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5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研究
最新5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研究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2003版自实施以来,时间已超过10年,在此期间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景区发展都正在发生一系列重要的变化。为了更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国家旅游局自2014年以来开始进行A级景区评定标准的修改。目前新标准尚未颁布,但总体框架已确定,本文根据标准的修改稿,从中解读新标准的一些修改要点。
本次标准修改总体上有“两个不变、三个变化”。
表1-1
|
两个不变 |
1、标准总体框架基本不变 |
|
2、标准总分和要求不变 |
|
|
三个变化 |
1、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变化 |
|
2、资源品质与市场影响评分细则变化 |
|
|
3、将增加不同等级景区的前置条件 |
新标准两个不变
原来A级景区的评定标准由三大部分组成,新标准基本沿用了这个框架,只是在标准二的名称上有所变化。
表1-2
|
原标准 |
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 |
细则二: 景观质量评分 |
细则三: 游客意见评分 |
|
新标准 |
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 |
细则二:资源品质与市场影响评分 |
细则三: 游客意见评分 |
|
变化分析 |
不变 |
名称变化 |
不变 |
细则二名称变化原因:细则二的名称带有观光型景区时代的烙印,在本次修改中,为突出资源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两大评价,名称改为《资源品质与市场影响评分细则》。
表1-3
|
原标准 |
细则一:总分1000分,5A要求950分 |
细则二:总分100分,5A要求90分 |
细则三:总分100分,5A要求90分 |
|
新标准 |
不变 |
||
新标准三个变化
表1-4
|
原八大项 |
新八大项 |
变化分析 |
|
旅游交通130分 |
旅游交通100分 |
减少30分 |
|
游览235分 |
设施与服务300分 |
内容整合,增加65分 |
|
旅游购物50分 |
产品与服务120分 |
内容整合,增加60分 |
|
卫生140分 |
特色文化90分 |
新增加的大项 |
|
邮电服务20分 |
信息化90分 |
新增加的大项 |
|
旅游安全80分 |
旅游安全80分 |
不变 |
|
综合管理200分 |
综合管理120分 |
减少80分 |
|
资源与环境保护145分 |
资源与环境保护100分 |
减少45分 |
|
大项变化类型 |
大项名称和分数 |
|
新增加的大项 |
特色文化90分 |
|
信息化90分 |
|
|
新整合的大项 |
设施与服务300分 |
|
产品与服务120分 |
|
|
分数变化的大项 |
旅游交通100分 |
|
综合管理120分 |
|
|
资源与环境保护100分 |
|
|
基本没有变化的大项 |
旅游安全80分 |
表1-5
【新增加的大项分析】
A
评价子项:文化主题性15分、文化丰富性10分、文化展示20分、文化体验25分和企业文化20分五个部分。
修改解读:把特色文化单独列为一个大项,目的是引导旅游景区更加重视文化建设,切实把培育文化主题、提升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活动、塑造企业形象作为旅游景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任务来抓。
对创5A规划的启示:要充分注重本土特色文化的挖掘和梳理,从旅游主题、重点项目、节庆活动等多方面体现文化特色。
B
评价子项:信息化基础25分、信息化管理25分、信息服务20分和电子商务20分四个部分。
修改解读:目的是引导旅游景区更加注重提高信息化水平,满足旅游景区自身发展和游客对信息化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对创5A规划的启示:要充分注重智慧旅游技术的运用,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新整合的大项分析】
A
