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巴的孩子:请给我多一分等待
(2011-12-30 18:01:53)
标签:
育儿 |
分类: 爱、尊重和懂得孩子 |
童童5岁了,说话还结结巴巴的,尤其是一着急的时候,说话便是“我、我、我….”,你静静的听他说,他最后来一句“我我我,我说不出来了”。
童童结巴已经很长一段时间,起初结巴得不厉害,在说不利索的时候,偶尔结巴。带他的姑姑不懂孩子心理,见他结巴,便提醒他好好说话,别结巴。
记得有一次,我们坐在一个车上,周周和童童一起聊着,好不快乐。突然,周周说,妈妈,我想要拉尿了。我说,请稍等一下,这里不方便停车,要找到可以停车的地方才能停。
童童说话了,我,我,我…
姑姑提醒说,别我我我的,好好说,说清楚!
童童更着急了:我,我,我…
童童使劲咽了口口水,半天还是说不出下面的话。
姑姑不耐烦了:你这孩子,就不好好说话,唉…
我微笑的看着童童说,没关系,慢慢说,我等着听你说。
听我这么说,童童放松了一点,终于把憋着的话说出来了----“我也要拉尿了”。
童童的结巴在幼儿园里遭到了小伙伴的嘲笑。
有一天从幼儿园回来,童童跟妈妈说,他不愿意去上幼儿园了。妈妈问其原因,他说,有两个小朋友学他说“我我我”,有时候他还没开口说,那两个小朋友便对着他说“我我我”。这让童童备受打击,更紧张,对说话更不自信了,甚至连幼儿园也不愿意去了。
童童妈妈告诉儿子,每个孩子都会有说话结结巴巴的时候,那两个小朋友也有过,只是现在他们过了那个阶段,能说好了。妈妈相信过一段时间,你也能说好。
听妈妈这么说,童童心里好受了些,但依然说话结巴。
童童妈妈给我打这个电话的时候,周周在旁边听到了。她好奇地追问,是哪个小朋友嘲笑童童结巴啊?我说,童童没说是哪个小朋友。妈妈想听听你对这个事的看法?
周周想了想,认真地说,我觉得嘲笑别人是不好的行为。
我继续问,那如果童童和你说话的时候结结巴巴的,你会怎么办?
周周说,我会等他说完。
不可小视孩子的智慧,我对周周竖起了大拇指。
常有家长找我咨询孩子结巴的问题,他们非常着急,害怕孩子今后变成真正的结巴。我告诉他们,有些孩子在词汇量不够的时候,说话会出现结巴的现象,这是他们的脑袋中还没有想好用哪个词来表达心里的意思,在这个阶段,成人如果能耐心的等待孩子说,静静的听,不随意补充、不打断孩子、不提醒孩子要“好好说”之类,等词汇量积累得更多,孩子便会顺利的度过这个阶段,自然不结巴了。倘若家长不知道这些,害怕孩子从此以后变成结巴,象童童的姑姑一样,总是提醒孩子好好说,甚至粗暴的打断孩子的话,或者等不及孩子说完,便给孩子做补充,这些都会打击孩子说话的信心,让孩子更紧张,说话更结巴。
冬天的一个上午,童童妈有事,在童童要求下,她把童童送到我们家玩。我们家的氛围非常宽松,不过童童很久没来,有点陌生感,刚进来的时候还有点拘谨。他手上在摆弄个小物件的时候,我无意朝他那个方向望了一眼,他赶忙解释说“我马上放回去”。他是在担心他动了我们家的东西,我是不是会不高兴。我朝他笑笑,温和的说,没关系的,你愿意的话,屋里的东西可以随便玩。听我这么说,童童放松了一点。
整个上午,童童和周周玩得非常开心。期间,他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忙完就来接他。但童童不乐意回去。在户外玩的时候,童童突然对我说,我在你们家吃了中饭,然后再玩十分钟就回家好不好?我想他可能是试探我是不是欢迎他在我们家玩更久,我看着他微笑着说:童童,如果你愿意而且你妈妈也同意的话,你不仅可以在我们吃中饭,你还可以在我们家吃晚饭,等到天黑的时候再回家。那一霎那,童童的眼睛都亮了,跳起来欢呼“耶耶…太好了”。
看着童童欢呼的样子,我很感动。孩子的心晶莹剔透,快乐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简单。
我对童童说,我们欢迎你天天来我们家玩。
周周说,你随时可以来找我哦。
我们的表态让童童彻底放松了,不再担心我们是否欢迎他。
这半天的时间里,童童说话依然结巴,但这里没有人嘲笑他,没有人提醒他,我和周周对他的结巴视若不见,只是静静的等待他说完。
午餐的时候,童童和周周边吃边聊,我突然发现,童童说话没结巴了,一连说了十几句,一个字都没重复。
我开心的对周周说,周周你发现没有,童童说话有了变化!
周周怔了一下,接着醒悟过来,惊喜地说,是啊,童童不结巴了!
童童起初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不结巴了,听我们这么说,他也意识到了。
我对童童说:童童,原来你说话可以说得这么顺利!
周周说,童童,你真的很棒哦。
童童开心极了。
童童妈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跟她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她非常高兴。我说,童童结巴有两个方面因素,一是由于以往的经历,对说话信心不够,需要我们帮助他建立信心;二是当他处于紧张、不放松的状态下,他就容易结巴,而且越紧张就越结巴。所以,要让他不结巴,一方面要帮助他树立说话的信心,在他偶尔说得好的时候及时肯定,帮他重建说话的信心;另一方面,周围的所有人(包括小伙伴)都要包容他,不嘲笑、不模仿、不催促、不提醒、不补充,以免加重他的张情绪,耐心的等他说完即可。
或许,童童今后还会偶尔结巴,但相信如果他周围的所有人(家长、老师、小伙伴、邻居、亲戚)多一点耐心,多一分等待,多一点爱和包容,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不会再结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