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拿“生气”说事

(2010-02-02 09:10:36)
标签:

育儿

生气

紧张

情绪

分类: 爱、尊重和懂得孩子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说“妈妈生气了”,譬如周周刷牙洗脸的时候磨磨蹭蹭,我来一句“你再磨蹭,妈妈生气了。”周周用完一样东西不及时归位,我说了两次后她仍然置之不理,我又来一句“请归位,不然妈妈生气了。”我发现这句话的威力真是大呀,每次我这么一讲,然后配合一下脸部表情,周周马上隧了我的意愿。说习惯了,这句话居然成了口头禅,不知不觉就会从口里吐出来。

 

有一天,我因为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郁闷不已,心情很低落。周周看出了我的异常,非常紧张,她小心翼翼地问:“妈妈,你生气了吗?”我点点头。周周接着问:“为什么呀?是爸爸打游(玩电脑游戏的简称)吗?”由于她爸爸有较严重的颈椎病,上班时间又是长期对着电脑,所以对于玩游戏我们约定周一到周五不能玩,周末可以玩一个小时。但有时爸爸瘾上来了,会忘记“规则”,为此我有些小小的不满。

 

我说不是。周周仰着小脸迷茫地说:“那我也没有拖拖拉拉呀。”看着她天真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这个小家伙在揣测是什么原因导致我生气呢,在她看来,敢情“爸爸玩游戏”和“她拖拉”这两件事是比较容易惹我生气的。看到我笑了,周周也笑了起来,开心地说:“妈妈,你开心了,你不生气了是不是?”我笑着说:“看见你这么可爱的样子,由不得妈妈不开心呀!”周周居然把两个手指竖成“V”字,大呼“耶--耶”,我的情绪转变对她竟然是如此之大的影响!

 

有人也许会说,这孩子懂得观言察色,懂得逗妈妈开心,这是好事呀。没错,一直以来我也觉得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权利,妈妈也不是圣人,也有生气的时候,这不是件坏事。但是当我发现我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如此之大,我有了一丝不安,是不是我做得太过了。我可不愿意周周把自己的情绪建立在别人的情绪之上,随着别人的情绪而转移。一个人太在乎别人的情绪和看法,就支配不了自己,长期下去,这样会让失去自我的。

 

我开始反思。当我以生气作为“要挟”的时候,她做某件事并不是因为她发自内心的愿意做,也不是因为她觉得这件事情应该做,而是担心我生气。这对她其实是一个误导。一个人要做某事,理由应该是自发的,愿意去做,或者觉得这件事情应该这么做。断然不是因为怕别人生气或不高兴而做,如果是这样,怎么着都有些被迫的意味,被强迫的后果就是失去意志上的自由。

 

我经常把“我生气了”挂在口头,这样对周周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我的生气让周周感到紧张,所以,每次当我说我要生气了,她立马“束手就请”,避免我生气。在我真正生气的时候,周周紧张而小心翼翼,做什么都顺着我的意愿,似乎要来博我的欢心。幸亏我还算是个理性的人,对于自己的情绪控制得比较好,很少生气,不然,周周岂不是生活在压抑之中!

 

记得有一次,我把周周抱在怀里,我问她,你爱谁呀?周周说,我爱妈妈,因为妈妈不爱生气。还有一次,周周对外婆说,外婆,你有一点变化了,你太棒了。外婆问,我有什么变化了?周周说,你变得不那么爱生气了。童言无忌,孩子的话真是一语道破天机:生气真不是个好东西。

 

以我的切身经历警醒大家:切莫拿生气来和孩子说事,更不要经常对着孩子生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感动的瞬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