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群
大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12
  • 关注人气:1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2016-05-06 13:10:58)
标签:

佛学

历史

旅游

分类: 自游姿在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最先知道安阳善应镇有个灵泉寺,是偶然看到的电视节目,介绍高龄高僧在灵泉寺圆寂后肉身不腐,讲述记者调查的经过。灵泉寺附近的万佛沟内有众多精美石雕,其艺术价值不亚于著名的龙门石窟。没想到对此圣地的向往很快实现了。离开小南海,汽车进村庄,走村路,进山沟,走山道,山路平缓,七弯八拐,翻过一道小山梁就到了灵泉寺。停车场旁有一座黑色的佛塔,很新,大概新建不久。沿坡道往上走,便是灵泉寺。灵泉寺原名宝山寺,周围有八座山头,从空中俯瞰似一朵莲花的八个花瓣,灵泉寺院坐落在莲花的花心里,故为八山环抱,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据记载,东魏高僧道凭法师一生致力于佛法的弘扬,四处化缘,终于在东魏武定三年(公元545年)化缘到安阳县南坪村,见这里八山环抱,山青泉碧,颇合禅意,遂不在云游,于灵泉寺西北宝山南麓山崖,凿壁建堂,习禅传法,于是有了灵泉寺和让人叹为观止的中原“莫高窟”。北齐之初,道凭法师和其弟子灵裕法师在皇戚东安王娄睿的资助下创建宝山寺院,隋文帝开国后,想通过提倡佛教教化民风,于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下诏封灵泉寺主持灵裕法师为国统僧官,统管全国寺院僧尼,取灵裕法师之名的第一个字,加上八山之泉的泉字,将宝山寺改名为灵泉寺,并亲笔书写“灵泉禅寺”四个大字,赐绫锦资助修寺。此后隋文帝的字匾高悬寺门,朝拜者络绎不断,灵泉寺名震九州,奠定了“河朔第一古刹”的地位。唐代佛教的地位进一步上升,灵泉寺则成为北方佛教的圣地。宋、元、明、清灵泉寺几经兴衰,到近代除遗留有摩崖石窟,古碑古塔遗迹外,寺院建筑早已无存。现在的寺院坐北朝南,出于文物保护或旅游开发等重新复建的,有天王殿、玉皇殿、三佛殿、千手观音殿,道德塔、金刚塔等,目前仍在建设中。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寺中大殿后两旁各有一座造型典雅的石塔,左右遥相呼应,即唐代双石塔,塔的四壁雕刻有姿态各异的乐妓。在东塔东壁上刻有律诗,是当时参拜灵泉寺的一些文人墨客留下的题记,其中“猿攀太子树 鸟听法王经”表述了当时灵泉寺的佛教氛围非常浓厚,每当方丈主持讲经说法,寺院站满僧人和居士,连猿猴也爬到树上,小鸟也落在房檐上,被佛教气氛所感染,也在虔诚的听讲经说法。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塔林紧锁大门,没能进入参观。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在吴云清纪念苑有两座北齐年间的亭阁式小石塔,是我国最早的双石塔,近年据专家考证,认为西塔建造年代为南北朝大齐河清二年(公元563年),为灵泉寺的开创者道凭法师烧身塔,通过东西二塔外观样式的分析比较,推测东塔为后人仿建,其建造年代要比西塔晚百年以上。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传说活了160岁的高僧,佛道双修大师吴云清,1998年坐化于此,2000年开缸,肉身不腐,银须白发,五官清晰,是目前国内长江以北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尊真身菩萨,现供奉于灵泉寺供善男善女瞻仰。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豫北鹤壁安阳行游之安阳宝山灵泉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