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游录·蕲春蕲州昭化寺

标签:
旅游图片 |
分类: 自游姿在 |

有研究者发现,《西游记》描写的山水、洞寺、涧谷、河流、奇峰、怪石、飞禽、走兽等在蕲州一带都能找到原型,有三十多处与蕲州的地名相同或谐音,如麒麟山、火焰山、狮子洞、宝林寺等等。不但山水名称、地形地貌可以在蕲州一带找到相应出处,就是当地的民间传说故事也与小说描述的如出一辙。比如,距蕲州几十公里的匡山,唐朝时期,匡山和庐山齐名,合称为匡庐,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因避赵匡胤之讳,而改为大王山,属于大别山山脉。匡山腹地有个西来古寺,建于隋末唐初,里面供奉着一只神猴,相传这里常有野兽出没,伤害人畜,损坏庄稼。有一年,一只神猴出世,专为百姓驱赶野兽,保护安宁。当地百姓于是建了这座寺庙,称“神猴庙”供奉这只神猴。附近的桃树岭,传说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原型地。五峰山形如五个手指,正如小说里如来佛祖镇压孙悟空的“五行山”。山下有个藏秘洞,洞内泉水叮咚,洞外瀑布流淌,小说描述的花果山水帘洞相近。如此与匡山风貌景物相吻合的还有很多。小说中的玉华国表现的城市样貌、风土人情、方言俚语等也是和蕲州城、荆王府颇为类似。因而专家学者通过对著作的山水名胜、地形地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多年考证探究,确认蕲州为《西游记》的成书地,并向世界公布了这一认定结果。












前一篇:鄂东游录·蕲春蕲州古城
后一篇:鄂东游录·黄州东坡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