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理解国内生产净值

(2020-11-10 13:58:24)
标签:

财经

国内生产净值=GDP-固定资产折旧。

GDP是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新创造的价值相当于新增加的收入。

GDP在收入范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劳动者报酬——归劳动者所有;生产税净额——归政府所有;营业盈余与固定资产折旧——归企业所有。

GDP中扣除固定资产折旧,相当于把归属于企业的收入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这是为了什么呢?

为什么要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凭什么要把企业的这部分收入扣除?

笔者认为可能是固定资产折旧这部分收入是不能在企业正常经营期间分配给股东的,只有营业盈余才能分配给股东(一般理解为住户部门)。这意味固定资产折旧不属于国家住户部门的收入,或者说固定资产折旧不属于国民收入。这里的国民收入指的是全国国民(一个国家的所有人)的收入。当然,应该认为生产税净额最终也是归全部国民所有的。

这样国内生产净值指的是企业营业盈余全部分配、政府税收全部分配之后的一种收入。

净值的意义是在这儿呢,这个净值是扣除了完全属于企业收入后的属于全国国民收入的净值。

有的人不是这样理解的。他们认为GDP中的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增价值不是新增收入,固定资产折旧是转移价值,从GDP中扣除了固定资产折旧的国内生产净值才是新增价值新增收入。这个观点在中国很是流行。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GDP本身是新增价值新增收入,这并不是很难理解。在笔者看来,是事实存在,是不证自明的。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有如下内容: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新增价值的角度,衡量生产活动最

终成果的方法。即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中,扣除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将国民经

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反映生产活动最终成

果的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

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国民经济各行业收

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根据以上内容,很容易判断GDP是新增价值新增收入。

固定资产折旧是转移价值,这是一个误解。固定资产折旧是GDP的一部分,是新增价值。

现在,您理解了国内生产净值的意义了吗?

国内生产净值就是归属于全国国民的净收入,扣除了留在企业的收入(固定资产折旧)——把企业的营业盈余全部分配给国民,把政府的生产税净额全部分配给国民,劳动者报酬原本就属于国民。

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国民是广义的,指的是某一国家区域内部的所有人——包括外国人。

有一个概念国民生产净值,这里的国民仅仅是本国的人民不包括外国人。

或许,国内生产净值是从国民生产净值而来。据说美国国民经济核算时起初统计的是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后来才改为统计GDP的。

国内生产净值是一个不伦不类的名字。原本的国民生产净值才是名副其实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