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万次追问:你爱不爱我?

(2011-06-20 16:56:34)
标签:

验证

无条件的爱

育儿

分类: 爱、尊重和懂得孩子

千万次追问:你爱不爱我?

 

一位网友给我留言:

今天我又冲孩子发火了,还在她屁股上拍了两巴掌,我感觉自己都快崩溃了!现在回想,其实事情很简单:今天上午,孩子莫名其妙地在那儿哼哼,然后就哭了起来。问她怎么了,她叫我不要问,还要我走开。我走开了,她继续哭而且越哭越大声。我真不知道她想干嘛,我又去问她,她还是那句“你不要问我”,而且还叫我“滚出去”!我不理她去别的屋也不行,一定要我走到外面去,我还是出去了。这个过程中她一直在哭,声都快哑了。过了一会儿,她要尿尿,自己不脱裤子,也不要我帮她,自己在那边哭边叫要尿。我真的忍不住了,拉住她,把她裤子扒了就在她屁股上打了两巴掌,用高分贝的声音训斥她,再把她拉进厕所,在上厕所时她也边哭边让我出去,不要我帮她擦屁股。我刚出去她又大叫“快来擦屁股”。我想她可能拿不到纸,所以我又去帮她擦屁股了。擦好后我帮她穿好裤子,然后抱抱她,让她不要哭了,她慢慢平静下来。我问她:“你刚才为什么哭呢?”她说不知道。我又问她想做什么呢,她也说不知道。我就给她讲:“妈妈不喜欢你哭,你耍赖皮妈妈也不喜欢,有什么事你就好好讲,你不讲我怎么会知道呢?”每次有什么事我一问她,她就叫我“你不要问我嘛!”有时她会说不知道,多问几遍她会特不耐烦的让我走开,这究竟该怎么办啊?

 

我分析,孩子的这种表现是她在求证妈妈是否爱她。“妈妈不喜欢你哭,你耍赖皮妈妈也不喜欢”, 从妈妈口中吐出这样的话,让孩子感到不安。孩子会觉得,妈妈爱我是有条件的,只要我不符合妈妈的要求,就会失去妈妈的爱。如果我耍赖,如果我哭,妈妈都不会爱我了。这位妈妈承认,她经常说类似的话。难怪这个孩子会莫名其妙的哭,莫名其妙的发脾气,这些行为都是她想方设法求证妈妈到底是不是爱她。妈妈要孩子告诉她到底怎么回事,这个孩子不到三岁,对于内心的感受没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有时甚至只是妈妈的忽略就会让她不安,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又怎么能表达清楚这种不安呢?

 

通常,六岁以前的孩子会反复验证父母是不是爱他(她),一定要得到验证才心安。周周三岁十个月的时候,就曾经常问我,妈妈,你爱不爱我啊?我每次都会郑重其事地告诉她:妈妈爱你。有时候,我抱一下或者亲一下别的孩子,周周会“吃醋”,泪水哗哗地流,说,妈妈,你怎么不爱我了?我说,妈妈爱你啊。她说,那你怎么抱别人不抱我?我赶忙抱她,但是她小嘴一撅,赌气地说,不要你抱了,你没有第一名抱我,我才不想当第二名!然后还赌气地说,你离我远一点,我不要你这个妈妈了!我再三强调“妈妈最爱你”,通常她会装作没听见,要我大声说N遍,验证了我真的最爱她之后,她才破涕为笑。

 

有时,周周还问我,妈妈,你最爱的人是谁?我说,是爸爸和你。她生气了,不行,不能让爸爸排第一名,我要排第一名。我说,那就是你和爸爸。她又说,不行,最爱的是我,爸爸排在第二名。但是当我问她,你觉得妈妈最爱的人是谁?她不假思索地说,是我和爸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她希望妈妈最爱的那个人是自己。到了4岁多的时候,经过不断的求证,周周确信不管她是什么样子,爸爸妈妈都一样的爱她。那以后,她坦然接受了爸爸最爱的人是妈妈,妈妈最爱的人是爸爸。因为她知道爸爸妈妈都很爱她。

 

有不少家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向我诉说过他们的苦恼,就是老大特别嫉妒老二。他们喜欢和老二抢东西,凡是老二有的,他一定要有,哪怕自己根本用不着;喜欢攻击老二,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迅速攻击,有的下手还特狠;和老二抢妈妈,在妈妈照顾老二的时候,老大闹着也要妈妈照顾。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由于他对父母之爱的不确信。他们觉得,以前他是家里人关爱的焦点,而老二出生之后,大家的焦点转移到老二身上,或多或少忽略了他。他小小的心里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是不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了?巨大的不安让他对老二产生强烈的嫉妒,他认为就是这个小婴儿抢走了他们的爸爸妈妈,抢走了他的爱,于是他迁怒于那个小婴儿。他甚至以攻击和破坏行为来验证父母是不是爱他。

