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访佛光山

标签:
领导者好话寺庙愿景佛光山杂谈 |
分类: tsaiyi的作品 |
到达佛光诗,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路两边的旗语:【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这是佛光寺整个团队的基础文化。他们还有四句话的行动纲领:【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给我们导览是佛光寺的义工,他们脸上有微笑,内心有欢喜,做事很细致,处处为我们的方便着想,寺庙的大多数的地方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都能够照相,有问题任何人都乐意帮忙,有许多人都拥有高学历,这是我见到的最有朝气,最有活力的寺庙里的团队,和传统寺庙的庄严、肃穆、严肃的感觉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办有自己的幼儿园,学校,佛教学院,电视台、报纸、网站等等,是一个系统完善,组织有序,产业结构清晰,与时俱进的现代组织。
我们请教佛教的管理之道,义工很热心赠送我们星云大师《佛教对应用管理的看法》的小册子,并帮助解释说明,摘录如下:
- 【三好运动】──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如果大家都说好话,则时时耳根清净;大家都做好事,你帮我,我助你,则彼此相亲相爱;大家都存好心,则处处都有春风、有和平。 如此,人人有秩序,有良善的道德,自然可以进入「无为而治」的管理了。
-
- 「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这十六个字,不只是佛光人的工作信条,也是领导者必须谨记在心的。 能「给」,代表心中有无尽的能源宝藏;肯「给」,才是一种宽宏无私的度量。不过,许多主管喜欢部属言听计从,毕恭毕敬,甚至以磨人为乐,藉此展现自己的权威。其实,领导者能融入大众,「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
-
- 说到「管理」,其实就是在考验自己心中有多少慈悲与智慧。 管理的妙诀,首先须将自己的一颗心先管理好,除了让自己的心中有时间的观念,有空间的层次,有数字的统计,有做事的原则,能合乎时代与道德。 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心里有别人的存在,有大众的利益,能够将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将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以真心诚意来待人,以谦虚平等来带人,才算修满「管理学」的学分。
-
- 人事管理上,必须注意几点原则,如要顾全大局、要明白分工、要知道协调、要用心策画、要全力推动、要向上报告、要知道承担、要追查成果。 此外,主管与属下之间,必须能上下坦诚交流,彼此融和尊重,工作上主动勤奋,能自我厘订计划,平时处事多沟通协调。
-
-
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四种特质或能力,即(一)注意力管理:给部属明确的目标或愿景,以凝聚共同的心力。(二)意义管理:让部属认同愿景之意义。
(三)信任管理:言行一致,诚恳正直,能让部属信赖。
( 四)自我管理:明白自己的优缺点,并且能虚心改进,坚固所长。 -
- 在统理大众上,我觉得「知人、育人、用人、留人」,也是身为领导者要具备的识能。 知人首重了解各人长短,育人要懂得教导部属,用人要公平合理,留人要使之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