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言词句的翻译训练25则(中)

(2020-03-04 16:02:16)
分类: 高考专题

16.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迁京兆尹。寻黄门侍郎,转运使。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利,耀卿曰:“是谓以国财求宠,其可乎?”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时夷州刺史杨浚犯赃处死,诏令杖六十,配流古州。耀卿上疏谏曰:“臣以为刺史、县令,与诸吏稍别。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又今暑热不耐,因杖或死,又恐非圣明宽之意。伏望凡刺史、县令于本部决杖及夏暑生长之时,所定杖刑,并乞停减。”帝之。

(选自《旧唐书·裴耀卿传》,有删改)

(1)拜(  )充(  )凡(  )以为(  )宥(  )伏望(  )许( 

(2)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利,耀卿曰:“是谓以国财求宠,其可乎?”

译文:                                   

                                             

(3)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

译文:                                   

                                             

17.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拜广州都督。管内诸州首领,多贪纵,百姓有府称冤者,府官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方庆之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1)旧(  )诣(  )以(  )参饷(  )鞫( )出(  )右( 

(2)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译文:                                    

                                             

(3)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译文:                                   

                                             

18.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字尚真,赵州房子人。进士、茂才异等,调万年尉。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韦氏之变,诏令严促草定。进吏部侍郎,仍知制诰。景云元年,迁吏部侍郎,与宋等同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改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制敕不便,驳正。贵幸有求官者,睿宗曰:“朕非有靳,顾李不可耳!”谏罢金仙、玉真二观,帝虽不从,容之。太平公主干政,欲深自拒绝。

(选自《新唐书》)

(1)第(  )累(  )严促(  )多(  )制敕(  )辄(  )优(  )引(  )附( 

(2)景云元年,迁吏部侍郎,与宋璟等同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

译文:                                   

                                             

(3)贵幸有求官者,睿宗曰:“朕非有靳,顾李乂不可耳!”

译文:                                   

                                             

19.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汉乾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六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居正等修政事,以上意焉。(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三》,有删改)

(1)忤(  )  当(  )  益(  )  副( 

(2)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

译文:                                   

                                             

(3)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

译文:                                   

                                             

20.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蔡道宪,字元白,晋江人。崇祯十年进士。长沙推官。吉王府宗人恣为奸,道宪先治而后启王。王召责之,抗声曰:“今四海鼎沸,寇盗日滋。王不爱民,一旦铤而走险,能独与此曹保富贵乎?”王悟,遣之。

十六年五月,张献忠武昌,长沙大震。湖广巡抚王聚奎远驻袁州,贼不敢进。道宪亦请移岳,聚奎不从。贼果以八月陷岳州,直犯长沙。先是,巡按御史刘熙祚令道宪募兵,得壮丁五千训练之,皆可用。至是之,与总兵官尹先民等扼罗塘河。聚奎闻贼逼,大惧,撤兵还城。道宪曰:“去长沙六十里有险,可栅以守,毋使贼逾此。”又不从

(选自《明史·忠烈三》,有删改)

(1)为(  )抗声(  )谢(  )陷(  )惮(  )先是(  )至是(  )将( 

(2)今四海鼎沸,寇盗日滋。王不爱民,一旦铤而走险,能独与此曹保富贵乎?

译文:                                   

                                             

(3)道宪曰:“去长沙六十里有险,可栅以守,毋使贼逾此。”又不从。

译文:                                   

                                              

2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刑部侍郎伯伯刍尝言:某所居安邑里巷口有饼者早过户未尝不闻讴歌而当炉兴甚早。一旦召之与语贫窘可怜。因与万钱令多其本日取饼以偿之。欣然持而去。后过其户则寂然不闻歌之声谓其矣。及呼乃至谓曰:“尔何辍歌之遽乎?”曰:“本流既大心计转粗,不暇唱《渭城》矣。”从伯曰:“吾思官徒亦然。”因成大

(节选自[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

(1)从(  )鬻(  )未尝(  )镪(  )讴(  )逝(  )噱( 

(2)一旦召之与语贫窘可怜。因与万钱令多其本日取饼以偿之。

译文:                                   

