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逸事
(一)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和苏小妹一家人齐聚花园庆祝,席间以吟诗为乐。
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二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是都要切合此时情景。
苏洵第一个吟诗,只见他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苏辙便站起来摘了瓣腊梅,弹了一下手指,吟道:“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
然后苏小妹也去摘花,苏辙便要笑她是模仿自己,苏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只见里面是一只死了的蝴蝶。
轮到苏轼了,他却一拂石凳,作势骑着马要走,苏洵便叫道:“我儿,答不出来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吟出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家人为之绝倒。
(二)
苏东坡有个好朋友,名叫佛印,是个和尚。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谈论书画、切磋诗文。到了饭口儿,就在一起饮酒、吃肉。和尚本应吃素,但是这位佛印和尚却不然,不但吃肉,而且,最爱吃狗肉。还爱喝酒。大约与他在山东梁山的智深师兄一脉相承。
其实,佛印和尚原先也吃素,并且严守佛家戒条。只是苏东坡嫌他老不给自己面子,自己一个人吃狗肉喝老酒没意思,于是想出一番说辞来。
这天,老苏问和尚:“你为什么不吃肉?”
和尚答道:“出家人不杀生。”
东坡又问:“那你吃米饭么?吃馒头么?吃白菜么?”
“然。”
“这便是了。你想想看,这一碗米饭,有上千粒大米。而每粒米都是一个生命,它们可是水稻的孩子啊!你一口就吞进百十来个,还反复咀嚼,不嚼到出浆儿不算完。
“再说馒头。那小麦在田里,忍过了严冬,饱受多半年的日晒雨淋,辛辛苦苦养育出后代子孙。你可倒好,把人家的孩子拿来,磨成齑粉,还要放到蒸笼里蒸熟了再吃。你这一口下去,吃了几百个小麦的儿郎也未可知!
“还有白菜。每年伏天下种,冬日收藏,来年春暖,方开花结籽。你不等到它开花,便取来将它一刀剖为两半,取出心来,或蘸酱,或糖拌;余下菜叶剁成馅料,还在伤口撒上咸盐。可怜那白菜,淡绿色的血水和着泪水,顺着砧板淌到地上……
“你与那庖丁屠户有什么两样?你每每大快朵颐之时,何曾有丝毫恻隐之心来?你不吃肉,说是不杀生。难道你吃大米、吃馒头就不是杀生么?难道你吃白菜就不是杀生么?依我看来,你们那些所谓‘戒条’全是自欺欺人罢了。你如果想活下去,就得吃,吃什么都是杀生。
“今天,我备了上好的美酒,还烹了香喷喷的狗肉,你就别再坚守什么戒条,玩什么假慈悲了了。来来来,让我们一起吃吧!”
和尚被老苏一番话说得是心服口服,遂应道:“吃!”
(一)一天,苏东坡到妹夫家走亲戚。妹夫秦少游举办酒席,宴会上举杯祝酒,顺口吟出一首绝句诗,一则字谜:“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席间,苏东坡一听就附和,微笑着说:“我有一物两边旁,一边好吃一边香,一边上山吃青草,一边入海把身藏。”这时,苏小妹文思敏捷,脱口而出:“我有一物生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跑不快,长翅飞不起。”他们三人说的都是同一字,你猜到了吗?(答案:鲜)
(二)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遇到佛印正在打坐。苏东坡便在佛印的对面静静地坐了下来,也学佛印打坐。过了约一柱香的时间,两人同时张开眼睛,结束打坐。由于刚打完坐,苏东坡觉得浑身舒畅,满心欢喜。他问佛印说:“你看我现在像什么?”
佛印回答苏东坡:“我看阁下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佛印说自己像尊佛,心中大乐。佛印也问苏东坡说:“那阁下看我像什么呢?”
苏东坡心想:“平常老是被你占便宜,今儿个可让我逮到机会了。也换我来占你的便宜。”
于是他回答佛印说:“我看你像一陀大便。”佛印脸上微微一笑,便又继续打坐了。
苏东坡占了佛印的便宜之后,越想越乐。回到家便迫不急待地将事情的本末告诉了苏小妹。
“哥,你被佛印占便宜了,你知道吗?”苏小妹听完苏东坡的话之后,提醒苏东坡。“为什么?他看我像尊佛,我看他像陀大便,怎么会是我被占便宜呢?”
“佛书上说,心中有佛,则观看万物皆是佛。佛印因为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尊佛。那敢问大哥你,当时你的心中到底装了什么?”
(四)有一天,东坡到金山寺游览,寺内主持趋炎附势,鄙视平头百姓,东坡看在眼里,心中不悦。后来主持得知来客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立即笑脸奉承,临走时,再三请东坡题副对联。苏东坡若有所思,便提笔写道:
“日港香残,去了凡心一点;
火尽炉寒,来把一马拴牢。”
主持洋洋大喜,忙叫小和尚高高挂在佛堂内。一天,有个书生进,看了佛堂这副对联,掩人而笑,直朝庙僧瞧去,主持见他举止有异,便问他:“你笑什么?”
书生指着东坡的对联说:“人家骂你哩!”
主持对着对联,琢磨半晌,终于看出名堂了,又羞又愤,满脸通红,忙叫小和尚把对联取下来。
原来东坡这副对联是一道谜语,猜出来了吗?谜底是“秃驴”
(五)一天,苏东坡指点厨师,用一尾西湖活草鱼,洗净剖开,裂上五刀,用火腿、葱、姜蒸制。厨师烧制好,送到书房。苏东坡一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连声呼道:“好一尾五柳鱼!”刚举筷想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闪,佛印和尚来啦。苏东坡心想:“嗨,好个赶饭和尚,早不来,晚不来!我刚要吃鱼,你却赶来了。今天我偏不让你吃,看你怎么办?”一伸手便把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在窗外早已见到那盘鱼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苏东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一本正经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来跟你打听一个字。”“什么字啊!”“你姓苏的‘苏’字怎么写法?”
苏东坡一听,眉头一皱,知道佛印学问好,不会连个“苏”字也不会写,一定有名堂,便装作认真地回答:“喔,“苏”字嘛,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左边一个“鱼”字,右边一个“禾”字。”佛印也假装糊涂地问:“喔,假如草字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
呢?”苏东坡说:“那还是唸“苏”啊:”佛印按着说:“那把“鱼”搁到草字头上边呢?”苏东坡急忙说:“嗳,那可不行啊!”佛印哈哈大笑说:“好啊!你说把鱼搁到上面不行的,那就把鱼拿下来吧!”苏东坡一下子醒悟过来!佛印说来说去,就是要吃他那盘五柳鱼。
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苏东坡要来,也照样清蒸一盘五柳鱼。刚好苏东坡进来了。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天我也要难难你。正巧旁边有只磬,他就随手将鱼放在磬里。
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苏东圾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不动声色的说:“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连呼:“啊呀,高才高才!原来你磬(庆)里有鱼(余)啊!快,拿出来吃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从磬里把鱼拿出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