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教兽如何混淆言论让人多交税
(2011-06-16 22:38:14)
标签:
转载 |
全国人大公布公众对个税法修正案草案意见
新华网 (记者崔清新、霍小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15日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布了自今年4月25日16时至5月31日24时期间,社会公众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原汁原味"地向公众梳理呈现了来自82707位网民的237684条意见、181封群众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
网上共有82536人对这条发表意见。其中赞成以3000元作为起征点的有12313人,占15%;要求修改的39675人,占48%;反对的28985人,占35%;持其他意见的1563人,占2%。
点评:“要求修改”和“反对”有何实质区别?难道还有既反对又不同意修改的?按理说人大机关的薪水不算低,为什么招一个合格的文秘这么难。我向来反对给草包公务员加薪,但如果薪水实在太低,以至招不到合格的文秘,那我对加薪会举双手赞成。
赞成3000元的起征点的意见包括:网上内蒙古刘朝阳留言指出,3000元起征点已经不低,立国之本是要保持形成稳定的宽税基。随着橄榄型社会的建立,工薪阶层能得到越来越多的薪水,纳税既可调节个人所得又为国家积累资金,保证公益事业。
点评:你背书背得很好,是个好学生,不过我只能说你少不更事。当然,我尊重你的表达权,在参政议政上,即便是小学生也有自由表达的权力。但令人怀疑的是,人大将你的话单独提出来,你是不是走了什么关系?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提出,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很大,而我国目前只占到6%左右,比例很低,起征点不能再提高了。
点评:发达国家是以所得税为主体,中国是以流转税为主体。如果你硬要作横向比较,那么先把中国的流转税大幅降低或取消吧。你是法学教授,对经济学没有常识,这没什么大不了,奇怪的是,你没有经济学常识却跑来议论经济问题,说你不务正业,不算过分吧。不务正业的老师,可想是怎样误人子弟的。
应适当提高起征点的意见包括: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提出,虽然从科学角度讲起征点不宜再提高了,但考虑到社会的呼声,可适当提高到3300元左右。
点评:既然3000是科学的,那么群众仍不满意,就是违背科学了,就是无理取闹了。既然是无理取闹,这种“呼声”有什么好听的?
还有部分建议应降低3000元的起征点。参加座谈会的社会公众代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务系教师曹建韬提出,起征点的提高是一种普遍性的减税政策,纳税人的收入越高,享受的减税优惠越大,而中低收入阶层只能享受到较小的减税优惠,使减税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将起征点定得太高,纳税人的数量将大幅减少,不仅不利于公民纳税意识的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税收的公平性。因此,在目前情况下,起征点只宜微调,不宜大动,建议调整为2500元。
点评:你教科书上的东西掌握得不错,我不怀疑你是一个合格的教书匠,能够将书本知识贩卖给你的学生。但你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因为你不懂得抽象模型都是在一定假定前提下得出来的,更不懂得教会学生思考。我告诉你吧:中国的贫富不均,工薪收入差距不是主要原因,你要在工薪收入者那里抽肥补瘦,搞调节、兜圈圈,相当于爬到树上去捉鱼。工薪收入的人都应该减税,高薪的可能在绝对额上会多减一点,但相对数上无异,这根本不是问题。
你是学税务的,应该知道纳税意识的培养取决于公民的政治参与,取决于公民对公共服务的感受。如果要通过让更多的人纳税来培养纳税意识,那就让我用刀砍你吧,因为不砍你,不利于你产生痛感。
高培勇、朱青提出,增加直接税在税制结构中的比重,是税制改革的方向之一,一味提高起征点,减少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比例,不符合改革方向。
点评:增加直接税的比重,这看上去不错,但同时要把间接税降下来吧。间接税不变,让直接税上升,这才是改革方向?当年开征燃油税的时候,还承诺把二级公路收费取消呢?但为什么直到今日还有那么多收费的?对于你们的说话不算数,老百姓早已经领教过无数次了,再也没有兴趣听你们的夸夸其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