评价子项:游览服务50分、咨询服务100分、导览标识系统50分、环境卫生100分四个部分。
修改解读:本大项是由原标准中游览235分、卫生140分、邮电服务20分这三个大项整合而来。其中重点对旅游交通工具的丰富型、游服中心的功能完善、旅游厕所的设施配套进行了修改强调。
对创5A规划的启示:要根据新的标准完善设施与服务,特别是对新修改的打分点进行重点关注。
B
评价子项:购物50分、餐饮30分、住宿20分和其他20分四个部分。
修改解读:本大项主要是原标准中的旅游购物50分和游览中的餐饮设施整合而来。本项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增加了住宿设施的分值20分,原标准中没有住宿设施的要求,说明新的A级景区标准开始提倡休闲度假化的发展导向。
对创5A规划的启示:注重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配套住宿设施。
【分数变化的大项】
A
评价子项:外部交通工具抵达景区的便捷程度10分、依托城市(镇)抵达景区的便捷程度10分、抵达公路或航道等级10分、通景公路20分、抵达景区的公共交通10分、外部交通标识和停车场30分七个部分的内容。
修改解读:新的标准降低了外部大交通的分值,强化了通景交通、接驳系统和标志标识对景区发展的重要性。
其中有几个要点需特别关注,一是增加了通景公路20分,满分的要求是双向四道、路况良好,沿线环境洁化、绿化、美化。二是5A标准的停车场要求从1万平米,改为1000个停车位,并且要求有充电桩、立体车库和自驾旅游服务。
B
评价子项:机构与制度10分、规划25分、门票10分、培训10分、游客投诉及处理30分、景区宣传20分和社会效益15分七个部分。
修改解读:本大项主要内容不变,分数变化的原因一是原标准中的企业形象(32分)和电子商务(30分)被整合到其它大项,二是部分内容分数微调。本项的主要修改是增加了门票价格管理的内容,要求合理定价、不随意涨价等。
C
评价子项:环境质量15分、资源保护30分、环境氛围45分和生态化举措10分四个部分。
修改解读:基本保留了原有评价内容,但对原有内容进行了适当合并与调整。强化了对环境质量的整体评价和对景区整体环境氛围的要求,凸显了景区生态化的发展导向(如采用清洁能源与设施、增加生态教育等)。
【基本没有变化的大项】
A
评价子项:包括游客容量管理30分、安全管理10分、安全救援与应急处置10分、安全设备设施20分和安全宣传10分五个部分。
修改解读:原有内容基本不变,但增加了游客容量管理的内容,要求核定和公布景区的最大承载量。
本细则的名称是由原标准《景观质量评分》改为新标准的《资源品质与市场影响评分细则》,总体框架仍然由资源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两大评价项目构成,但对评价因子、评价依据和要求、等级赋值都进行了调整。
表1-6
|
原标准:《景观质量评分》 |
新标准:《资源品质与市场影响评分细则》 |
|
资源吸引力65分 |
资源吸引力70分 |
|
市场吸引力35分 |
市场吸引力30分 |
资源吸引力修改解读一是把原来的各个小项整合为观赏游憩价值这一项,总分为40分,减少了25分;
二是增加了主题特色魅力这一项,分值为15分,满分标准为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独创性强,具有全国唯一性或引领性;
三是增加了综合消费功能15分,满分要求为综合程度很高,旅游吸引力强大,景区及依托城镇拥有的功能类型达到9种以上,场所的规模与品质和门票之外的人均花费远高于同区同类同级景区的同期平均水平。
这说明A级景区的标准开始注重以旅游消费为重点的转型升级。
表1-7
|
原标准:资源吸引力65分 |
新标准:资源吸引力70分 |
|
观赏游憩价值(25) |
观赏游憩价值40分 |
|
历史文化科学价值(15) |
主题特色魅力15分 |
|
珍稀或奇特程度(10) |
综合消费能力15分 |
|
规模与丰度(10) |
|
|
完整性(5) |
市场吸引力修改解读在市场吸引力上,新标准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删除了主题强化度,将其融合到了资源吸引力的打分中。
表1-8
|
原标准:市场吸引力35分 |
新标准:市场吸引力30分 |
|
知名度(10) |
知名度(10) |
|
美誉度(10) |
美誉度(10) |
|
市场辐射力(10) |
辐射力(10) |
|
主题强化度(5) |
本次A级标准的修改说明中提出,每个大项的评价指标都将分为必备项与非必备项两类。前者用星号标注,为申报相应等级景区的必备条件或前置条件。
这一变化暂时未确定,将后续公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