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情绪的奴隶

标签:
4s店奴隶言语情绪心理学老师杂谈 |
分类: 徐捷作品 |
前两天遇到一件小事,由于对方出言不逊,故我也进行了还击。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当自己受到攻击的时候,怎样才是更理智的做法?
事情源于上周末,在回家的路上我开的车被后面一辆车追尾了。这是我开车以来第一次被撞,看到公司车后侧居然被撞凹了一点,我心疼的同时也很自责。责任认定对方是全责,但他态度蛮横,提出要将车放到他指定的修车点去修理,还要求我先垫付,等他理赔结束再将修车款给到我。很快周一我们的4S店就将车就修好了,我于是致电给他请他去支付费用,他却出口成脏,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听过这么低级别骂人的话,让我脑子里闪过一句话“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气不过还击了几句,但他却将电话挂断了。我想到《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心想用“失语症”去烦他。于是我又接着挂,终于他没办法,只好答应周二赔付。周二他购车的4S店来电话说让我自己去取款,由于对方在南山太远,再加上想到那个人恶劣的态度,我坚持让对方将款送来,并要求附上驾照复印件,但他又是一番不堪入耳的谩骂。
他所购车的4S店员工抱怨说,买车一年来他撞车已有八九回,每回都是让别人垫付,再由4S店员工为他跑理赔,而且对帮忙的员工态度恶劣。虽然4S店并无此项义务服务,但他们也是咬牙切齿,敢怒不敢言。于是我的心里更是产生想要好好教训一下他的想法。那一刻真希望自己像周星驰饰演的九品芝麻官,能有把池塘里的鱼给骂跳起来的本事。可我不会,只好上网搜了一些教训他的话,以及要注意的方式,比如声高、连贯。准备好后我又开始不停的致电,要求他尽快赔付。每次都是几番唇枪舌战之后,他把电话挂断,我又接着挂,眼看着自己功力渐涨,最后他实在不胜其烦手机关机了。让我脑子里不禁出现孙悟空被念紧箍咒的画面。至今此人手机都一直处于暂停使用的状态。虽然我“回敬”了他,心里觉得出了口气,但心里却总有一个声音在问自己:这样做是否是最妥当的做法?
我想起小学的时候,同班有位校长的儿子常常仗着自身的大块头欺负同学,同桌的女生常常被他以过桌上的“三八界”的名义,手臂被他用圆规扎得出血。有一次我实在看不过,狠狠一拳过去把他鼻子打得流血了,可能因为练武术的缘故,出手比较重吧。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那么嚣张了。在国外读书时打工的酒店有位主管,她总是欺负其他同事,有一次把我惹急了,追着她打,跑不过就脱鞋仍她,最后她和我道歉,此后对我及大家的态度尊重多了。这两次以武力征服的经验虽然看似都解决了问题,但我想那时年龄小,不知有何更妥善的办法,现在已是成人,应该用更理智的方式去解决才是。
静下心来想想自己这几天的言行,实在有些失态。记得《弟子规》中告诫我们:“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而自己此次自己见人恶不但未内省,怎么反而“即思齐”了?自己本不会骂人,记忆中唯一一次是还在国外读书时,忘了因何事心里很愤怒,于是跑到大海边,对着大海憋了半天,最后也只是用英文小声骂了一句,自己想想觉得好笑也就释然了。怎么此次倒越挫越勇了呢?
现在想来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有些过了,其实伤害者自己也是受伤的人,也许这个人经历了很多不幸的事才导致今天这样吧。虽然他自身的态度又吸引了更多不快的事情。记得在现场的时候,当时就因为他骂中国人都是垃圾等等之类的,一位旁人看不过和他理论,双方大吵一架。其实攻击的人往往因为他们恐惧,没有安全感。他们常常觉得自己处于弱势,因而将自己的恐惧与不安投射到他人身上,用尖刻的话语来壮大自己,以掩盖内心的弱小。他们会伤害人,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正受伤。
心理学老师说过,我们不止通过思想和言语创造了自己的现实世界,同时也在影响着周遭的人。我们对他人的观感,决定了他们在我们面前会呈现出什么样貌;我们的言语会让对方知道,我们对他和他的行为有着什么期望。如果言语中带有批评,他的行为就会如实反映我们所批判的内容。我们的言语有着强大的力量,当我们改变嘴里说出来的话,就会开始改变自己的人生。我想自己的言语让他变得更恶了,自己也有责任。的确,有时释放心中的怒气,确实需要一点儿时间,宽恕别人也需要一个过程。这次的事情只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此人也远未到十恶不赦的地步,只是制造了一些“听觉垃圾”。下一次再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一定要记得尽量要对自己说:“这很正常!”并积极想办法改善不快的局面。不要抱怨,拒绝被对方的负面情绪影响,更不能传染给别人。让自己保持心态平和、情绪健康,不做情绪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