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之管理启示(文/徐捷)

标签:
《弟子规》孝悌启示徐捷杂谈 |
分类: 徐捷作品 |
文/徐捷
最初了解《弟子规》是出于对宝宝的教育,希望从幼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于是常常将其和《三字经》一起诵读给宝宝听,读得越多,宝宝会背的也就越多,而自己对其内涵也有了越深刻的领悟,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逐渐地发现《弟子规》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公司培训教材,于是特别希望和伙伴们一同分享。春节前已和大家分享了《弟子规》第一堂课,只讲到总叙和入则孝两部分,在接下来的培训课中,还会和大家讲解余下的六个部分:即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
我们知道公司管理贵在形成一种员工自我管理的模式,而管理的实质是人“心”的管理。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公司管理中比服务和品质更重要的东西,是员工的素质、全面伦理道德的管理。而集先贤的思想于一体的《弟子规》已把“仁、义、礼、智、信”的内容具体化,它能帮助我们“束”住人心。
对于公司来说,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公司经营的好坏与发展的前景,关键在人,在于人的素质的高低、人际关系的协调状况以及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的程度。我们知道,英国霸菱银行就是因新加坡一个期货员挪用公款太多,两百多年基业才毁於一旦。全球第七大公司安隆集团,尽管每一年的营业额是数千亿美金,也因是为两个主管在会计上动手脚而宣布破产的。因此,员工的人品是相当重要的。
细读《弟子规》,我们发现其中阐述的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看似小,却往往是我们最无知和薄弱的地方。古人训诫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关怀朋友,都因为心怀感恩,正因为感恩,所以对人对物多了虔诚的敬仰之心,尊敬发至内心,而后谦虚谨慎的做人。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放在公司中来说就是,一个人只有懂得了孝悌,在家孝敬父母才会忠于公司,学会了尊重父母、兄弟,处理好了家人的关系,才会在公司尊重上司、同事,与他们和睦相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兄道友,第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先有了家庭伦理,才会有公司伦理。换言之,公司也应该当家庭一样来管理,让员工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来爱护,把自己当成家的主人来尽全力而为之。
同样的,如果公司的管理人员都能够把孝悌的风气带到公司当中,公司的凝聚力就会增强。而公司只有有了仁德,才会让员工甘于忠诚,甘于奉献。“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作为管理人员,更要修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大学》说:“有德此有人。”自己有了德行才能赢得真正好的人与你一起公事,也才能为公司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规范人的行为的《弟子规》一句话一个道理,一句话一种思想。它在工作中还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指我们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的话马上改正,没有的话也要引起警惕。“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断形成恭敬心。“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讲一个人负责的态度,让条不紊的做事方法扎根。“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讲的就是我们的要养成良好的六常工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