                                             

(3)谓曰:“尔何辍歌之遽乎?”曰:“本流既大心计转粗,不暇唱《渭城》矣。”

译文:                                   

                                              

2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唐崔群为相清名甚重。元和中自中书舍人知贡举既罢夫人李氏因暇日常劝其树庄园以为子孙之计。笑答曰:“余有三十所美庄良田遍天下夫人复何忧?”夫人曰:“不闻君有些业。”群曰:“吾前岁放春榜三十人岂非良田?”夫人曰:“若然者君非陆相门生乎?然往年君掌文柄使人约其子简礼不令就春闱之试。如君以为良田,则陆氏一庄荒矣。”群惭而退,累日不食。(节选自[唐]李冗《独异志》卷下)

(1)清名(  )知(  )贡举(  )岂非……耶(  )以为( 

(2)既罢夫人李氏因暇日常劝其树庄园以为子孙之计。

译文:                                   

                                             

(3)若然者君非陆相门生乎?然往年君掌文柄使人约其子简礼不令就春闱之试。

译文:                                   

                                             

2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郭汾阳在汾州尝奏一州县官不下。判官张昙言于同列:“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汾阳王闻之僚属曰:“自艰难已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致如此。今子仪奏一属官不下不过是所请不圣意。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闻者服其公忠焉

(节选自[唐]赵粼名《因话录》)

(1)敕(  )僚属(  )艰难(  )姑息(  )以是(  )当( 

(2)判官张昙言于同列:“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

译文:                                   

                                             

(3)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闻者服其公忠焉。

译文:                                   

                                             

2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薛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处。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累迁直阁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直阁如故。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遇之,内以心为寄。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谓之曰:“卿天爵[注]自高,非人爵之所也。”

(选自《北史·薛聪传》)

[注]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

(1)方正(  )标致(  )游(  )器(  )膂(  )固(  )荣( 

(2)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

译文:                                    

                                             

(3)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

译文:                                   

                                             

2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郑雍,字公肃,襄邑人。宣仁后其贤,及临政,擢为起居郎,进中书舍人。周以王安石配享神宗庙,雍言:“安石持国政,不能上属任,非先帝神明,远而弗用,则其所败坏,可胜言哉!今以小臣辄肆横议,愿其罪。”从之。吴中大饥,方议振恤,以民习欺诞本部料检,家至户到。雍言:“此令一布,吏专民而不救灾,民皆死于饥。今富有四海,奈何谨圭撮之滥,而轻比屋之死乎?”哲宗悟,追止之。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

(1)知(  )乞(  )配享(  )副(  )横议(  )正(  )欺诞(  )敕(  )料( 

(2)非先帝神明,远而弗用,则其所败坏,可胜言哉!

译文:                                    

                                             

(3)今富有四海,奈何谨圭撮之滥,而轻比屋之死乎?

译文:                                   

                                             

  

1.[参考答案] (1)少(年轻时)、示(给……看)、素(一向)、愿(希望)、是(这)、除(授予官职)、擢(提升)、使(出使)、假(授予,给予)(2)(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要点:说者:推荐的人。骤:急忙。子:您。诣:到。(3)这件事就停止不办了。张宿对此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要点:寝:停止。衔:怀恨。构:陷害。卒为所构:被动句。参考译文韦贯之,名纯,避宪宗名讳,以字行于世。年轻时就考中进士科。德宗末年,有人把韦贯之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举起笏板给人看他所记下来的名字,说:“这是他的姓名,和我是同乡,一向听说他很贤能,希望认识他,然后引荐给皇上。”(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您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韦贯之维诺而已,但几年中始终不肯前往,这件事之后他的官位也没有升迁。永贞年间,韦贯之才被授任为监察御史。有个叫张宿的人,很有口才,受到宪宗的宠幸,被提升为左补阙。张宿将要出使淄青,宰相裴度要替他请求章服。韦贯之说:“此人已备受皇帝宠幸,为何还要再给他优厚的宠幸呢?”这件事就停止不办了。张宿对此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

