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一天,我正在看书,突然听到周周哇哇大哭,我连忙跑过去问:“周周,怎麽了?”周周满脸痛苦,带着哭腔说:“我被门夹手了!”我蹲下来摸摸她被夹的手指,还好,伤得不严重,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我对她说:“一定很痛吧?”周周点点头哭得更凶了,我又说:“哭吧,哭完就好了。”她哭了一会没哭了,看她平息了,我问她:“周周,你想一想,要怎么样开关门就不会夹到手啊?”周周很茫然,我提示:“比如手抓着门把手就不会夹到,你试试。”我边说便示范关门,周周试了一次,果然没夹手,她一下来兴趣了。反复开门关门,终于想出另一个办法:可以用手推门的中间部位。我朝她竖起大拇指:“周周,你太棒了!自己想出了办法,下次知道怎么开关门了吧?”她点点头,一副很有成就感的样子,得意极了!
场景二:几个小朋友在小区游乐场玩,琪琪不小心碰到了头,哇的一声哭了,姥姥装样子打游乐玩具:“姥姥打玩具,宝宝不哭。”琪琪哭声不止,姥姥急了:“别哭了,我们下次不走这里就不会撞到了。”周周看见了,弯着腰从玩具下面钻了过去,说:“我没有撞到!”我连忙鼓励:“周周真聪明,会想办法!琪琪你也可以的是吗?”
面对“错误”、“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是让孩子消极逃避,还是引导孩子积极想办法解决?答案不言而喻。人生路上谁不犯错误,人本来就是在一次次犯错中成长。犯错误不要紧,关键是能从错误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复相同的错误。我想起多年前我培训员工时强调的一句话:跌倒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