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2012-09-23 13:32:09)
标签:

转载

厚仁教育的薛老师也正在准备一个画册,详细记录这次深入的美国教育。画册会印好发到DC酒店,每人一本。
我们也从学生和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

家长对这次活动的感言和反馈,可以直接告诉薛老师 shan.xue @wholeren.com,或者通过老师或者孩子告诉薛老师。


我们努力让这次活动能成为孩子教育和成长有益。


陈航

    美国的小学教室被称作homeroom。home表示“家”;room表示“房间”。这个单词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家。当我走进教室,就会深深体验到家的感觉:舒服的沙发,柔软的地毯,干净的水池,可爱的喝水杯,丰富的图书,整齐的文件夹,漂亮的学生照片……这样舒适的教室让人感到安逸,放松,也帮助我们中国的孩子很快地融入到美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

    在这个大家庭里,美国的孩子会主动地帮助他们的新朋友,一句问候,一声鼓励,一个拥抱,让我们的孩子倍感温暖,忘记了想家的感觉。

    温暖安逸的教室会让人消除紧张,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他关爱、尊重家庭里的每一个孩子。培养综合型人才在这里首先从教师本身做起。教师身兼数职:语言文化课、社会课、数学课、拼读课。不同的科目赋予教师更多的方法,从多方面引导孩子学习。比如在讲美国各大洲和主要河流时,教师在社会课上通过看地图、描地图让学生找到它们的位置;在语言文化课上通过故事阅读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历史和特色,这样孩子们就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了美国各大洲和主要河流。

    不同的科目学习相同的内容,让学生感到新鲜,也让听课的中国孩子从开始的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到渐渐明了、主动参与。这里的教师不会剥夺孩子思考与探索的机会。在五年级的教室里,贴着这样一句格言:The object of teaching a child is to enable the child to get along without the teacher.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能够相处得很好。 

    教室里的学生都是三、四个人围桌而坐,教师的活动以小组活动为主。每一项活动,教师很少有示范,而是把规则以书面形式发给各组,小组成员一起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该如何做,然后按照各组的理解来完成游戏。孩子们的探索能力是很强的。尽管他们开始不能完全理解活动的规则,但他们通过一次次尝试,最终实现了成功。而且这种通过自己体验所学到的知识很难忘记。

    在课堂上,我看到咱们的孩子从最开始的羞于开口,独立作战,慢慢地敢于参与,发表自己的想法,甚至帮助其他同学。

    咱们孩子的数学水平在这里应该是一流的,但是这里上数学课的方式更让我们的孩子眼睛一亮:原来数学课竟然可以这样上。孩子们在玩“数字牌”中学习9位数字的比大小;在玩“掷骰子”中了解数字在个位、十位、百位……的不同;在玩“填数字”中,检验孩子对不同位数的理解。他们在游戏中摸索着、讨论着、分享着。

    每个孩子都是待燃的火把,只为驱赶荒原的黑暗。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转载]2012年9月美国之行(十一)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