2.[参考答案](1)敕(命令)、简(挑选)、享(犒劳)、以为(把它作为)、向(刚才)、亏(损害)、美(赞赏)、摄(代理)、未几(不久)(2)在这之前,使者多依从陈国礼节,等到卢恺担任使者,全按本朝礼节,陈国人不能使他屈从。关键词:先是(在这之前)、行人(使者)、从(依从)、及(等到)、一(全)、屈(使……屈从)(3)适逢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和,何妥揭发了苏威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卢恺因与(苏威)事牵连而获罪,皇上把卢恺交给下属官吏(治罪)。关键词:会(适逢)、平(和睦)、阴事(隐秘的事情)、坐(因为)、属吏(下属官吏)参考译文卢恺,字长仁,是涿郡范阳人。周武帝命令各营寨挑出老牛,想用来犒劳战士。卢恺进谏说:“过去田子方赎买老马,君子把它作为美谈。刚才得到明令,想用老牛之肉犒劳战士,恐怕有损仁政之名。”武帝赞赏他的话就作罢了。卢恺转任礼部大夫,为出使陈国的副使。此前,使者多依从陈国礼节,到卢恺任使者,全按本朝礼节,陈国人不能使他屈从。隋开皇初晋爵位为侯爵。一年多后,卢恺任礼部尚书,兼管吏部尚书的事。适逢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和,何妥揭发了苏威一些隐秘的事情。卢恺因与(苏威)事牵连而获罪,皇上把卢恺交给法吏(治罪)。于是将他削职为民。不久,卢恺死在家里。

3.[参考答案](1)辄(总是)、方(正)、因(趁机)、使(出使)、殍(饿死的人)、俞(答应,允许)、以(因为)、服阕(服丧期满)、起(被起用)、使(使者)、屡疏(多次上书)、抗(抗拒,反驳)、罢(停止)、闻(报告上级,奏报)(2)即使让周公制定的礼仪在今天全都恢复了,对这些衰老、瘦弱、饥饿、寒冷的百姓又有什么补益呢!要点:假:即使。制作:制定。补:补益。尽复于今:状语后置。何补老羸饥寒之众:宾语前置。(3)黄河没有变清,不值得亏陛下之德。如今喜好谀喜事的大臣夸大文辞美化这件事,谄佞逢迎的风气一旦开始,献媚的人将接踵而至。要点:张:扩大,夸大。饰:装饰,美化。佞:谄佞逢迎。参考译文杨爵,字伯珍,富平人。20岁时才开始读书。家里贫穷,烧柴来代替蜡烛。到田间耕作时,总是带上书来诵读。嘉靖八年他考中进士,被授予行人的职务。皇帝当时正崇尚礼仪,杨爵趁着出使王府回来,向皇上进言:“臣奉命出使湖广,看到百姓满脸饥色,提着筐子拿着刀,割取路边被饿死的人的尸体吃。即使让周公制定的礼仪在今天全都恢复了,对这些衰老、瘦弱、饥饿、寒冷的百姓又有什么补益呢!”奏书呈上后,得到皇上同意。过了很久,提升为御史,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回家赡养母亲。母亲死后,守孝期满,回朝担任旧职。在这以前,嘉靖七年三月,灵宝县黄河变清,皇帝派人祭祀黄河神。大学士杨一清、张璁等多次上书请求祝贺,御史鄞人周相上奏书反驳说:“黄河没有变清,不值得亏陛下之德。如今喜好谀喜事的大臣夸大文辞美化这件事,谗佞的风气一旦开始,献媚的人将接踵而至。希望取消祭告,停止称贺,下令天下的臣子和百姓不要奏报祥瑞,水灾旱灾蝗灾随时奏报。”

