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57790219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鄂东游录·武汉宝通禅寺
(2020-01-15 09:30:56)
标签:
旅游
图片
分类:
自游姿在
宝通禅寺历史悠久,已有1600多年,是武汉市最古老的佛寺,位于武昌洪山南麓,繁华的武珞路旁,公交、地铁都可通达。明黄色的寺院围墙十分耀眼,远眺翠绿丛林中的洪山宝塔,挺拔高大,古朴典雅。历史上宝通禅寺曾得到唐文宗等十位皇帝和六位王侯的护持,使得寺院建筑凸显皇家气派。
登黄鹤楼游玩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中午11:30到了宝通禅寺,正值午饭时间,先进入寺院东侧的素菜馆。武汉的素菜馆很多,有些还挂着寺院的名号,不知道相互是什么关系,宝通寺素斋在武汉名声很大,且历史悠久,据说过去皇帝想吃素菜都由宝通寺派人去做,可见其厨艺水准。各地素斋吃过不少,所用食材都为腐竹、冬笋、菌类、豆腐,蔬菜,却挖空心思仿真鱼、肉、虾等,直呼其名,若不是强调素斋有的菜品还真难识别。宝通素斋也一样,很喜欢它的菜谱,“扣肉”叫东坡悟禅、“三鲜汤”叫禅房飘香……大口吃肉,小盅喝汤,忘记尘世纷扰,静下心来,用嘴感受禅意,用心品味人生,佛系吃货不仅为饱腹,也需要精神满足,宝通素斋参禅,一顿饭就可实现。
用过素斋,进了山门,跨过圣僧桥,左右两侧本是钟、鼓楼,却挂个财宝殿的牌匾,售卖一些佛像、佛珠,手串,祈福带等,以迎合游客,寺院发财。钟、鼓楼前各有一个石狮子,一个抱幼狮,一个戏绣球,神态可掬,为明代雕凿。正前平台上是弥勒殿,其后拾级而上,即可达大雄宝殿,殿前两颗古树,一叶全黄一尚葱,是否天公有偏爱,近观原来叶不同。游客大都喜欢黄色的,无不掏出手机或拍树,或自拍。殿内一口大铁钟,铸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有780多年的历史,其钟铁身铜缘,形体庞大,号称“万斤钟”,声音雄浑,可传数里之外。寺院依洪山而建,最上面的法界宫、罗汉堂,依唐密金刚部五佛曼荼罗修建,系密宗修密殿堂。该殿右侧是华严洞,为禅僧闭关修习禅定的关房。最上面为灵济宝塔,又称宝通塔或洪山宝塔,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是为纪念开山祖师灵济慈忍大师而建。塔为七级八方,砖石结构,交2元可以登塔眺望,但是塔内石阶窄而陡,盘旋而上,可达顶层,越往上爬石阶越窄越陡,瞭望门口处也不敢靠近,爬了一半,腿发软,放弃了。一般信众是不会到寺院后山的,我们则在后山上转了很久,因为在济宝塔周围山崖上散落着洪山摩崖题刻。据记载: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荆南参军河阳赵淳在洪山建东岩阁,并著《东山赋》刻于山石之上。他看山很多巨石奇形怪状,各具形态,便依山石自然形态将各种书体的题字镌刻于石上,即为洪山摩崖。将“东岩、云扃、窳樽、翠屏、栖霞、狮子峰、仙人石、寿泉”八处题刻称为“洪山八景”,但我们只看到了三个。在山上岳飞亭有一位居士,靠游客捐资买一些猫粮,以寺院名义放养了几百只流浪猫,捐功德后和这位居士聊起了宝通寺,也聊到“洪山八景”,他告诉我们,现在洪山八景还遗存七处,但实际上他们也只看到六处。洪山林密光暗,以前的很多路窄蜿蜒,不易行走,已经废弃,被新修的道路取代,所以游客很难看到隐藏在林密草深里的题刻,看到三处已经很不易了。
宝通禅寺一游,收获还是很大的,即品尝了宝通素斋,也欣赏了宝通寺古迹遗存,明狮、宋钟、元塔都非常精美,值得一看,遗憾的是所谓“洪山八景”只看到三个,也许以后还有机会再来寻赏。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鄂东游录·武汉黄鹤楼
后一篇:
鄂东游录·武汉莲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