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2019-01-15 10:13:02)
标签:

旅游

图片

历史

分类: 自游姿在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12月19日,比计划提前半天离开了潜山,早饭后,来到潜山汽车站附近当地人称为“零碑”的路口,等候开往岳西的班车。8:30发车,走G105天柱山路驶离县城,在天柱山收费站驶入高速,岳西收费站驶出,就是岳西汽车客运站,找到开往店前的车,不巧,刚刚发走一班,等了一个小时,坐10:30的班车,又一个小时到了店前镇,安排好住宿,老板让我们先吃午饭,说上山来得及。司空山,又名司空原,海拔1227米,位于岳西县城西南的冶溪和店前两镇交界地,相传战国时期有位淳于氏,官居司空,一生为官清正,后隐居此山,故名。司空山也是禅宗圣地,二祖慧可在这避北周武帝法难,传衣钵于三祖僧璨,使禅宗法嗣得以延续,是禅宗南传的第一个发祥地,享有“禅宗第一山”之誉。北周武帝全国灭佛,慧可带着从达摩手中传授的佛祖衣钵,南逃当时的陈国司空山无相寺,重开禅宗道场,继续佛事活动。公元552年,慧可在一块大石上替一位白衣居士落发,取名“僧璨”,将衣法传授给了他,成为禅宗三祖。后慧可独自离开司空山,北返邺都成安弘法,隋开皇十三年(593)三月十六日,不幸遇难,时年107岁。由于慧可及时传衣传法,保存了禅宗一脉,相继传至道信、弘忍、慧能,"一花五叶",发展日盛。无相寺也成为千古禅宗祖庭,后人称二祖寺。店前镇到司空山近5公里,饭后酒店老板开车送我们到山下,详细介绍了上山的路况,指着一部车告诉我们这是长期住在他家的客人,负责山上施工,下山时看见这车可以搭车回酒店,如果赶不上再打电话来接我们。抬头仰望司空山,一峰突起、巍然耸立、直矗云宵,据说在正南方向遥望主峰其山形就像是一尊身披袈裟、参禅打坐的断臂坐佛,四周群山俯首,如“万佛朝宗”。停车场尽头平台上树立一尊赵朴初先生全身立像,后面山崖上刻有先生题写的“禅宗第一山”几个大字。1989年9月,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高僧召开了佛教禅宗二祖道场论证会,确认司空山的禅宗地位,成立“司空山二祖道场修复委员会”。此举得到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支持,1990年9月底,赵朴老偕夫人回故乡时亲到司空山视察,感慨万千,高度评价慧可是中国禅宗第一人,没有慧可就没有中国的禅宗,写下《司空山绝句》和《江城子?司空山》,并对司空山佛教和旅游开发发表谈话,使司空山开发得到各方面、各部门的重视与关注。如今司空山二祖禅寺已复建有成,现有上、下二院,上院在山上,接近顶峰,二祖慧可大师当年避难之地,留有二祖洞、三祖洞、传衣石、石坊等遗迹,下院在山脚下,为近年陆续兴建。此来司空山主要是为到二祖寺上院,因而没有在下院停留,直接上了山。
  大约12:50沿修筑的石阶一路上山,十分钟左右,直达山门前,大概是为旅游开发而建,上门上“司空山”三字就是赵朴初题写的。此时天空下起了小雨,没有退却,口念佛号,穿山门而过,又行十分钟,约13:10过路边“大唐古道”刻字,以后的路基本保持了原始状态,回归自然的感觉,路况并不复杂,很好辨认。小雨时停时下,非常湿滑,捡拾道边的竹竿做手杖,走起路来轻松了很多。偶见远处山崖峭壁上自然留下的痕迹形似初祖达摩“一苇渡江”图,但是山路狭窄,还有树枝遮挡,选择拍照角度受限,心中有佛,所见便是佛。整整2个小时,尤其在爬上一段陡峭的铁梯后,谷深林密,泉水淙淙,细雨霏霏,清远幽静,山路时而紧贴崖壁蜿蜒而上,时而平缓穿梭绿树翠竹之中,仿佛置身一幅竹径通幽画作之中。山路幽幽,禅意浓浓,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当抬眼见二祖寺上院山门就在眼前,古寺掩映松竹间,顿感禅房花木深,此时,古寺深深听冬雨,敬立二祖山门前,心情很是激动。进入寺院内,几位工人正在冒雨干活,见过施工队长,讲好搭他的车回酒店,寒暄之后,开始敬访二祖寺。
