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 所 认 识 的 柏 青

(2012-03-22 21:36:57)
标签:

柏青

双阳

宋体

希望的田野

美丽的田野

分类: 知青

我 所 认 识 的 柏 

                     

                  冯延飞

 

我认识柏青的时候柏青并不认识我。那时她在台上,我在台下,她是演员,我是观众。是柏青在《棉裤腰》和《狗肉羊汤》等拉场戏中出色的表演使得我对她产生了敬慕,声情并茂的她把整个剧场搅动得风生水起。自那以后我的心中便有了她,也很为剧作家李启高兴:一个作家,摊上了这么一个优秀的演员去创造自己的作品真真是一个幸事。

http://s14/middle/5e14b573hbceadd65c4bd&690所 认 识 的 柏 青" TITLE="我 所 认 识 的 柏 青" />

真正和柏青谋面是在省吉剧团西侧的三楼里,那时我和演员张洪杰都蛰居在那狭长的筒子屋里,那时洪杰还没著名,柏青好像也没著名,两个人都没象现在非常著名。洪杰时常把柏青约来两个人共同给电视台的晚会或什么行业晚会排练小品,因而见面的时候也相互一笑就算打了招呼。柏青这人也没什么架子,赶上饭时就在洪杰家艰苦朴素地对付一口,而且可能因了洪杰老伴的关系柏青又认识了我的老伴,她和我老伴居然比我熟络,有时候站在一起唠唠家常。我觉得柏青这人应该值得敬重,穿得溜光水滑的演员怎么没有一点溜光水滑的架子。

 

http://s8/middle/5e14b573hbbe2e0ca51f7&690所 认 识 的 柏 青" TITLE="我 所 认 识 的 柏 青" />
          我国著名编剧郝国臣与冯延飞(左)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电影《喜莲》,我发现了柏青,更确切地说我发现了柏青在里面的表演,我方才觉得柏青的了不起:她几近本真的表演把人物刻划得几近本真。

她是个天才!

她也应该是个明星!

2002年我的电视剧《希望的田野》在双阳开机,我忽然发现柏青被邀饰演老姐姐这个角色,我有点喜出望外。在住宿外面那水泥台阶上,在暖阳懒怏怏的照耀下我和她不止一次一边嗑着瓜籽一边白云苍狗地聊了许多有用的和没用的,但不管聊什么我们都能聊得很快乐。

我发现柏青这人活得很随和,活得有点漫不经心。可是后来我又发现柏青这人活得又很认真,尤其对工作,对朋友。因其岁数年长,剧组里她被称谓的也很多,她没天都生活在众多的角色里,自然也都为这些角色去分心。但无论怎么分心,她对自己在剧中的角色是最认真的。剧组的人都认为柏青的记忆力超人,从来没看到柏青去刻意背台词,可一到镜头前她的台词最准确无误。这让导演和制片人很满意、也让剧组的那些大腕儿、小腕儿刮目相看。因那时我驻在剧组里,因此我们有了许多交流的机会。可能我们都是来自于基层、来自于白城那块土地,自然比别人亲密了许多。

20033月《希望的田野》在中中央电视台一经播出,观众在记住徐大地的同时更记住了老姐姐这个角色。柏青在这个角色上倾注了自己的慈祥、自己的善良、人间的大义、母爱的温馨……可以说柏青的表演支撑了这部戏的成功。而柏青也凭这部戏的表演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了“母亲”这个角色的专业户。

我真的很感激她。

我更对她发自内心地产生了敬重。我敬重的除了她的表演,更敬重的是她并没有变得张扬起来。依然故我,依然是过去的柏青。

平实而率真是柏青的底色,诚恳而善良是柏青的品性,对艺术的孜孜以求则是她的工作作风,正因如此,她在艺术的道路上才能渐行渐远,一直走到今天仍然没有停歇。

后来她又在我的《美丽的田野》和《永远的田野》里饰演七娘和祝奶奶,正是由于她的艺术创造使得这两部作品增色不少,我至今也不敢忘却后两部田野柏青居住的艰苦,但柏青却能坦然处之,唯一不能坦然处之的是她对艺术创造的执着——因为那是她的最爱。

前二年听说诗人李晓艳要给柏青做传,我高兴的不能自己。柏青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传记,也应该有人给她做传,何况又是个女诗人呢!                                                      

我相信这本传记一定会引领我们去解读柏青,解读这个平凡又不平凡的伟大女性。

谢谢柏青!

谢谢李晓艳!

本文刊登在2012年3月21日《松原日报》第五版。

注:冯延飞我国著名编剧,1948年出生在长岭县。读完初中后,由于出身问题,他没有升入高中,年仅17岁的冯延飞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1978年恢复高考后,冯延飞考入了吉林省白城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13年的农村生活充满艰辛,但也正是这种积累,使得冯延飞的作品更贴近生活。从学校毕业后不久,冯延飞就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由他创作的拉场戏《王显能》,在文化部和中国剧协举办的全国首届优秀剧本评奖中,获得优秀剧本奖。《牛得财告状》、《约会》、《醉打电话》等,获得东北三省创作一等奖。主要作品电影连续剧《希望的田野》、《美丽的田野》、《永远的田野》。《希望的田野》这部作品。

    徐大地的原型,是吉林市船营区搜登站镇原党委书记刘保忠。2001年,冯延飞在报纸上看到了刘保忠的事迹,就酝酿着用一部作品来表现这个人物。

    巧合的是,省文化厅也在研究创作以刘保忠为原型的电视剧。由于农村生活底子厚、创作立意新颖,当时在省艺术研究所工作的冯延飞,成了最佳人选。

    为更好地把握《希望的田野》的剧情,将人物准确定位,2001年7月,冯延飞多次深入实地体验生活,获得第一手素材。在仔细琢磨人物性格、形象定位及演员的表演风格和技巧后,他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写完了23集近40万字的电视剧《希望的田野》的第一稿。当年12月,冯延飞开始《希望的田野》第二稿创作,这次创作历时4个月。

    2003年3月,电视剧《希望的田野》作为该年全国“两会”献礼片,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好评如潮。文艺界知名人士在《希望的田野》研讨会上,也高度赞扬该剧的艺术价值。

    《希望的田野》获得极大成功,制片方和冯延飞趁热打铁,开始筹划新剧的编剧和拍摄。经过反复思考,冯延飞决定继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推出“田野”三部曲。即在《希望的田野》之后,再创作《美丽的田野》和《永远的田野》两部农村题材电视剧。2005年10月,电视剧《美丽的田野》又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以“国庆”献礼片播出。继《美丽的田野》之后,《永远的田野》也完成后期制作,并通过了中央电视台审核,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获得好评。(摘自吉林网实习生王海洋记者王晓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