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2019-01-22 11:40:29)
标签:

杂谈

分类: 茉莉讲古

按:1月16日离台赴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的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引发广泛关注。“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记叙了“安史之乱”大背景下颜真卿堂兄、侄被叛军碎尸万段的一段历史,是有关背叛、杀戮、死亡的命运变奏曲,也是“父陷子死”的正气歌。茉莉从艺术性、文学性、创作手法和思想内核等多方面与蔡襄《离都帖》、曹雪芹《葬花吟》进行比较,结合收藏者和后人的评价,赏析《祭侄文稿》。河南偃师、西安、山东费县、江苏句容、浙江安吉县等多地有颜真卿墓和衣冠冢。纸寿千年。迄今1261岁高龄的《祭侄文稿》已非常脆弱。此乃国之重宝,民族文化、精神之魂,不能容忍有丝毫闪失和损坏。颜公在天有灵保佑神帖在日本展出后安全回家,回到华夏民族的怀抱。于公,颜真卿是贞烈忠臣;于私,颜公是茉莉的书法启蒙老师,茉莉倒头就拜。永远爱戴、敬重颜师!一拜再拜:正气长存!天佑中华!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图一(1月16日,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

    1月16日离台赴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的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引发广泛关注。台北故宫出借的除了《祭侄文稿》,还有怀素《自叙帖》这样的国宝。日本也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20多件日本藏颜真卿作品,书法爱好者心向往之的《争座位帖》《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张旭的《肚痛帖》,草书历史上“颠张醉素“同时出现着实难得。还有王羲之法书唐摹本《妹至帖》《大报帖》、《孟法师碑》唐拓孤本、黄庭坚《行书伏波神祠诗卷》、智永《真草千字文》、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唐拓孤本、宋拓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宋拓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苏轼《行书李白仙诗》卷等等。消失了一个世纪的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亦现身。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图二(“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唐代怀素和尚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通篇为狂草,人称“天下第一草书”。)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图三(北宋李公麟作《五马图》 展览现场。古代书画中,历来宋代画作称绝,传世的1200多件宋画,件件是珍宝。李公麟更是被推为“宋画第一人”。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五马图》与范宽《溪山行旅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并列,是历史上最出名的三件宋画。它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此次展览的焦点。《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文稿》,纸本纵28.3公分,横75.5公分,书于唐乾元元年(758年)。钤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全文共计23行,234字,中间涂改有30余字。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可以说是一件保存至今且十分难得的唐代书法真迹。“三大行书”之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为第一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为第二行书,苏东坡《寒食诗帖》为第三行书。这些旷世杰作乃中国文化之瑰宝,中华文明之精神财富,根本就是无价之宝。相比之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现今只有唐人摹本存世。更为重要的是,特殊的历史环境让颜真卿的书风、气节、真情实感在《祭侄文稿》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图四(茉莉小时候临摩过的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

茉莉小的时候就为颜真卿书法的精气神着迷。那时候母亲把颜真卿、柳公权的字帖摆在面前让我随心意选,年龄小又顽劣的茉莉对“颜筋柳骨”根本没概念,全凭眼缘选了颜真卿的字帖,这估计是当年也是现在很多小朋友的经历,望子成龙的焦虑父母们哪里肯放过寒暑假活蹦乱跳、玩疯的娃娃们!还有母亲了解茉莉倔强的个性:不喜欢的东西别说给糖、打板子都没用!可见小姐姐像颜师也是有风骨的,虽然“颜体”最终学成了“茉莉体”。这次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的就有茉莉小时临过的《多宝塔碑》。欧阳修评价颜真卿的书法:“颜公写的字,就像忠臣烈士、有道德的君子。刚见面的时候觉得威严难以接近,看得越久越觉得可爱。”现在想来小时候的茉莉就是被颜公书法的浩然正气所吸引。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图五(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颜真卿是唐代名臣,著名书法家。书风雄伟博大,笔力强劲,充分体现了书法的力量美、阳刚美。他创的“颜体”以平稳端正、质朴厚重闻名于世。

        《祭侄文稿》是有关背叛、杀戮和死亡的命运变奏曲,也是“父陷子死”的正气歌。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图六(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形势图)