 

有的家长一着急,在老大闹的时候尤其是攻击老二的时候忍不住大打出手,这样一来老大就更加失望了,攻击行为更频繁,对父母更加不信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嫉妒行为予以接纳和理解,反复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和以前一样爱你”,只是由于弟弟(妹妹)年龄小,不能照顾自己,更加需要爸爸妈妈多照顾他一点。并且时常亲吻、拥抱孩子(而不是等到孩子出现感情饥渴再来安抚)。孩子验证了父母还是如以前一样爱他,内心的恐慌将解除,心里释然了。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他们产生影响。记得有一次,周周也是莫名奇妙的生闷气,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趴在床上情绪非常低落。任由外婆怎么哄,都不肯上餐桌。我走过去抱着她轻轻地问:是怎么了?可以和妈妈说吗?周周说她要当婴儿,要我抱着她吃。那段时间我忙于写稿,关注她的时候比以前少了一些,她的小脑袋瓜里一定有些疑惑,是不是妈妈还和以前一样爱我呀?我答应了周周的要求,抱着她开始喂饭,并且在她耳边轻轻地说,妈妈爱你。我拥周周入怀的那一刻,周周笑了。这种看起来无理的要求,其实就是在求证我是不是如以前一样爱她,得到证实后,她就释然了。

 

有些成人喜欢逗弄孩子,骗孩子说“妈妈不爱你了”,这种话对孩子真是巨大的打击!晓晓5岁的时候,在弟弟出生一个多月以后的某天,突然跑过来问我,姑姑,你说我妈妈还爱不爱我呀?我说,你怎么会这么问呢,你妈妈当然还爱你啊,和以前一样爱你。晓晓眼眶里噙着泪,轻轻地说,可是姨妈说,我妈妈生了弟弟,以后只爱弟弟,不爱我了。看着她心事重重、又担忧又惶恐的样子,我心生怜爱,连忙把她搂在怀里说,姨妈是故意逗你的,这样做不对,她不应该这样逗小孩子。我可以保证,你妈妈和以前一样爱你。对了,姨妈是什么时候跟你说的呢?晓晓说,是家里来了100个人那天。我猜她应该是指她弟弟做满月酒那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于是我问,是不是弟弟做满月酒、家里来了很多客人那天?晓晓说,是的。

 

我问我妈是否知道这件事,我妈说确实有这回事,当时她对晓晓说,妈妈爱你的。后来就没在意了,没想到这么多天还不能释怀。我心痛极了,事情都过去20来天了,晓晓还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这20来天里,她心里该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啊?我领着晓晓去找她妈妈,在妈妈的再三保证之下,晓晓还是半信半疑。所幸的是,经过我提醒后,后来晓晓妈特别注意给晓晓关爱,以行动证实了妈妈对她的爱没变,晓晓才释怀了。有些成人由于无知,随口逗弄孩子来取乐,殊不知会让孩子多么不安,给孩子增加多大的痛苦!

 

“你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好好吃饭,妈妈才喜欢”......类似的话是不是也很熟悉?这些话在孩子听来,潜台词实际是:爸爸妈妈爱我是有条件的,只有我乖乖的、符合爸爸妈妈的要求,爸爸妈妈才会爱我。如果我犯了错、如果我不听话、如果我没有达到爸爸妈妈的要求,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如果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了这么一个疑问,孩子会感到非常不安,千方百计地以哭闹耍横等莫名其妙的行为来求证爸爸妈妈是否爱他。

 

给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就算孩子耍赖皮,就算孩子犯了错,就算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对他的爱都不会减少一分,这样孩子才会心安。孩子们非常在意家长对他们的态度,尤其在犯错之后,心里惴惴不安,担心失去爸爸妈妈的爱。这时,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坚实的保证:不管怎样,爸爸妈妈都永远爱你。这种爱是无条件的,不因为孩子的错误、顽皮、淘气减少一分;同时这种爱也应该是有原则的爱,孩子应该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仅是这样说,而且要这样做。

 

如果孩子莫名其妙的哭闹或发脾气,那你要好好想想,是不是孩子感到不安,在千方百计求证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呢?我们得给孩子吃下定心丸,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不管发生了什么,都一样的爱你。光说还不够,还得用行动去证实。

 

本文节选自《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