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青岛油管爆炸极为类似的历史典故:“大凤”号沉没

(2013-11-25 10:51:01)
标签:

油气爆炸

青岛油管爆炸事故

太平洋战争

大凤号

“大青花鱼”号

“大凤”号是日本海军第一艘飞行甲板使用装甲防护的航空母舰。中途岛大海战中,联合舰队第一机动部队的四艘大型航母均为美国海军舰载俯冲轰炸机所炸毁,美机投下的航空炸弹穿透飞行甲板在底舱爆炸,并引发大火等连锁反应,是“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全部被击沉的直接原因。
 
这场惨败使日军深受刺激。为了改变飞行甲板的脆弱状况,日本海军煞费苦心,不惜减少舰载机的数量(为63架,比上一代联合舰队大型航母“翔鹤”号少了21架),来提高飞行甲板的防护能力,加强其不沉性。“大凤”号于珍珠港事件前夕的1941年7月10日动工,至1943年4月7日下水,1944年3月7日完工并迅速编入现役,成为联合舰队航空母舰部队的旗舰。
 
1944年6月19日,美日打响决定性的马里亚纳大海战。在菲律宾以东洋面即将破晓之际,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机动部队在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下投入战斗。
 
小泽伫立在“大凤号”舰桥上,下令各波攻击机群相继起飞,去攻击300海里外的美特混舰队。随后,编队在原地游弋,等待机群返航。上午8时10分,旗舰瞭望哨突然一声尖叫,他看见一架飞机朝海面直扑下来,海面上竟有3道鱼雷航迹,在驰向“大凤”号。原来,飞行兵曹小松关呼雄发现了美国潜艇“大青花鱼”号发射的鱼雷,为保护旗舰免遭攻击,他采取自杀性撞击行动,撞毁了一条鱼雷。“大凤”号紧急规避,但还是命中一雷。
 
然而“大凤”号不愧是一艘重装甲防护的航空母舰,被鱼雷击中后似乎安然无恙,一时并未显出什么异样。于是小泽命令护航舰只加强反潜警戒,战斗仍按原计划进行。
 
不想,鱼雷爆炸后损坏了一部升降机,致使飞行甲板无法起降。这时候日军犯了第一个错误----赶紧用材料堵住缺口以恢复起降作业,结果在不通风的机库内部,受损的油罐和被打裂的油管泄漏出的油气开始聚集(这当口日本海军是在东南亚的婆罗洲直接补充未经冶炼的轻质原油,为此舰队驻泊地是新加坡附近的林加锚地,而不是日本本土。婆罗洲原油的质量很高,可直接作为燃料,但其致命缺点就是挥发分过高)。关键时刻,日军又犯了第二个错误----打开全部抽风机通风,结果损管人员尽数被熏倒却并未排除隐患。
 
至当天下午13时30分,聚集在机库内的油气被电火花点燃,终于引起了大爆炸。航母的舰体内部几乎全部被炸毁。大火很快蔓延到弹药库,“大凤”号的舰腹紧接着又引发了一连串大爆炸,钢制的装甲飞行甲板在爆炸和大火之下竟被扭曲变形,舰体随即倾斜。
 
16时28分,在中雷8小时之后,这艘服役才3个月的重装航空母舰带着1650名日军和联合舰队最后的“武运长久”沉入了中太平洋的万丈深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