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怎么办?
(2009-03-12 16:21:49)
标签:
育儿任性自由规矩理解 |
分类: 良好习惯篇 |
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喜欢发脾气,稍不顺心就大哭大闹,甚至满地打滚、打人咬人、摔东西,家长感到特别头痛,感慨带孩子真累!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这么任性呢?原因有多方面:
1、孩子自身因素,孩子从一岁多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要穿自己喜欢的那件衣服、要用筷子吃饭、走路要走花坛边、不把玩具给某一个小朋友玩等等,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便会抗议甚至大发脾气,其实这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如果没有得到成人合理引导,孩子变得“逆反”。
2、家庭因素,家庭不和睦甚至父母离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孩子没有安全感,导致情绪暴躁。或者家庭成员性格任性会成为孩子的“榜样”。
3、教育不当因素,家长过于宠爱,什么都顺着孩子,孩子“肆宠而骄”。
解决办法:
首先,家长应该“懂”得孩子。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去思考,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给孩子以决定权。自从周周萌发出自我意识,我就给她衣食住行的决定权,比如穿什么衣服或鞋子、用勺还是用筷子吃饭、到哪里去玩等等,只要不影响人身安全、不对别人造成干扰,我一概视为“合理要求”。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尽量鼓励、支持孩子完成他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成天对孩子发布禁令,这不许摸,那不许干。例如周周一岁多的时候想用筷子吃饭(因为她看到我们用筷子,想模仿),但又吃不到嘴里,这时我给她一双筷子,同时再用勺子喂她,她拿到筷子以后开心极了!获得了尊重的孩子一定不会逆反。
其次,适当立点规矩。规矩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愿意遵守规矩,而不是强迫,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发现遵守规则带来的好处。周周一岁半时在超市门口看到摇摇车,她想玩,我同意了,但坐之前我和她说,只坐一次好吗?她同意了,坐完以后她还想坐,我跟她说,你答应妈妈只坐一次,答应了就要做到啊。看到我态度坚决,她不再坚持就自己下来了。以后不管她什么时候提出来要坐摇摇车我都会同意,但每次都只能坐一次,她每次坐完一次后都会主动下来。周周难道不想玩很多次吗,答案是否定的,那她为什么能按要求只玩一次呢?这是因为她发现只要她遵守“只坐一次”的规矩,便可获得再坐多次的自由。规矩是为了更好的自由,孩子是会自己总结的,虽然他们不会说。于是周周懂得了玩公共玩具要排队、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一心一意(不玩玩具不看电视不到处跑)、花儿好看我不摘、垃圾要丢垃圾筒、玩完玩具自己收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吃饭、自己穿裤子鞋子、自己走路)等等,她自愿而又快乐地遵守这一切规矩,同时又享受着最大限度的自由!
最后,以身作则,态度一致。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要孩子一哭闹就依从,而要平静又坚决地拒绝,大人一定不要发脾气,不要威胁吓唬孩子,更不要打骂孩子。小年龄孩子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引导他玩喜欢的玩具或做喜欢的游戏或看喜欢的图书,如果不灵则可保持沉默置之不理,这很有效,因为孩子任性发脾气一个重要目的是想得到家长的注意,只要孩子没有危险,家长就不要理他,转身走开或继续做事,这样孩子会发现发脾气没用,从而减少这种行为。孩子是成人的镜子,如果家庭成员间总是爱大喊大叫、吵吵闹闹,对孩子没耐心,动辄发脾气,孩子就会模仿这些行为。立了规矩,家长们态度要一致,如果爸爸要孩子专心吃饭,奶奶怕饿着孩子,端着饭追着满地跑的孩子喂;如果妈妈愿意培养孩子自己入睡,刚哭几声,爸爸却抱起来又拍又哄。这种要求不一致,处处破例,孩子会无所适从,分不清是非,什么规矩都建立不起来,孩子任性的毛病就很难预防和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