人如其字,字如其人。刚正不阿的颜真卿难免遭到朝堂上的奸人排挤。玄宗时期在朝堂上只手遮天的杨国忠,因为他颜真卿出任平原郡太守(今山东陵县)。  颜真卿五十岁时,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这场历时七年之久的内战,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禄山兵变,大军势如破竹,唐玄宗出逃四川,太子在甘肃即位,大唐江山摇摇欲坠,仅靠几位重臣强撑着。彼时,势单力薄的颜真卿固守平原,他的堂兄颜杲卿则出任常山郡太守,坚守在战火第一线。没想到,贼兵进逼,太原节度使却按兵不动,颜杲卿孤城被围成为俘虏。见颜杲卿不肯投降,安禄山以其第三子颜季明的性命威胁,颜杲卿破口大骂,竟被拔去了舌头。最终,颜杲卿和颜季明双双罹难。那一战,“颜氏一门死于刀锯者三十余人,其状惨绝人寰”。两年后待战事稍平,哀恸万分的颜真卿派长侄泉明前去善后,并寻找家人尸骨,却只找回杲卿的一只脚和季明的头骨,遂将杲卿、季明和卢逖归葬长安凤栖原祖茔,并写下了著名“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图七(《祭侄文稿》)

更令人唏嘘的是,《祭侄文稿》并未为颜氏家族忠烈之举画下句号。26年之后,唐朝发生另一次叛乱,颜真卿已经74岁高龄,毅然前往叛军阵营劝降。后来被叛军吊死,享年76岁。颜真卿的人品忠烈,非常受到后世赞赏。他不幸遇害后三军将士为之痛哭,遗体后来被恭迎回朝,为表悼念,唐德宗废朝五日,追赠其为司徒,谥号“文忠”。

       《祭侄文稿》背后是令人悲愤泣血的忠烈传奇。根本谈不上工整。因为它压根不是一幅有意书写出来供人观瞻的“作品”,而是一篇祭文的草稿。让我们细品《祭侄文稿》的祭文内容。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图八、九〔《祭侄文稿》释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口: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迫”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 吾承天泽,移牧(“河东近”涂去)河关.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舍”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

时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农历是戊戌年。农历九月的朔日是为庚午日,初三日壬申, (颜季明的)第十三叔、佩带银印章和青绶带的光禄大夫。加使持节、蒲州诸军事之蒲州刺史。授勋上轻率都尉和晋爵为丹阳县开国候的颜真卿。现今用清酒和多种美食来祭扫赞善大夫颜季明侄儿的亡灵。词曰:惟有你(季明)生下来就很出众,平素已表现出少年人少有的德行。你好像我宗庙中的重器,又好像生长于我们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树,常使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正期望(季明)能够得到幸福和作个好官,谁想到逆贼(安禄山)乘机挑衅、起兵造反。你的父亲(颜杲卿)竭诚尽力,在常山担任太守。我(颜真卿)那时接受朝廷任命,也在平原都担任太守之职。仁兄(杲卿)出于对我的爱护,让你给我传话(即担任联络)。你既已回到常山,于是土门被夺回。土门打开以后,凶逆(安禄山)的威风大受挫折。贼臣(王承业)拥兵不救,致使(常山)孤城被围攻陷氏父亲(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后被杀。好像一个鸟巢被从树上打落.鸟卵自然也都会摔碎,那里还会有完卵存在!天啊!面对这样的惨祸,难道你不感到悔恨!是谁制造了这场灾难?念及你(季明)遭遇这样的残害(被杀后只留头部,身体遗失).就是一百个躯体哪能赎回你的真身?呜呼哀哉!

我承受是上的恩泽,派往河关(蒲州)为牧。亲人泉明,再至常山,带开盛装你首级的棺木,一同回来。抚恤、思念之情摧绝切迫,巨大的悲痛使心灵震颤,容颜变色。 请等待一个遥远的日子,选择一块好的墓地。你的灵魂如果有知的话,请不要埋怨在这里长久作客。呜呼哀哉!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图十(《祭侄文稿》局部)

内行人看出,《祭侄文稿》全文23行,269字(涂改30余字),仅七次蘸墨,第一笔蘸墨后连写53字,可谓激情汹涌,一气呵成。颜真卿写《祭侄文稿》的时候,只为了抒发心中悲痛,根本没有把它当成一次创作。文字排布时疏时密,情绪激越的地方,行书直接变成了草书。写错的地方便随手涂去,墨干了也不管不顾,全文多次出现枯笔,更让人感到悲壮苍凉。“父陷子死”四字,杀笔狠重,收笔迅捷,可见颜真卿的哀愤之情到了最强点,笔下的线条完美抒发出心中奔涌的情感。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图十一(《朱耷与梵高|耷叔,我不要你忧伤(茉莉讲古18)》截图)

  蔡襄《离都帖》和颜真卿《祭侄文稿》有异曲同工之妙,两幅作品虽然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同,共同特点便是心手合一、舔犊情深、泪透纸背。心手合一乃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技法可以重复施展,但创作时的情绪情感殊难再现。《祭侄文稿》的“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和《离都帖》的“长子匀感伤寒七日。遂不起此疾。”,字字泣血!呜呼哀哉!白发人送黑发人!无论是内容和笔法,都让茉莉感受到两位书法大家心脏的痉挛,因为观者的心也在抽搐!“死是动物性的。亡是情感的。死亡是对人类而言的。”这世上打动人心的唯有真情!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图十二《蔡京的叹息(茉莉讲古15)截图》