  院内矗立一座石牌坊,据说此牌坊是原始建筑,唐代遗存,梁上雕有人物,栩栩如生,柱上雕有花纹,非常简洁,很精美。大雄宝殿2001年9月修葺竣工,殿内供奉一佛二菩萨,两侧为十八罗汉塑像。大雄宝殿旁有白鹿洞,唐至德元年(756),李白久闻司空山胜境,避居此山,留下了《避居司空言怀》和《司空山瀑布》诗两首,抒发了自己有心报国、无端获罪的悲愤心情,后人们怀念李白还在寺院一侧数百米的山上建了“太白书堂”,只是我们正要去寻访时,雨开始下大了,同时听到招呼我们开始下山返回了。大雄宝殿后一侧山坡上是禅堂,其后有几座历代禅师的灵塔,再往上走便是二祖洞,当年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初来司空山的卓锡之处,后二祖洞前建了石室,称“二祖寺”。洞前石室全石结构,内有石柱及石梁,石板作瓦,门额上刻有“祖刹重辉”四个大字,室内没开照明,非常暗,借助随身携带的小手电看石室不大,其后与石洞相连,似有泉水,放置有水舀子。二祖洞后不远便是三祖洞,亦称“三祖石庙”,两块巨岩相依,形成一个遮风蔽雨的空间,三祖僧璨住司空山时的修禅之所。史料记载,他身着白衣拜谒前来舒州司空山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得到祖师点拨、印可和传法,成为禅宗三祖。二祖付法后即离开司空山,前往邺都(今邯郸成安)。僧璨遵师旨,没有急于出山弘法,韬光养晦,往来于司空山和皖公山(今潜山天柱山),过着隐修生活,长达十余年。二祖洞、三祖洞、传衣石是四块巨石相依叠就的两洞一平台,平台在三祖洞上,有一大石块前伸向断崖,石块上可容纳两人打坐,二祖慧可当年就是在此石上传袈裟衣钵给三祖僧璨。称“二祖大师传衣之台”石面上刻有“传衣石”三个大字,为明代著名诗人、刑部尚书时太湖县知事翁溥所书。“空观”二字,为著名思想家、明初南京左参政时太湖县令罗汝芳所写。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遂付法迦叶,成为禅宗初祖,传及达摩已二十八祖。达摩在印度看到佛教渐趋表相,恐致佛教衰落。于是携《楞伽经》及木棉袈裟东渡,广州登岸、一苇渡江、面壁九年、传衣钵给慧可,成为中国禅宗初祖,只履西归。慧可立雪断臂,得达摩法要,乃为中国禅宗二祖,司空山传衣钵给三祖僧璨,僧璨于皖公山传四祖道信,道信于黄梅双峰传与五祖弘忍,弘忍又在黄梅东山传六祖慧能,百余年间禅宗衣钵传五代,应验了达摩祖师“一花开五叶,五叶结正果”的预言。慧可大师圆寂后,隋文帝赐谥“正宗普觉大师”,唐德宗赐谥“大祖禅师”,两朝君主对慧可继承佛教正宗、创立中国禅宗的历史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慧可在禅宗史上的作用,正如当代赵朴初先生所言:“没有慧可,就没有中国的禅宗!”今有缘登三宝地,跌坐二祖大师传衣之台,远眺钵盂山,不尽想起之前禅访的曹溪之拜、黄梅之旅、成安之访、岭南之行,现置身司空,如愿完成了踏访禅宗祖庭,算是还了心愿。当然禅宗祖师遗存还有很多,古寺遗迹、遗物等等,以后寻访还将继续,深入了解禅宗文化,开启智慧,体悟人生,不负断臂立雪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皖西南行-岳西寻禅司空山敬访二祖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