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陀飞轮到珐琅彩

(2013-10-21 14:19:25)
标签:

《钟表》

文化

时尚

分类: 文化

  《钟表》2013年第5期  王雷

 

    几年前《钟表》杂志组织过给钟表企业的专利授课,当时正是陀飞轮的热潮。出国参展因为陀飞轮跟历峰集团旗下公司打官司,SWATCH集团旗下品牌来国内告我们陀飞轮的商标侵权。国内厂商之间也是竞争的热火朝天。拼产品,同时也拼价格,作为需要工人手工精密打造的大复杂款的陀飞轮机心,当时国内已经有厂家可以控制成本到1000元出货。自动大三针的瑞士ETA2824裸机心,也要超过千元,ETA2892更是要达到2000多元。
    平心而论,国内发展陀飞轮是想祭出中国制造占领世界的传统战略。中国人是最能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制造小到针头线脑,毛巾内衣,大到通信基站、网络路由器,都能行销世界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工便宜,东西物美价廉。通过物美价廉就可以占领市场,有了市场份额,薄利多销也能挣钱。偏偏到了手表这个事,东西便宜未必有人买,瑞士人做的高端表却经常供不应求,百达翡丽的5002不是超级VIP排很多年的队是根本买不到的。东西卖不上价,市场份额上不去,表厂的日子就不好过。职工待遇上不去,有的把老城区的厂区卖了搞了房地产,厂子搬到偏远的开发区,从老城区搬迁到新开发区后,因为逛街不方便了,生活枯燥了,很多打工人员离职。
    如今国内高端钟表有了新的热点——珐琅彩。所谓珐琅彩手表主要是表盘的一种装饰技术,表壳上也有如飞亚达为神九女航天英雄刘洋特制的手表就在表壳做了掐丝珐琅。珐琅表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在瓷质表盘(氧化铝或氧化锆)上用珐琅颜料绘画后烧制,非常类似清朝的名贵珐琅彩瓷器。这种瓷器是非常名贵的,在上海博物馆和故宫陶瓷馆这样的大馆才有入藏,上拍都是大几千万上亿的极品拍品。另一种是在金属胎上的掐丝画珐琅,高中语文课本,有一篇耳熟能详的叶圣陶先生写作的课文《景泰蓝的制作》,讲的就是这种掐丝珐琅彩的制作工艺。

从陀飞轮到珐琅彩
飞亚达航天系列珐琅表

   

    对钟表加以珐琅装饰,是传统的工艺,很多十八十九世纪的怀表和钟上,都有很多类似的产品。到手表时代,因为表盘面积很小要制作出具有艺术感的产品,难度更大。也是市场热销的品种。有的品牌如斯沃琪集团的Top4品牌雅克德罗就以大明火珐琅著名。宝玑的大三针带日历的5177有两款表盘,一款是最宝玑传统味道的刻花镀银表盘,一款是大明火珐琅表盘,后一种明显更受追捧。百达翡丽数年前封笔的微绘珐琅大师Suzanne Rohr曾谈到微绘珐琅制作的繁复和困难:光是学习这项技艺就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而透过显微镜在直径仅约 4 公分的表面上创作临摹,又相当伤眼睛,以至于平均一天只能工作一两个小时。所以,在种种严苛的条件下,她往往一年只能生产2至3个作品。
    目前国内对于珐琅彩表壳的热度很类似之前的陀飞轮浪潮。瓷板画珐琅和金属胎掐丝珐琅都有不少的厂家推出产品。并且这轮珐琅彩相比之前的陀飞轮热潮有三个特点:一、产品从追求实现复杂功能性结构到追求产品美学的艺术性;二、从压价格到参考国外同等产品打出前所未有的高定价;三、不仅国内传统国营表厂,不少私营表厂也推出了眼前一亮的产品。
   

    一、产品从追求实现复杂功能性结构到追求产品美学的艺术性
    之前的陀飞轮更多的是实现同轴陀飞轮、偏心陀飞轮、立体陀飞轮的功能,对于成品是否美观,上手是否漂亮,设计是否符合黄金分割,色彩搭配,指针和表盘和表冠和壳型是否协调美观考虑并不够。甚至出现卖出的机心装在仿冒假表上卖价更高的情况。这次的珐琅表,从看到的几款产品来说美学上都很到位。牵到了手表是手腕的装饰品这个牛鼻子,整体设计非常优雅,表盘和表针都非常协调。
   

    二、从压拼价格到参考国外同等产品打出前所未有的高定价
    之前国产陀飞轮有低到1000元的产品,如今的珐琅表定价普通4万元左右,这还只是钢壳的定价。这个价位已经能够购买绝大部分的欧米茄和劳力士的主力钢款产品。这样的定价是很有勇气的,也有人提出异议,有的还很尖刻认为是骗钱。对这个问题我的观点,为什么瑞士人做个表定价就可以2万欧,咱们中国人只能做1000元的陀飞轮呢。我们应该为这种定价鼓掌。
   

    三、不仅国内传统国营表厂,不少私营表厂也推出了眼前一亮的产品
    之前生产陀飞轮是需要很强的生产能力的,一般的小厂还确实搞不了。珐琅表相对技术门槛低一点,机心可以选购成熟的瑞士进口机心或国产机心。表盘的烧制私房生产也可以实现,核心竞争力是设计师的艺术功力和画师的功力。这次不仅国营大表厂,不少私营表厂都推出很好的产品。也是很可喜的情况。

    最后谈一下,如何避免发展珐琅表一哄而上,恶性竞争的问题。如今微博的力量是非常强的,前段在微博上针对珐琅表的专利问题在网上掀起了一阵讨论。一家国内企业称自己获得了珐琅表的专利。通过查询,这件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是“一种氧化锆陶瓷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表盘本体,所述表盘本体由氧化锆陶瓷材料制成,所述本体设置指针孔和数个定位孔。”首先来说,实用新型保护的结构,材料本身根本就不是技术方案的限定要素。这件专利保护的范围完全对等于“一种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表盘本体,本体设置指针孔和数个定位孔。”这完全就是公知常识,完全没有专利技术方案的创新性。
    这家公司也申请了发明,但氧化锆做表盘是太公知的技术了。2010年劳力士的绿金表盘欧洲专利EP1887052,申请于2006年7月31日。里面详细介绍了氧化锆做表盘的利弊,好在强度高,不好在于发淡黄色。劳力士为了更好的颜色选用了更白的氧化铝衬底。这个最近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两个事情,一就是大家不是有了个专利号,或者通过实用新型获得了专利证书,就能怎么样了。里面的技术不行,还是不行。这种个人低水平申请占比有多少呢,占到63%。二是要形成内部的协调机制,避免同行间的恶性竞争,让刚刚萌芽的珐琅表无路可走。让中国钟表产业真正挣到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致十年
后一篇:钟表承载爱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