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李清

标签:
旅游 |
分类: 故园寻根 |
李清位于阳新大王殿镇西十里地的笔架山下,与大冶市区隔湖相望。那一片土地虽说现在的行政区划不归大冶管辖,但由于与大冶近在咫尺,人缘血缘上都有理不清的关系。倒回去半个世纪,居住在大冶城关的人很少有不知道李清,没去过湖对岸那一片土地。日本人攻占大冶时,许多大冶人拖儿带女逃到那里生活多年,许多人甚至在那里安家立业。日本人退却之后,那一方又有许多农民随着返乡的难民来到大冶,同样有许多人在大冶安家落业了。三十多年前偶然经过李清的记忆已经模糊,今年趁拜年的机会重访李清,却发现李清远非穷乡僻壤,行走其间,不知不觉迷失了自我。
当地有俗话说:李清靠塔......
却不知道塔旁的李氏宗祠竟然是红十五军组建地!
别处的房屋多是依山傍水,李清的李氏宗祠却是面对村庄面对那一排村庄所依靠的青山!这又是为何?
李清很大,有两千来户户人家,虽然房子做得都连在一起了,但因一条小小的港溪从村子中间委婉而过,因而村子又分分别被称为“港东”“港西".这里的土语和大冶差不多,“港”和“广”同声同音,“港东港西”念出来和“广东广西”一模一样,因此曾有过“要不了一夜功夫就能从汉口跑遍广东广西”的牛话【附近有个叫“巷口”村庄,“汉口”带点鼻音就和“巷口”差不多了】。这里的房屋建筑与大冶很有些不同,无论是装饰还是色彩都保存着相当淳朴的古风古韵,可以看到的古代民居的数量也远比八流吴进以及水南湾多.一般我们这里一个村庄只有一个正堂屋[我只见过姜桥玉一公派下八门的几个庄门连在一起,因此隔不远就可以看到一个正堂屋],而李清呢?港西有四个正堂屋,港西则有八个正堂屋!庄内道路纵横,房屋连成一片,行走其中常常迷失方向。
我去的这天正值港西的凤山庄举行正堂屋落成典礼。庄里庄外装饰了两道彩门,八方的亲戚朋友都被邀请前来看戏。在正堂屋的西边,我就碰到了高中的同学李清州。我直到这次见面才知道他的老家是李清。
四处飞檐下各有一只象首,兴许是取其”世代如意“之寓意吧。
李清的塔并非徒有虚名,这里的人家都时兴建门楼,门楼的横匾上都题有自己撰写短句,很有特色。
那么大的村子的中间居然还有一口水质现在还能饮用的水井,水井旁边还有一口水质不错的水塘。不能不说这是天公造化的杰作。
可以想象这个依山而建的村落过去有很多参天古木。
在一处尚未改建的正堂屋我们看到了其很有特色的风貌。
继续东行就看到了这条小港溪。小溪缘于解放后新筑的李清水库。
这里出去是一片农田,隔畈可以看到对面山坡上零星的房屋,缘港溪下行就可以走进港东。
无论是老房子新房子还是占地范围,现在的港东都超过了港西。
遇到一些在石阶上打牌的年轻人,他们很奇怪的问我:“那些破房子什么看头?”我说:“不管怎么说,那是我们祖先曾经住过的地方啊”。
李清的东边,矮矮的小山上有一座小庙。
走近却见寺名为“金鸡寺”。
这个乡野小寺门前的楹联做得非常工整,口气也是非常之大:“鸡鸣世外三千界 寺倚天堂第一山”
很遗憾,问寺名的来历,里面的人却都不知道.事后我碰到同年爷,他说庙的所在叫金鸡山,寺名是根据山名而来的。也许是营养不良的缘故,寺里菩萨都小小个头,本事当然还是不错的.每年从正月初一,寺里的菩萨就被请到四乡送福.
寺里的菩萨也满有特点。
这座寺庙供奉的菩萨似乎不全是佛教的,我觉得下面这两位更象是道教的仙尊。
没有足够的钱盖更多的殿堂,庙小菩萨多,只好委屈各位大士挤一挤了.
尽管如此,寺里还是专门辟了一间观音堂。观音菩萨是委屈不得的,大部分的香火还得仰仗她老人家呢.
在港东,我徘徊了许久.
不仅因为还有几个正堂藏在深巷之中我没有寻到,也不仅因为这里新建的房屋非常漂亮.
村落还在继续扩大.新铺的水泥路把我们带到更远的前方.
我不知道这个建有七级宝塔的村落过去有着怎样的辉煌,也不知道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诉说着从这里走向五湖四海的儿女的春华秋梦.
脚下的每一步都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借我一双慧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