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油与大炮——不恰当的替代比喻

(2019-01-02 15:49:16)
标签:

财经

经济学中,在谈到生产可能性边界时,把黄油与大炮弄在了一起。说它们的生产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事实生产黄油与生产大炮未必是这种关系,可能是相互独立的关系,甚至可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块地,或者种玉米或者种高粱,玉米和高粱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种玉米多了,种高粱就少了;种玉米少了,种高粱就多了。

显然,此消彼长的前提是在同一资源上生产两种物品。

黄油与大炮,生产使用的是不同的资源,完全可以各自独立生产互不干涉,由于各自生产均可以创造GDP,它们同时生产将促使GDP增长。

把黄油与大炮推而广之,有很多可以不使用同一资源的不同产品,生产的产品品种越多,越可以促进产品品种的增加——这是扩张效应。如果不充分利用不同的资源,生产的品种很少,也可能导致产品品种越来越少——这是收缩效应。

自由与创新将增进扩张效应,拘束与守旧将导致收缩效应。

中国有句古话“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不是必然的事件,只是偶然事件。事实上,“鱼与熊掌完全可以兼得”。鱼与熊掌的关系其实很像黄油与大炮的关系。

计划经济确实造成黄油与大炮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国家将资源大部分投入重工业生产,甚至不该投入重工业生产的资源也投入重工业生产,导致与人民生活相关的轻工产品生产得少甚至无法生产,这属于瞎指挥。市场经济一般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市场经济一般呈现的是长时期扩张效应短时期收缩效应。计划经济一般呈现的是短时期扩张效应长时期收缩效应。

黄油与大炮——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把它们弄在一起讨论生产者可能性边界问题不合适——那应该是同一土地生产玉米与高粱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