司的权利,但是更给了你能够第二次继续学业的权利。美国还是比较讲规则的,关键是你如何能做有益的事情,这个大概需要专家的辅导,不能乱闯。
陈航
作于纽瓦克回北京飞机上
(版权所有,欢迎全文转载,必须注明出处:陈航的博客。如果有任何改动,请得到作者书面许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前一篇:来美国读高中风险高
后一篇:如何看待被美国学校开除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