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视角

(2010-09-01 10:35:33)
标签:

杂谈

跨文化交际是跨学科的结合物,这些学科包括人类学,文化研究,心理学和交际学。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方向目前已经转为对处理族群关系的研究,对文化共存族群( co-cultural populations)使用的交际策略的研究,即用于应对大多数群体或者主流社群的交际策略的研究。[i]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来自不同民族的人在交流的时候,自然就产生了所谓跨文化交际的现象。例如,一个汉族人与一个藏族人或者与一个维吾尔族人之间面对面交际的时候,当中必然涉及跨文化交际问题。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视角除了英汉跨文化交际研究之外,还应当包括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交际研究。尽管国家推广普通话,但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交际仍然包含着跨文化交际的因素,值得并且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拟就此抛砖。

 

为行文方便,姑且把国内汉族人和来自某一少数民族的人的交际,简称为“汉少跨文化交际”。

在研究“汉少跨文化交际”的时候,首先要提出的问题是用什么语言交际?

如果用汉语交际,那就只有遵循汉语文化交际的惯例。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大多数汉族人来说,所谓“汉少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就意义不大了。只有少数民族才需要进修“汉少跨文化交际”课程,以更有效的与汉族人进行跨文化交际。

 

但是,在所谓“汉少跨文化交际”中,什么人在什么地点以及什么场合进行什么样的(官方的还是非官方的)交际,采用汉语还是少数民族的语言进行交际才是最有效的,应当说是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尽管在正式的或官方场合使用普通话,遵循汉语文化交际的惯例,已是一个不争的共识。

假设一个汉族人到西藏旅游,在与当地的藏民交际时,使用藏语所产生的效果可能远比使用汉语的效果好。汉族人花时间学一点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在到少数民族居住地旅游的时候使用一点他们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例如使用当地语言说你好,谢谢和再见之类的话,肯定会产生一些积极的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够让当地人感受到汉族旅游者对他们的文化的兴趣,至少花了时间来学习他们的语言,虽然只是几个词汇和短语而已。

援藏干部即使只能说一点藏语,只能与当地人进行非常有限的跨文化交际,但是,从跨文化交际心理的角度来看,这种交际本身产生的影响就是当地人倍感到他们的文化受到了尊重,虽然你的当地语只能讲那么几句。

 

 简言之,在所谓“汉少跨文化交际”中,什么人在什么地点以及什么场合用哪一种语言进行什么样的交际,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并且文章当中总得说明之所以选用哪一种语言交际的原因或理由。


 

[i]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in many scholarly fields, is a combination of many other fields. These fields include anthropology, cultural studies, psych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he field has also moved both toward the treatment of interethnic relations, and toward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used by co-cultural populations, i.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used to deal with majority or mainstream populations. Retrieved on August 3, 2010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Cross-cultural_communicatio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