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伊定律错了吗?
(2017-02-27 16:12:56)
标签:
财经 |
人们一般将萨伊定律理解为“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有人指出应理解为“供给将引起需求”。显然,“供给将引起需求”是有道理的,因为要供给,所以要购买原材料生产设备等,这正是供给引起的需求。而“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需要理解为供给引起需求后又引起其它需求最终创造了自己的需求。
经济学牛顿三公理之公理3:商品买卖成交时,购买力等于出售力,购买价格等于出售价格,购买数量等于出售数量。
该公理简而言之就是在商品成交时供给等于需求。或者说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
萨伊定律可能隐含着生产等于供给,市场自动出清的假设。因为市场出清,所以有持续不断的经济循环。
但是商品有市场不出清的情况即商品没有成交,商品没有成交称为库存,库存就是生产的量大于销售的量。
有库存是经济的常态,正常的库存是必要的,但库存过多,则是有问题的。
库存过多无法销售,将导致企业资金被占用,企业现金流缺乏,会造成企业经营困难,严重的甚至破产倒闭。
市场不能完全出清意味着虽然供给等于需求但生产大于需求,生产大于需求非常严重的时候,将导致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既可能导致生产降低也可以导致需求降低。经济危机可以视为对经济过度繁荣的调整,就好像车轮的制动。紧急刹车会产生很大的反向加速度,经济危机当然也会使经济减速或震荡,严重的经济危机甚至导致经济萧条。
历史上有过多次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似乎证明了萨伊定律的错误。但是只要仔细思考,事情恐怕未必如此。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其推力是缓和的,是不会引起严重的生产大于需求的现象的,生产严重大于需求多是由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造成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政府通过加税严重抑制了需求,导致了生产严重大于需求。
2008年的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政府扩大需求(给没有购买能力的人贷款)让其购房,造成了生产满足不了需求的假象,由于需求是泡沫的,泡沫破灭的结果还是生产严重大于需求。
实际出现的经济危机并不能证明萨伊定律是错误的,因为萨伊定律的前提是自由市场经济。但是人们往往用经济危机来证明自由市场经济失灵需要政府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这是经济史上的荒谬事件。从来就没有自由市场经济何谈自由市场经济失灵?从来都是政府在干预经济政府才是经济失灵的祸首。
中国历史上接近自由市场经济的文景时代、隋唐时代、宋代等,经济大多数时间是温和繁荣的,出现经济危机的时代往往都是政府之手猖獗的时代——或者是横征暴敛或者是指手画脚。
经济实践出的错误并不能完全证明经济理论的错误,因为经济实践并没有按照经济理论的条件运行。萨伊定律其实并没有被严格地证明,当然不能说萨伊定律错了。至于是不是政府有错,这是显然易见的。说萨伊定律错误无疑是将政府的错算在了萨伊头上,这才是大错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