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儿子:你好!
你请我就如何经济地合理地(这完全正确——合理地)利用时间给你提些建议。你抱怨说:“工个一件紧接着一件,转瞬间一天就过去了。原定要做的事情结果没有做完。”从你的来信中,我清楚地知道,在你的身上,压着一大堆书需要读,就像你说的那样,来不及读完建议你要读的全部书籍。
根据我的经验,向你提出几点建议:
1.第一位的和最基本的(关于这一点,早在去年我就写信结你说过)就是善于在听课过程中节约并积累时间。不善于听课,会使大学生的脑力劳动出现“紧急动员”的时候。测验(或考试)前的几天,他就一个劲地死啃课堂笔记本,而在测验的时候,就开夜车,一昼夜只睡两三个小时。他把每天应当做完的工作都堆积到这“紧急日子”里去做。据我计算,这种“紧急日子”、“紧急动员”的日子,在一年之中集中起来,不少于五十天,差不多是全年工作时间的四分之一。这是隐藏着时间不够的一个最主要的根源,必须防止这种“火急地”昼夜不眠地啃课堂笔记的作法。要学会在课堂上思考大纲,天天复习笔记,即使只用两小时也好。我建议你把笔记分成两项(栏)为好:第一项记上简要的讲课内容,第二项记上需要思考的问题;这里要记中心、主要问题。这是个骨架,这门课程的全部知识联结在这个骨架上。这些骨架似的问题,你需要天天思考。要思考清楚,就要天天读书,就像我说过的那样。如果你能按照这个要求对待这门课程,那你就不会有”紧急动员”的日子了,就不需要在准备考试或测验的时候死啃笔记了。课程的骨架是一个独特的大纲,在它的基础上去记忆这门课程的全部材料。
2.如果你想有充裕的时间,那你就要天天读书。天天读,并且要仔细的阅读若干(四一六)页在某种程度上同课程有联系的科学文献。专心阅读、深入思考。你所读的一切,就是你用以治学的知识底子,底子越雄厚,学习越容易。你每天读的东西越多,你的时间后备就越充足,因为在你阅读的东西之中,有千百个接触点,同你在课堂上所学的材料连接起来。我把这些接触点称之为记忆的锚。它们把必须有的知识同围绕着人的知识的海洋连接在一起了。要学会强迫自己天天读书,不要把今天的工作搁到明天。今天丢弃了的东西,明天怎么也补不上了。
3.要从早晨 6
点钟左右开始你的工作日。5 点 30
分起床,作完早操,喝一杯牛奶(不要养成喝茶的习惯,成年以后喝也来得及),吃一个圆面包,开始工作。如果你习惯了自己的工作日从 6
点开始,那就要努力再提早 15—20 分钟着手工作。这是良好的内在动因,能促进整天的工作。
清晨起来,上课以前,用功一个半小时,这是黄金般的时间。凡是早晨我能做到的事,我都要把它做完。三十年来,我都是早晨 5
点开始自己的工作日,一直工作到 8 点。三十本有关教育学方面的书,以及三十多篇别的学术著作,都是利用早晨从 5 点到 8
点的时间写成的。我已经养成了脑力劳动的节律;即使我想在早晨睡觉,也是办不到的;我的全部身心,在这个时间只能从事脑力劳动。
我建议你用早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去从事最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思考理论上的中心问题,钻研艰深的论文,写专题报告。如果你的脑力劳动带有研究的成分,那只能在早晨的时间去做它。所以,你不能逗留到半夜,至少要在
10 点或 10 点半入睡,这要成为自己的作息制度,这是为了解除疲劳。
4.要善于确立自己的脑力劳动制度,这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我是指事物的主次关系而说的。不要把它挤到次要的地位上去。主要的事情要善于安排时间去做。要确定哪些是最重要的学术问题,你能否成为工程师,有赖于对这些学术问题的理解,有一系列的问题是相互渗透的,它们贯穿着许多的学科。主要的学术问题,应当在你早晨脑力劳动中放在第一位去钻研。要善于寻找那些与主要学术问题有夫的、最基本的书籍、科学著作,去仔细、认真地钻研它们。
