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人的夏季养生

标签:
杂谈 |
![]() |
![]() |
医学指导
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陈秀华教授;怡健园医疗门诊部冉献立主任
养生口诀
土行人:喜春夏厌秋冬,固肾养脾为根本,黑色、黄色食品最适宜;
金行人:喜秋冬厌春夏,固肝养肺为根本,绿色食品最合适;
木行人:喜春夏厌秋冬,固脾养肝为根本,多吃黄色和绿色食物;
水行人:喜秋冬厌春夏,固心养肾为根本,红色食物为首选;
火行人:喜春夏厌秋冬,固肺养心为根本,白色食品要常吃。
中医讲究天人感应,二十四节气天时不同,养生方法也不同。那么“五行人”夏天应如何进行饮食运动方面的调理呢?
如果你是土行人,应着重针对脾经进行健脾祛湿;如果你是水行人,应多穿黑色的衣服、吃黑色食物———吃黑色的食物能补肾;夏季应养心,要多吃红色食品……近日,一些提倡五行养生的养生馆陆续出现在广州的一些社区,而网上此类的五行养生之说也受到追捧,当然,同时也不乏质疑之声,所谓的“五行养生”究竟是否可信?专家表示,五行学说是中医指导防病治病的重要工具,绝对不是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吃什么颜色的食物这么简单,不应太走极端,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木、火、土、金、水五行人的体质差异以及季节差异,因地制宜进行调理。(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南都网)
木行人
宜养肝气少食酸涩之物
特征:木行人一般肤色苍白、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同时手足灵活、身体弱小、体力不强,人很有才能但非常劳心。
易患疾病:木行人如果不注意调理,易出现血压忽高忽低,眼睛昏花充血、干涩疲劳,头晕目眩,或者食欲减退,腹胀口苦,小便发黄,易怒,女性易出现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的症状,小儿则可能会引起夜惊啼、咳嗽等。
饮食: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蘑菇、萝卜、洋葱、苦瓜、丝瓜、菊花、玫瑰花等;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泡菜、杨梅、酸枣、李子、柠檬等。(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南都网)
运动:多参加郊游、踏青,多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
养生:木行人平时应多敲打胆经,自上而下,每天敲打100-200次。
推荐:双花西米露
火行人
应清热祛湿红色、苦味食物尤佳
特征:火行人皮肤偏赤色,一般脊背肌肉宽厚,步履稳重,走路时背肩摇动;头偏小脸瘦尖,手足较小,对事物的理解敏捷。
易患疾病:火行人表现为面色晃白、失眠多梦、头痛耳鸣、健忘重听,易出现心悸、胸闷心烦、手足冰冷、小便短赤等症状。
饮食:宜多服疏肝解郁、清热祛湿的食物,红色、苦味的食物尤佳,如苦瓜、红豆、蒜薹、枇杷、杨梅、番茄、扁豆、草莓、鲫鱼、瘦肉等。
运动:建议多做春游、踏青等户外活动,并可用下棋、钓鱼等调节情绪。
养生:宜平心定志,保持乐观随和的心态,以益肾养肝。宜戒怒戒躁,否则容易引发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同时火行人可尝试刮痧疗法。
推荐:海带绿豆汤
土行人
应健脾祛湿多吃黄色、甜味食物
特征:土行人皮肤偏黄色,面圆头大、手足较小,但肩背丰厚。腹部较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壮实,全身肌肉丰满匀称。
易患疾病:土行人容易因脏腑内里阳气不足而外感湿邪,易出现腹胀、恶心、腹泻等不适症状,另外还易引起头重体沉、四肢倦怠无力,女性则可能导致便血、崩漏等。
饮食:土行人宜多吃黄色、甜味的食物尤佳,如冬瓜、陈皮、淮山、扁豆、苡仁、鸡蛋花等。
运动:可选择慢跑或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不宜过多地出汗。
养生:土行人要健脾祛湿,可用全身中药熏蒸疗法。
推荐:陈皮茯苓粥
金行人
宜益肺补肾多参与室外活动
特征:金行人一般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
易患疾病:易出现胸闷气短、呼吸费力、气喘、咽喉干痛等症状。
饮食:多吃白色、辛味的食物尤佳,如枇杷、梅子、秋梨、芦笋、慈姑、蜂蜜、水芹、白木耳、花生等。
运动:多参与室外活动,如慢跑、散步、打羽毛球、太极拳等,可加大运动量,最好能有微汗出,也可郊游、踏青以舒展气机。
养生:应保持乐观开朗情绪,戒暴戒怒,以防肝气太过伤及肺气。经络调养方面可循肺经、肾经、督脉进行按摩,并配合灸中脘、肾俞。
推荐:苡仁芡实橘皮粥
水行人
多吃健脾祛湿之品黑色尤佳
特征:水行人体形比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肤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
易患疾病:坐骨神经痛,腰膝酸软,牙齿松动,头发脱落,易有黑眼圈、眼袋,便秘,尿频,性欲减退,宫寒不孕,阳痿遗精,四肢冰冷,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思维迟钝。
饮食:应多吃健脾祛湿之品,佐以调补肝肾之品,黑色、咸味的食物尤佳,如黑豆、桃、杏、龙眼、荔枝、羊肉、狗肉等。
运动:可选择动静结合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或选择慢跑、球类运动等。
养生:可用热敏灸法灸腹部。
推荐:枸杞淮山煲甲鱼(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南都网)
■概念
五行与五脏、五官密切相关
怡健园医疗门诊部冉献立主任介绍,五行的理论源自《黄帝内经》,“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人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在相生相克中维持着动态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按照此学说,中医把人分做五类,即木行人、火行人、土行人、金行人、水行人。就人体而言,人体的五脏与五行有着密切关系: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平衡、五脏调和,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气血的旺盛。人体的五官也与五脏有着密切关系,木(肝)代表目、火(心)代表舌、土(脾)代表口、金(肺)代表鼻、水(肾)代表耳。五行人体质的好坏、强弱的不同是由五行人的虚实而决定的,实则不病,虚则易病。
■有此一说
五行学说不宜机械化简单化
王小姐最近总感觉很疲惫乏力,从一些“五行测算”的网站上查到自己五行缺水,于是根据网上的建议,买了一堆黑色的衣服每天轮着穿,只吃黑色的食物,一段时间以后不仅没见好转人反而瘦了一圈。一些五行养生馆和SPA会所把不同体质的人分到不同颜色的房间,进行不同部位的针灸按摩。
陈秀华教授说,五行对应五色是中医的一种理论,为病人进行调理提供一种方向,但五行的基本规律是很复杂的,绝对不是“黑色属水,所以肾虚的人应多吃黑色食物、多穿黑色衣服”这么简单,所以追求养生的人不能机械而极端地按照五行归属选择颜色,而应因人而异、辨证施治。故建议消费者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五行养生,盲目照搬很可能适得其反。
■Q &A
Q:五行人的分类是否固定不变的?
A:随着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人的体质是会改变的。所以大家如果要中医调理,一定要征求中医师的意见,了解自己的体质后再进行调理。
Q:在中医看来,是否有可能一个人是多种体质?
A: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在中医理论中,关于五行的基本规律是很复杂的,有些人同时具备了金、木、水、火、土中的几种体质,要如何调理,最好征询中医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