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私有银行发行货币”感到恐惧的朋友,有港元吗?
(2009-01-11 19:02:47)
标签:
财经经济发钞行联系汇率官价香港港元港币货币战争 |
分类: 批判货币战争 |
作为一座自由港的货币,港元的发行机制完全不同于周边的货币,而是与早年的欧洲货币相类似。香港并没有与港元相匹配的中央银行,而是由香港政府授权的商业银行发行港币。
按照相关规定,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后来加入的中国银行这三家发钞行在发行新港币时必须先向香港政府提交百分之百的准备资产。早先这些准备资产可以是白银、英镑或美元,而在联系汇率制度建立后,美元成为港府唯一接受的发钞准备资产。
当发钞行准备增发港币时,就要按照1:7.8的联系汇率向香港政府的外汇基金提交美元,换取港府签发的证明书作为发钞凭据;而回笼港币后,又可把相应数额的证明书交回外汇基金,按照1:7.8的固定汇率换回美元。这一严格的百分之百资产准备制度同样出现在香港的同业现钞市场上:当其它银行向发钞行领取港币时,必须按照联系汇率提供百分之百的美元与发钞行兑换;而当其它银行把港币存入发钞行时,发钞行也要按照联系汇率支付百分之百的等值美元。
如果把这里的美元切换成黄金,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港元按照固定官价兑换为美元的承诺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按照固定官价兑换为黄金的承诺是颇为相似的。
当人们对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的承诺产生怀疑时,暴风骤雨就袭向伦敦黄金市场,使金价发生暴涨;当人们对港币兑换美元的联系汇率信心动摇时,就会立即把港币兑换成美元。这时要借到别人手中的港币就得支付额外的风险溢价,也就是更高的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对于绝大多数由中央银行监管的货币,央行对利率进行调节会对该货币的汇率产生正相关的影响;而在香港特殊的货币制度下,对港币汇率的信心是通过隔夜拆借市场上利率的负相关走势体现出来的。
所以,对《货币战争》里头大肆渲染的“私有银行发行货币”感到恐惧的朋友,赶紧看看吧,你手上有港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