《祭侄文稿》是伟大的书法作品,除了艺术性还有文学性可圈可点,它记叙了安史之乱大时代背景下的一场旷世悲剧。颜公用言简意赅的语言,鞭辟入里、直指人心!《祭侄文稿》让茉莉想到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女主角林黛玉作古体诗《葬花吟》。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图十三(《葬花吟》)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葬花吟》是曹雪芹《红楼梦》一书中历来最为人所称道,也是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诗篇之一。《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名为咏花,实则写人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正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也是《祭侄文稿》和《葬花诗》相同的思想内核。朋友们,请放下手机、电脑,仔细地想一想你是否发自内心地欣赏他们这样宁死不屈、刚正不阿的人!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图十四(《从李清照到阿三|知识女性的灵魂伴侣和遇人不淑(茉莉讲古20)》截图)

  收藏者和后人对《祭侄文稿》的评价不胜枚举。收藏者鲜于枢在题跋写道,“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余家法书第一。”

清代王顼龄在卷末题跋处写道,“按唐肃宗乾元元年戊戌,至今皇帝雍正二年甲辰,凡九百六十七年。鲁公此书,阅历已及千载矣。非鲁公之忠孝友义,足以感格天地,书法之雄奇变化,至于超神入圣,安能数经兵燹,而纸墨完好,神采焕然若是乎:意必有神物护持,故能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也。为之惊叹无已,爰志数语,以著其流传永久云。” 唐云先生曾评价《祭侄文稿》说:“《祭侄文稿》最具价值的不是在创作之前构思好,而是随着创作冲动的推动下不断地扩展深化而产生于挥运之中的‘无法之法’,是霎那间的灵感所展示的‘无法之法’,是自发的情感流动所激发出的灵光。”

        接下来跟随古墓派传人茉莉拜偈颜真卿墓。河南偃师、西安、山东费县、江苏句容、浙江安吉县等多地有颜真卿墓和衣冠冢。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图十五(偃师颜真卿墓)

偃师颜真卿墓北倚邙山,南坐洛水,墓长宽均为16米,墓前有明清石碑各1通。明朝万历年间,偃师知县吕纯如踏勘中州历史古迹,发现了颜真卿墓,并对其进行了重修。明碑高1.75米,为县令吕纯如撰写的“唐太师颜鲁公真卿墓碑记”。碑文共951字,文中记述了重修颜真卿墓的缘由。清碑高1.45米,为乾隆五十五年三月(公元1790年)太守张松孙和邑令汤毓倬所立,正面正中刻“福唐赠司徒谥文忠颜鲁公之墓”字样。

       颜真卿的祖父、父亲都葬在西安,位于西安市东南三兆村,原有七座坟墓,墓主依次是颜师古、颜勤礼、颜杲卿、颜真卿、颜允南、颜允臧、颜幼舆。今茔地冢碑无存。

        在山东省费县县城东北25公里颜林村,颜真卿墓园占地1300余平方米。原有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为保护、修葺颜林墓庙而立的碑刻5通,至1975年破坏殆尽。1996年在原址重修。颜盛、颜杲卿、颜真卿三墓均加砌石围护。

       江苏省句容市东行香乡为颜氏后裔所在地,他们在龙山南麓原鲁公祠旁土丘为颜真卿墓。墓冢尚在,现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纸寿千年。迄今1261岁高龄的《祭侄文稿》已非常脆弱。《祭侄文稿》是中华民族的绝世珍宝,亦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每一位炎黄子孙都为之自豪,不能容忍有丝毫闪失和损坏。此乃国之重宝,民族文化、精神之魂,一旦失去将万劫不复。颜公在天有灵保佑神帖在日本展出后安全回家,回到华夏民族的怀抱。

       于公,颜真卿是贞烈忠臣;于私,颜公是茉莉的书法启蒙老师,茉莉倒头就拜。作为千千万万受惠于师的书法爱好者、学习者的一份子,茉莉盛赞颜师书法更敬重颜师的人格,请颜师接受我们的深情表白:我们从小爱您,今天仍然爱着您,也将永远爱您敬重您直到生命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中。

        一拜再拜:正气长存!天佑中华!

绝世国宝颜真卿《祭侄文稿》离台赴日展出|“父陷子死”正气歌与“何处香丘”葬花吟(茉莉讲古21)

图十六(颜真卿《祭侄文稿》在东京国立博物展览现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