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篇 --- 美利坚帝国的血色黄昏

(2009-01-05 18:15:00)
标签:

血色黄昏

军事

历史评价

布什

美利坚帝国

分类: 美利坚帝国沉沦

《帝国沉沦---美利坚大危机总揭秘》

作者:黄光锐

 

首开运用中国人的千年智慧,以中国人的独特视角解读美国“次贷危机”的先河,

综合剖析美利坚帝国的财经军政,深刻揭露十年“全球化”造就的世界新变局,

在“流血的金融战争”一步步向中国逼近之际,海归博士为国人敲响警钟!

 

---------------------------------------------------------------------------------------------

2008 年的圣诞注定是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


当行将卸任的美国总统George W Bush按照近年来通行的礼节在白宫接待他的继任者时,我们无从知道他们具体都会谈些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会提及五年多以前的那一幕,布什不会提,奥巴马或麦凯恩也不会提。

 

2003 年5 月1 日,加利福尼亚圣迭戈外海的“林肯”号航空母舰上,意气风发的乔治•W•布什向全世界宣布,美军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已经胜利结束。

 

开篇 <wbr>--- <wbr>美利坚帝国的血色黄昏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这是一次白宫精心安排的公共关系行动。为了充分显示进行伊拉克战争的正确性,在海外连续部署了九个月方才归来的这艘航母被挑选为总统发表演说的场所。为了展示三军总司令的权威和气概,同时驳斥各界对布什政府不爱惜普通士兵的指责,布什没有等待编队靠岸,而是乘坐一架S3B 军用运输机直接降落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为了确保各个细节的万无一失,白宫的新闻媒体顾问早就在归航途中登上军舰,把整个活动从头到尾反复预演,无论全方位覆盖的摄像机位还是布什与官兵亲切握手的先后次序都被一一安排停当,当然也包括那面挂在总统身后的“任务圆满完成”(Mission Accomplished)的大标语。


在写下这段文字时,笔者无从知道布什本人会怎样回忆那个如今已沦为笑柄的历史镜头,也无从知道当他结束以崇高的愿景开始,以痛苦的失落告终的八年任期时究竟会作何感想。但美国人给他的一句话的历史评价却是已经定论:他入侵了伊拉克,还把美国的金融体系搞得一团糟。

 

然而,在本书的开篇,笔者却想给乔治•W•布什另一个一句话的历史评价:

他开启了美国的衰落之门


仅仅十年之前,面对牛气冲天的华尔街股市、节节攀升的美元币值和作战78 天“零伤亡”的空中武力,恐怕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相信美国以及与美国相关的一切必将在他们的有生之年里“永远”辉煌灿烂下去。然而似乎就在转瞬之间,那个打杀攻伐予取予求的全球帝国便已强势不再。当2008 的圣诞来临之际,那位架着雪撬长途跋涉而来的老人看到的是一个帝国的黄昏。说得更准确些,是一片血色残阳。


一个短短几年前还强盛无比的全球帝国如何竟会以这么快的速度陷入沉沦?那个数十年来一直被无数中国人以仰视甚至崇拜的目光顶礼膜拜的美利坚如何竟会发生这样的“硬着陆”?这不仅仅是美国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对于曾经建立雄汉盛唐这样的功业,今天又正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中国人来说,其中的感触应该比美国人更多也更深刻。帝国的兴衰这个令人既热血沸腾又感慨伤怀的话题,围绕着商周秦汉宋元明清已经不知被提起多少次了。然则,从鉴史而知今出发,研究过去的历史与研究正在发生的历史,考察本国的历史与考察其他国家的历史,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句话更是对每个国家与各个时代都适用...

 

事实证明: 乔治•W•布什政府的选择不但没有挽回美利坚帝国国运的下滑,反而大大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二十一世纪初整整八年的昏庸国策之下,遭受急剧损耗的美国国力已成外强中干之虚势。如若乔治•W•布什之后的美利坚帝国继续沿着这条轨道滑行下去,不出十年便是危亡之期...

 

开篇 <wbr>--- <wbr>美利坚帝国的血色黄昏 

 

《帝国沉沦---美利坚大危机总揭秘》全书逾十五万字,系统而深入地分析了美利坚帝国面临的深刻危机,揭示了这个全球帝国走向沉沦的必然趋势,并对美利坚全球帝国的衰落对中国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提出了独到而犀利的见解。

 

本书已于2009120日由纽约柯捷出版社发行,读者可直接在柯捷书店网购:

http://www.cozygraphics.com/cozy_book_store.htm

 

开篇 <wbr>--- <wbr>美利坚帝国的血色黄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