5.善于给自己创造内在的动因。在脑力劳动中,许多事情并非都是那么有趣的,都是你很想去做的。经常的、唯一的动因就是需要。脑力劳动正是由此开始的。要善于把思想集中在理论的细节上,而且要集中到这样的高度,以致渐渐地把“我需要”变成“我想要”。最有兴趣的工作,总要放在工作快结束时来做。
6.书刊的大海包围着你。在大学的时代,必须很严格地选择你要阅读的书刊。求知心切,好学心强的人什么书都想看。但这是办不到的。要善于限定阅读范围,超越这个范围,那就要破坏劳动定额。但同时也要记住,随时都会出现你预先没有列入计划的必读新书。这就需要有备用时间。如像我已经写给你的那样,这些备用时间,是因善于进行课堂学习、善于做笔记并防止了“紧急动员”的时日而挤出来的。
7.要善于提醒自己:很多活动包围着你。有科学小组,文艺活动小组,运动队,跳舞晚会,许多俱乐部;这些地方都可以消磨时间。而你要表现坚定,要善于选择。因为这些多式多样的活动都具有诱惑力,它们能给你带来很大的损害。娱乐和休息都是需要的,但是不能忘记主要的:你是个劳动者。国家在你身上花了大笔金钱,因此,占第一位的不应当是跳舞,而应当是劳动。为了休息,我主张下象棋,读文艺作品。在极度寂静中,聚精会神地下下棋,这是调节神经系统,使思想条理化的最好方法。
8.不要虚度时光。我指的是空谈,白白地浪费时间。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几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像俗语说的那样,闲聊起来。一小时、两小时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做,任何高明的思想也没有谈出来,而时间却一去不复返了。要善于把自己和同志们的谈话变成充实自己精神世界的源泉。
9.要学会减轻自己今后的脑力劳动,我说的是要善于建立未来的时间后备。为此,必须养成系统地记笔记的习惯。我现在有四十本笔记。每一本笔记都是用作记载关于教育学方面的一个专题的清晰而又仿佛是昙花一现的思想(这些思想“习惯”于只在头脑中出现一次,不再复现)。笔记中我只记录我阅读过的关于这个问题的最有趣的卓越思想。所有这些,将来都是有用的,都能很好地减轻脑力劳动。
1O
对于每一件工作,都要寻找最有效的脑力劳动的方法。避免公式化和老套子。要不惜花费时间去深刻地思考那些同你有关的事实、现象和规律的实质。你对问题思考得越深刻,记忆就越牢固。没有理解之前,就不要费心去记忆,那样做是白费时间。一看就懂的东西,不必细读,浏览一下就行了。但是切忌走马观花地浏览那些费解的东西。任何“走马观花”、“不求甚解”都会迫使你对某些事实、现象和规律,不得不回过头来去多次重新认识。
11.如果住在一个房间里的人们不能协商好去共同严格遵守某些要求,任何个人的脑力劳动都不能顺利进行。因此首先必须严格地约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严禁谈话、争吵,或者做破坏肃静的事情。在集中精力从事脑力劳动的时间,每个人都必须完全独立地进行工作。
12.脑力劳动要求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互相交替进行。要交替地阅读科学文献和文艺书籍。
13.要改掉某些坏习惯,我指的是:开始工作以前闲坐 15 分钟、20
分钟;毫无必要地翻阅那明明知道不要阅读的书本;睡醒了,在被窝里再躺 15 分钟,等等。
14.“明天”是勤劳的最危险的敌人。任何时候都不要把今天该做的事搁置到明天。而且应当养成习惯,把明天的一部分工作放在今天做完。这将是一种美好的内在动因,它对整个明天都有启示作用。
15.任何时候都不要停止脑力劳动,一天也不要停。每天不要丢开书本。每天都要用知识珍品来丰富自己,这是脑力劳动所必须的时间来源之一。
这就是十五诫,我认为,这十五诫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当遵守的。
祝你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你的父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