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醒来,老于就嚷嚷着换宾馆,说是招待所的条件太差,且价钱不菲。
早饭后,老于和他同学刘建生联系,给我们找了个宾馆。宾馆在火车站附近,于是我们打的来到六里桥首科路上的花园商务宾馆入住。
老于的同学刘建生在宾馆等我们,待我们安顿好,老于当然陪他同学去了。我们几个一商量,决定去王府井消磨时间。
刚出宾馆,老于打来电话,说他和他同学去现代艺术展馆看展览,车上还空个座,问谁愿意去。我问了朱、晓、和朝敏,没一个去。大家说笑着朝地铁口走去,原本乘10号线,转9号线,再转1号线。但到了地铁口,朱一看线路图,说10号线到9号线只一站,不如我们走一走。

(2013年,单位同事朱明杰。)
没想到这一站很远,走得大家只埋怨朱,朱笑着说我也不知道这一站竟这么远。好不容易来到六里桥西乘上10号线,转1号线到王府井下了车。
如今的王府井大街早已今非昔比啰!宽宽的马路,整洁漂亮,树有荫,草有花,路灯别致,雕塑艺术,路两边早已没了低矮拥狭古朴陈旧的房屋,楼房林立,栉次粼比,既现代又气魄。
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北京逛王府井,街道窄窄的,两边大多青砖瓦屋,大多商铺与小吃店。那时,街道上人潮如海,拥挤不堪,由于商品匮乏,外地游客大多到这里是买时髦的商品的,所以肩扛背驮,热闹非凡。如今的王府井大街上再也找不到昔日的繁华与热闹了,街道上行人寡落,商店里顾客若晨星。没了熙熙攘攘,人声鼎沸,驰名国内外的第一大街一下子寂寞起来,没了昔日耀眼的辉煌。

(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
我们来王府井,既不购物,也不瞧稀罕,只是为了消磨时间。身居王府井大街,情慵意懒,闲步游走,游目四望,大脑记忆的闸门倏开,朦胧中,往昔的画面影影绰绰,历历在目,好像就在昨天。
走不多远,来到王府井百货大楼前。王府井百货大楼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建造的第一座大型百货零售商店,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8万平方米,1955年9月开业,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
百货大楼高高的,钟塔尖尖,直插蓝天,楼身敦厚敦厚,遍体土黄色,一楼雨搭顶端,竖立着一排金黄色的大字——北京市百货大楼。大楼前的广场上,树立着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的半身铜像,铜像基石上雕刻着陈云的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跃神州”。

(2013年,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前。)
推门而进,大楼里宽敞明亮,墙上柱上广告明目,大厅里柜台纵横,商品琳琅,新颖别致、舒适宽敞的环境让进门顾客颇感轻松惬意。游走大厅,东瞧西看,如同看万花筒一般,五彩缤纷的商品极大地满足着购物者的欲望和奢求。徘徊中,想想往昔进楼来,抢购紧俏时髦商品的拼命劲,不禁哑然失笑。时光荏苒,天翻地覆,同样是走进王府井百货大楼,往昔为购物欲望,如今却是消闲观花,差别之大令人唏嘘不已。看完一楼看二楼,逛着逛着便没了兴趣,一声呼啸“走”,众人皆应之。于是,走出了王府井百货大楼。
出王府井百货大楼,继续沿街前行,走不多远,来到天主教堂前。王府井天主堂,俗称东堂,又名圣若瑟堂、八面槽教堂,位于王府井大街74号,是耶稣会士在北京城区继继宣武门天主堂之后兴建的第二所教堂。

(2013年,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天主教堂。)
教堂前是一个8000多平方米的长方形广场,广场两侧绿树成行,座椅成排,可供人避暑歇息。踏阶而上,进入广场。广场里空空旷旷,只有两对年轻的新婚夫妇在拍婚纱照。
在广场边站了会儿,移步朝着教堂走去。教堂的建筑为罗马风格,坐东朝西,面阔25米,整体坐落在青石基座上。端目细瞧,只见教堂两层楼房,青砖遍体,底层三个石拱门有序排列,砖鼓为柱,石垒为座;二层两边为长窗,居中为圆窗,长圆相搭,相得益彰;再向上是三座穹顶式钟楼,楼顶立十字架3座,中间一座钟楼高大,两侧的钟楼和穹顶均相对较小。

(2013年,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天主教堂前。)
近前教堂,方才看清教堂的大门紧闭着,只能令人外观。驻足教堂前,望着屋顶高高的钟楼,青灰灰的墙壁,和颇有艺术范的门窗,努力张开想象翅膀,幻境着教堂以往的景象和曾经发生的故事。
据说,教堂堂部空间内有18根圆形砖柱支撑,柱径65厘米,柱础为方形,堂内两侧挂着耶稣受难等多幅油画。据说,以前堂南、西有教室,东有一院,内有花池、平房、楼房,为神父住处。
如今,教堂成了王府井大街上的靓丽景点,繁华的闹市中独辟清幽,利润的搏杀中孤寻安静。刚刚穿过繁华与喧闹,倒真觉得来教堂前转转,也不枉来王府井大街一遭。

(2013年,北京王府井大街景色。)
近得大门前,趴在铁栏杆上,可怜巴巴地望着大门。大门紧闭,森严不开,拒人于门外。难睹教堂内的景色,只好怏怏离开,重新回到王府井大街上。
日渐中午,南返而归。路上,瞧着路边有一照相馆让人不禁顿脚。照相馆门脸不大,玻璃门窗,也不奇异,但门头上的招牌却让人震惊。
(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中国照相馆”。)
照相馆门头上的大理石横壁上,突兀着五个红漆大字——“中国照相馆”,全国各地,照相馆能以“中国”冠名的怕是独此一家。据说,该照相馆曾给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拍过标准照,其技艺和经历相当非凡。为佐证,照相馆的玻璃橱窗里还摆放着当年给领袖们拍照的照片,以此佐证,引为骄傲和自豪。
王府井大街曾有的故事太多太多,老店号、老招牌、老工艺、老品牌,多之又多,不经意中,你也许就走进了古老的故事中。

(2013年,在北京王府井大街。)

(2013年,同事朱明杰在北京王府井大街。)
和众人嘻嘻哈哈地沿着大街走走停停,瞧瞧看看,谈笑中不知不觉来到了长安街口。
回首回眸,王府井大街悠长悠长,现代气息与新派的装点满大街飘荡。街道新颖气派了,环境清新靓丽了,但我却明显有一丝别扭扭的,一丝怅然所失。那种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味,早已遥远遥远地离去,再也难返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