4.[参考答案] (1)幸(到)、乘(趁)、莫若(不如)、骇(使……害怕)、以(率领)、几何(多少)、奈何(怎么样)、因(趁机)(2)朱守殷反叛的迹象刚刚显现,如果延缓对他的进攻就会使他能够做好安排(实施计谋),那么就会城防坚固难以接近。关键词:见(显现)、若(如果)、缓(延缓进攻)、得(能够)、则(那么)(3)明宗拍着大腿感叹说:“使战马肥而让士兵瘦,这是我惭愧的地方。”关键词:髀(大腿)、肥(使……肥)、瘠(使……瘦)参考译文范延光,字子瑰,是临漳人。明宗在位时,他任宣徽南院使。明宗到汴州巡视,走到荥阳,朱守殷反叛,范延光说:“朱守殷反叛的迹象刚刚显现,如果延缓对他的进攻就会使他做好安排(实施计谋),那么就会城防坚固难以接近。因此,趁着敌人没有防备,不如急速攻城,我请陛下拨骑兵五百名,疾驰到城下,用神速之兵使他害怕。”于是他率骑兵五百名,从傍晚驱马飞奔到半夜,跑了二百里路,与守殷的军队在城下作战。朱守殷被杀,汴州平定。第二年,范延光升任枢密使。明宗问范延光战马有多少匹,他回答说:“骑兵三万五千名。”明宗说:“我在军队中四十年,在太原时,马匹的数量不超过七千,现在有战马三万五千匹,却不能统一天下,我老了,马匹再多又怎么样呢?”范延光乘机说:“我曾经计算过,一匹马的耗费,可以养活步兵五人,三万五千匹马的消耗,相当于十五万步兵的消耗。”明宗拍着大腿感叹说:“使战马肥而让士兵瘦,这是我惭愧的地方。

5.[参考答案] (1)累官(多次升官)、方(正)、去(离开)、出(出京)、知(主持、管理)、大家(豪富之家)、痛绳(严厉地制裁)、败衄(挫败)、禽(擒获)、(2)我们这类人应该赶快离开这里,让朝廷知道这世上也有不肯做其下属的人。关键词:吾徒(我们这些人)、去(离开)、庙堂(朝廷)、从官(属官、下属)(3)(真德秀)又遍巡海岸,详细察看地形地势,在重要的地方增兵驻守,来防备意外的情况。关键词:审(详细)、形势(地形、地势)、屯(驻扎、防守)、虞(意料、预料)参考译文真德秀,字景元,是建州浦城人。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考中进士,接着又考中博学宏词科。他逐步升任至中书舍人,兼太常少卿。当时,奸相史弥远正用高官厚禄笼络天下的读书人,真德秀感慨地说:“我们这类人应该赶快离开这里,让朝廷知道这世上也有不肯做其下属的人。”于是极力请求离开朝廷,出京任江南东路转运副使。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真德秀凭借右文殿修撰的身份担任泉州知州。泉州有许多豪富之家,为患乡里,真德秀严厉地制裁他们。海盗在泉州近海作乱,将要逼近州城。官军遭受挫败,伤亡惨重。真德秀祭悼阵亡的将士,并亲自传授应敌策略,终于擒获贼首,战胜了海盗。(真德秀)又遍巡海岸,详细察看地形地势,在重要的地方增兵驻守,来防备意外的情况

6.[参考答案] (1)趋(到)、取(抓捕)、杖(用棍棒打)、次(处所)、素(向来)、掾属(下属官吏)、辄(就)、提举(掌管)、绳治(惩治)、谗(说坏话陷害)、故(……的原因)、厉(鼓励)(2) (张方平)看到马默来报告事情,忽然睁开眼睛仔细地看了他很久,都按照他说的实行,从此把事情委托给他。关键词:白(禀告、报告)、熟(仔细地)、诿(通“委”,委托交付)(3)嫉恨陷害正直之人,实际上有很多。现在要革除多年积累的弊端,来振兴太平,必须首先让官吏履行自己的职责。关键词:恶(嫉恨)、丑(厌恶)、正、直(形名,正直的人)实繁有徒(成语,意思是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去(革除)、积年(多年)、举(履行)参考译文马默,字处厚,单州成武人。考中进士,调任临濮县尉,不久又任须城知县。须城是郓城的治所,郓州的小吏犯了法不能拘捕,马默到官府,把他抓起来在会客的地方用棍棒打,全府的人都震惊。后来的知州张方平向来显贵,下属官吏来到他面前,他大多闭着眼睛不搭理他们。看到马默来报告事情,忽然睁开眼睛仔细地看了他很久,都按照他说的实行,从此把事情委托给他。治平年间,张方平回到翰林院,推荐马默为监察御史行。(马默)遇到事情就直言无所顾忌。刑部郎中张师颜掌管各部府库,惩治不法之徒,众官吏恐惧,以流言蜚语陷害他使他离去。马默尽力陈述其中原因,说:“嫉恨陷害正直之人(的人),实际上有很多。现在要革除多年积累的弊端,来振兴太平,必须首先让官吏履行自己的职责。应该奖励张师颜,鼓励忠正勤劳的人,居其位而不理其事者,就知道应当勤勉了。”

7.[参考答案] (1)故(原来)、外傅(老师)、安用(何必要)、兀兀(勤奋刻苦的样子)、震骇(震惊)、日(每天)、唯(同意)、阑入(擅自闯入)、扺掌(拍着手掌)、摄(使……慑服)、宿将(老将)、直(认为……正直)、策(谋划;策划)、奚以(凭什么)(2)先生生性不检点约束自己,每天追着少年和他们一起手握长矛骑着马,有时拉琴弓发出像雷声一样的声响,在濒江的市集上夸耀自己,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关键词:检束(检点约束)、槊(长矛)、或(有时)、招摇(张扬炫耀以引人注意)句式:招摇江市中,状语后置句 (3)没过多久,先生所谈论筹划的事情都应验了,在这时众人才知道先生并非忘却世情之人。关键词:无何(没多久)、中的(应验)、于是(在这时)、忘世(忘却世情)参考译文邱雨川先生,字羲瑞,家族世代担任沙园所百户先生。邱雨川先生的父亲原来很贫困,不允许他接受老师的教育,时常提着他的耳朵命令他说:“小孩识字只要记住姓氏就可以了,何必要勤奋刻苦地学习成为老博士呢?”先生生性不检点约束自己,每天追着少年和他们一起手握长矛骑着马,有时拉琴弓发出像雷声一样的声响,在濒江的市集上夸耀自己,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当时沿海地区倭寇的船只出没,远近地区的人都很震惊害怕。各位将领每天聚集到军门下,商议战和守的策略。有人同意有人反对,迟疑不决。先生这时擅自来到军门下,拍着手掌陈说自己的办法,仰头手指天空又低头在地上画着,言语铿锵准确好像用烛照着,按数计算着一样。大家都用严厉的目光使他慑服,不久先生走了。老将不认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说:“他只是一个酒徒罢了,怎么能够谈论成败之事,为什么他还喋喋不休呢?”没过多久,先生所谈论筹划的事情都应验了,在这时众人才知道先生并非忘却世情之人

8.[参考答案] (1)孝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卑洼(低洼)、沮洳(潮湿)、没(淹没)、鸠工(召集工人)、畚(用簸箕)、栉比(排列整齐)、称(称赞)、相(帮助)(2) (陶公)遇到穷困的就周济他们,没有能力偿还的,就取出借据还给他们,人们被他所做的好事感动,都称他是有德行的人。关键词:乏(形名,穷困的人)、克(能够)、券(借据)、率(都)、长者(有德行的人)(3)(陶公)拿出白金若干两,帮助官府买进粮食来救济百姓,按惯例被授予八品的散官。关键词:籴(买)、奉例(按着惯例)、拜(被授予官职)参考译文公姓陶,名永恕,字廷德,是晋代陶渊明的后人。永恕生在正统丙辰十月二十八日,为人性情仁厚,在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方面是切实淳厚的。遇到穷困的就周济他们,没有能力偿还的,就取出借据还给他们,人们被他所做的好事感动,都称他是有德行的人。经过铜梁山麓的官道大约有一里,地面大多低洼潮湿,一下雨,泥淖就淹没小腿,陶公为这条路召集民工开挖石方,用簸箕运土修筑堤坝,将方石排列整齐进行修筑,道路于是平整了,行路的人都称赞方便。其他像名山福地,有所兴造,就捐钱出力,来帮助他们完成。他乐善好施也像这样。弘治戊申大旱,(陶公)拿出白金若干两,帮助官府买进粮食来救济百姓,按惯例被授予八品的散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